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歷史分水嶺的開羅會議
33.4 中國代表團的內憂
一九四三年十月,因為史迪威介入與操縱中國內部的權力鬥爭,蔣介石最後一刻變卦,讓史迪威留任參謀長,導至宋子文等政學系軍政要員遭到整肅(詳情參考三十一章史迪威事件)。原本中國與美國進行的各種重大外交、軍政交涉,都是由宋子文全權負責。宋與包括羅斯福在內的美國戰略決策階層,有著深入與頻繁的接觸,以及良好的關係。他多次為中國戰區的利益,與美軍決策首長進行辯論與交涉,也非常了解英美戰略決策核心的人事與背景。他原本應是參加開羅會議的最佳人選之一,但是此時卻因為史迪威事件所引發的政爭而遭到政治軟禁,所以改由宋美齡陪同蔣介石出席這次事關中國歷史命運的會議。而最為致命的安排,是由史迪威代表中國戰區出席這個歷史性的軍事會議。中國的命運就幾乎註定要被強權踐踏與出賣了。
https://www•hetubook.com.com和_圖_書
何況蔣介石於會前,在其《中國之命運》一書中,相當明白地m.hetubook.com.com批判國際強權對於中國的欺凌,同時表達了他希望中國復興的強烈民族主義觀點。蔣介石的這本書也許對中國的內政沒有產生巨大的影響,卻遭到英美蘇各國政治與戰略專家的強烈警覺,更使這些西方強權中的政客,確定了要給中國一些暗算的共同心理準備。因為他們認為,假如讓蔣介石領導中國,完成抗戰與復興中國的歷史大業之後,西方國家在亞洲的帝國主義利益,就要遭m.hetubook•com•com到中國的挑戰了。蔣介石沒有想到,在所謂四強領袖的歷史會議之中,會爆發如此可怕的傾軋與出賣的危機。
當然若以中外的婦女界而言,在那個時代,宋美齡的確是位罕見、傑出的女性政治人物,但是若是與宋子文的能力與對外關係相比,仍然是差了一大截。何況她並非政府裡的決策階層,出席這場會議,實在有些名不正、言不順,只給西方國家增加了封建的「家族政治」的印象。宋美齡要想m.hetubook.com.com在政治與軍事專業上,與丘吉爾、馬歇爾、蒙巴頓等人較量,當然更是屈居下風了。就開羅會議這種歷史性的會議而言,國民政府的準備與策略,都可以說是犯了錯誤,在代表團的陣容而言,中國不但是犯了陣前易將的兵家大忌,同時還允許反中國戰區最力的史迪威出席會議。這樣的中國代表團,既缺乏可以獨當一面的外交與戰略大將,又有內鬼通外神的嚴重隱憂,一旦蔣介石有所疏忽,中國的利益就會被盟國所算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