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不朽的光榮:第二次中日戰爭史

作者:鄭浪平
不朽的光榮:第二次中日戰爭史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24 千鈞一髮的台兒莊大捷 24.9 華軍破壞黃河大堤以阻日軍追擊

24 千鈞一髮的台兒莊大捷

24.9 華軍破壞黃河大堤以阻日軍追擊

於是西尾下令日軍沿隴海鐵路向西追擊撤退的華軍,而沒有遵守大本營的作戰命令指示,在隴海鐵路北方保持警戒,結果日軍沿隴海線追擊華軍,大有直撲鄭州,席捲中原的態勢。因此在華軍將領多方的建議下,蔣介石同意在鄭州附近的花園口,由華軍破壞黃河大堤。六月八日,大堤被炸決口,黃河大水淹到追擊華軍的日和-圖-書本第十八與第十四師團(不過當時中國方面是把責任推給日軍,說因爲日軍的轟炸,造成大堤的崩裂)。在黄淮平原上,泛濫的大水到處浸泡,又造成日軍佈陣的一團混亂,補給也發生困難,迫使日軍只好放棄追擊。結果日大本營不得不整頓軍紀,撤換第二軍司令官西尾壽造以及參謀長鈴木率道。
在中和圖書日戰爭中,絕對沒有一個中國人能夠置身事外。決堤之災比起華軍游擊戰所激起日軍全面清剿平民的損失,僅是一個小事件而已。在當時中國的軍隊,面對日軍的全面優勢攻擊,只要能夠打擊到日軍,中國將會採取任何一種手段,不管是軍事的還是非軍事的;只要能保存戰力與死裡求生,任何代價中國的軍民hetubook•com.com都會付出。黃河決堤固然令無辜的中國百姓受害,但日本人對中國毫無道理的侵略與全面燒殺擄掠的破壞,遠比黃河決堤還要可怕!中國人既然不肯投降,就會毫不猶豫地動用一切的力量,來抵抗日本的侵略。這就是中華民族「全民」抗戰的真相,不僅是中國軍隊的奮勇作戰,也是全民毫無保留地投入與犧牲。(和*圖*書其實華軍在山東與湖北的作戰裡,也都有幾次用決堤來打擊日軍的做法,只是規模較小,也就比較不爲人知了。)
當然一直有人質疑或批評,蔣介石決定決堤的作法,是否過當?但要知道,抗日戰爭是一個全民族的戰爭,不是單純軍方的決戰而已。若是單純的軍事決戰,中國根本不是日本的對手,必然早被日本所擊敗。中國必須要動用和圖書全民一切的力量,使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才能挽救自己的國家民族,免遭到侵略者滅亡之命運。爲了挽救幾十萬華軍的安全、阻止日軍順勢攻入中原,中國必須犧牲軍隊或是人民,或是使用砲火,或是河水,只要能達成拖延日軍進攻的任務。這就是中日戰爭特別悲壯的本質——中國人寧可死,但是不投降,寧願家園被河水淹沒,也不願被日軍擄掠。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