19 事出意外的盧溝橋事變
19.4 中國全體軍民決心絕不退讓
而蔣介石在當天的日記中,已經留下中日雙方可能就此爆發全面軍事衝突的不祥預感。隔天,雖然傳來中日雙方已在前線達成和解的協議,但是蔣介石卻更爲不放心,八日蔣拍發電報給在四川的何應欽,叫他立刻設法完成川軍整編工作,兼程趕回南京,準備調兵遣將的事宜。接著蔣介石又下令在廬山開會的西北軍將領孫連仲,立刻下山,率領四個師的部隊,進駐河北
和*圖*書保定,以做宋哲元的後應。
日本駐屯軍只有改用談判的方式,於七月十一日,中日雙方又在會商解決辦法,結果中國同意:一、對於事件表示遺憾,並且約束部下不再發生類似事件。二、盧溝橋附近陣地改由保安隊接防。三、徹底取締抗日團體。在中日達成協議之時,日本駐屯軍司令官田代中將已經進入彌留,日本軍部急派香月清司中將接任駐屯m.hetubook.com.com軍司令官,當天啓程赴任。同時在山東休假的宋哲元,在接到部屬十萬火急的電報催促之後,也才在同一天,離開山東老家,準備回北平處理對日本的交涉。
同日在延安的毛澤東,召開政治局會議之後,也立刻發出電報,支持南京要對日本採取強硬的立場,並且派遣周恩來等人前往南京,共商抗日的大計。這時中國各地的輿論,
和圖書
也是一片不能退讓的抗日情緒。七月十日,蔣介石更進一步地對軍令部下達指令,進行各種可能發展的參謀作業準備,以備局勢急轉直下,迎戰日軍。蔣介石同時也對各路的軍政領袖們,發出「中央決心抗日,希望大家前往南京,準備共商抗日大計」的電文。而這個電文所得到「各路諸侯」的反應,是出奇的熱烈。兩百年來,中國第一次這樣展現團結一致的對外作戰立場。https://m.hetubook.com.com不過這次宋哲元根本不把蔣介石的指示,當成一回事辦理。
在華北的日本駐屯軍接到東京不擴大的交涉方針指示,雙方最大的困難是,華軍不能同意從盧溝橋撤退。七月九日,河邊旅團的部隊在盧溝橋附近集結完畢,完全不顧剛剛達成的停火協議,立刻對盧溝橋等陣地發動攻擊,日軍原希望能夠展現一下皇軍無敵的軍威,但卻仍然一樣地遭到華軍強力的反擊,盧溝橋還是和圖書沒有攻下,日軍反而遭到華軍的包抄攻擊,損失了不少人馬。
盧案必不能和平解決,日方將得寸進尺,決無已時,中央已決心用全力抗日,寧為玉碎,以保持我國家之人格,此次勝敗全在兄與中央共同一致,無論和戰,萬勿單獨進行,以免遭敵各個擊破,兄可將司令部移防保定,以免受到日軍的包圍。
蔣介石親自|拍電報給宋哲元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