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中國戰區與史迪威事件
31.2 西方爲挽救亞洲戰局而成立中國戰區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三十日,美國的羅斯福建議,盟國應成立聯合作戰的戰區,以統籌盟國作戰的力量與策略,但是史達林非常技巧地婉拒,因爲蘇聯只要西方國家的援助,但是不要西方盟國的干預。而蔣介石則是非常坦蕩地接受和_圖_書羅斯福的建議,成立中國戰區,下轄中國、與中南半島及泰國的對日作戰,蔣介石並建議由美國派遣將領,出任中國戰區參謀長,以便利中美之間的軍事合作。
但是蔣介石萬萬也沒有想到,馬歇爾巧妙利用這個和圖書參謀長的人選,執行他一心打擊、壓制中國的策略,從此中國戰區的人事安排與戰略擬定所造成的風風雨雨,竟然成爲中國抗日戰爭中,最大危機的根源。一個充滿明爭暗鬥,無法團結禦敵的中國戰區統帥部,嚴重地削弱和-圖-書了中國抗日的力量,更是讓中國在最後關頭,差點輸掉抗日戰爭,與亡國的命運幾乎是擦身而過。中國戰區的問題,最終更成了中國被盟國出賣的直接原因之一。
日本一直希望能夠設法結束中國事變,以便抽出三十個師團https://m•hetubook.com•com(總兵力八十萬)以上的部隊,來執行軸心國的全面致勝戰略,但這正是西方盟國所不敢想像的夢魘。因此支持中國繼續抗戰,是盟國唯一能夠阻止日軍席捲攻勢的王牌。所以美國總統羅斯福立刻在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十七日,致電蔣https://m•hetubook.com.com介石,在重慶立刻召開盟國的亞洲大陸戰略會議,設法擬訂共同作戰的計劃。雖然當時盟國在東亞的戰局,已經出現一面倒的慘敗,自顧不暇,並無法提出任何有效的合作與反擊的戰略,但是這個會議的舉行,已經證明中國在亞洲反法西斯戰略中的關鍵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