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日軍孤注一擲的瘋狂反撲
34.6 日軍「一號作戰」的檢討與其造成之後果
事實上,日軍進攻衡陽主要的補給線,是由武漢經洞庭湖及湘江的水運。薛岳若是能夠在衡陽以南佈置決戰大軍,並且在湘西佈署重兵,以進行截斷日軍湘江水運的作戰,在美軍戰機的優勢戰場阻絕攻擊下,應該可以嚴重摧毀日軍的補給系統。這樣一來,日軍很可能會在衡陽會戰中,遭到兵力更大的華軍抵抗,補給線也更爲脆弱,橫山勇能否贏得衡陽會戰,反而真的大有問題了。因爲在衡陽作戰的日軍,幾度因爲補給不濟,被迫吃樹皮草根,戰場運動又遭到美國空軍的壓制,造成重大傷亡,迫使橫山勇曾經打算放棄對衡陽的進攻。
而在戰略的佈局上,薛岳是低估了日軍採取孤注一擲作戰的實力與決心。這次日軍動用的兵力,已是歷次長沙會戰的三倍以上,整個作戰的戰線,覆蓋整個湖南北中部,但薛岳連原有的兵力都未得到適當補充,他在作戰縱深的安排更是不夠。如果他把決戰的地點安排在衡陽以南,而非長沙附近,同時要把更多的部隊佈署在湘江以西,而非傳統的湖南東部山區,這樣日軍在東邊的主力攻擊就會撲空。而在湘江以西,華軍主力可以得到更多的空軍掩護以及複雜地形地保護,有效牽制日軍戰線的側翼。
檢討整個一號作戰,日軍是將最後能夠動員的所有力量,近乎孤注一擲地全都投在中國戰區裡。日本要給中國一個致命的打擊,以挽救作戰資源航線的安全,與建立其亞洲大陸的決戰腹地。但是在中國戰區內,史迪威卻以參謀長的身份,誤導情報判斷、干擾戰區整個作戰的準備、故意延遲援助行動、不斷製造中國戰區內部的矛盾與危機、阻止空軍的全面參戰,這樣才造成日軍能夠集中運用各種的作戰優勢。而中國僅有的一點新生作戰力量,還要全數分散到緬甸戰區作戰,當然會造成華軍的慘敗結果。hetubook.com.com
而在長沙與衡陽的作戰中,薛岳的失敗,固然與他拘泥於過去長沙大捷的作戰佈局有關,但是當時處境受疑的薛岳,也有許多不得已的苦衷。由於史迪威在中國進行拉幫結派的反蔣活動,因此使得蔣介石面臨權力鬥爭的危機,不得不冷凍宋子文與削減陳誠的軍權,而重用何應欽。但是何應欽一向與兩廣的軍方將領不和,何既然當權,白崇禧、薛岳與張發奎當然都會受到排擠,造成這些參加指揮湖南決戰的將領們,既得不到足夠的兵力與軍火補給,又不敢完全相信上層的情報與命令,因此薛岳只有憑藉自己的獨斷,來進行作戰。這樣何應欽也就更有理由懷疑薛岳等人的忠誠,不敢把僅有的一些武器與兵員,放心交給將領們運用。而當時的薛岳,卻是最需要這些作戰的力量來進行決戰。
蔣介石當時也在內外交迫,人人自危的狀況下,失去指揮全局的權威與信心。在整個衡陽會戰的過程中,蔣介石不敢完全相信部屬(這時究竟誰是史迪威的內應,誰會參加推翻蔣介石重慶政府的政變,誰都沒有把握),造成薛岳、白崇禧、何應欽以及蔣介石自己,都涉入衡陽作戰的指揮,如此分散的指揮系統,如何能夠集中有限兵力,做出有效的運用?
假如史迪威能認真執行其中國戰區參謀長的職責,面對這場大決戰,做出正確的判斷與全局作戰佈署的策略,其實他是可以在歷史上留名的。他若事前提出中國戰區面臨決戰的瞥告,要求美國迅速大通增加對中國作戰物資的援助,增https://www.hetubook.com.com調美國空軍支援中國戰區,放手由陳納德指揮空軍,以及全力支持蔣介石將精銳的遠征軍回防湖南,參與衡陽決戰,那麼整個戰局的結果必然完全不一樣。日軍若在衡陽遭到慘敗的打擊,整個中國戰區的局勢必成爲日軍的夢魘,日本很可能會提早考慮投降與和談。不但不必蘇聯參戰,美國也不必對日本投擲原子彈了。
當然,假如史迪威能夠扮演一位稱職的中國戰區參謀長,能夠了解中國戰區決戰的勝敗,關係亞洲的戰略全局的未來安排,而不是躲到緬甸叢林去打突擊戰,硬要投入所有的中國戰略預備隊,去爲他自己進行緬甸原始山區的作戰,而不能回師中國戰區解危。這樣中國戰區的戰局也會有決定性的不同。
綜觀這場事關中日之間的大決戰,假如八路軍不坐視重慶軍的受到猛攻,能夠全面在華北發動攻勢,以及中國的遠征軍能被調回參戰,美國空軍又能不受到人爲的制肘並得到大量的支援,那麼日軍的一號作戰計劃,必定會在衡陽以慘敗收場。影響所及的是,美國將會大幅增加對中國軍隊的支持與信心,中國軍隊可以乘勢打通華南的出海口,而直接得到大量的援助。同時羅斯福可以看出中國軍隊可以有力量痛擊日軍,那麼他就沒有必要簽訂雅爾達密約,將蘇聯的力量引進東北亞。
而事實上是,日軍能夠取得一號作戰的勝利,讓中國陷入抗日信心危機的大混亂之中,主要的功勞應歸給馬歇爾與史迪威。因爲他們長期從基本上破壞中國戰區的戰力,同時在戰況最爲危急時,沒有大幅增加美國空軍的攻擊,也不准中國調回遠征軍馳援受困的部隊,反而急著在中國戰區進行奪取軍權的逼宮鬥爭。在這種情形下,華軍方先覺將軍所率領的第十軍,在絕對劣勢當中還讓日軍幾度受挫,中國軍隊所作得https://m.hetubook.com•com甚至是超過血肉之軀的絕對極限了。這種悲壯卓絕的戰力,證明了華軍是敗在盟國裡企圖壓制中國的一撮人手中,而橫山勇與岡村寧次的勇敢善戰,只是中國戰敗的次要因素而已。史迪威與馬歇爾才是決定中國在這場會戰失敗的真正關鍵人物。
不過,日軍在戰場的勝利,也贏得相當辛苦與僥倖。在華北戰場上,假如當時八路軍不是因爲政治的原因,對於華軍採取見死不救的策略,以共軍當時在華北的實力,可以發動好幾個百團大戰,全面切斷日軍的補給線,那麼日軍很難在華北平原上,進行快速與飄忽的攻擊行動。因爲這時候的延安與重慶,幾乎已經進入全面的政治鬥爭狀態。爲了提防八路軍對國軍發動攻擊,重慶方面以二十一個師的部隊,在陝西中北部地區佈防,一部分的任務就是盯著延安。
在史迪威在中國參加權力鬥爭的運作之後,蔣介石開始懷疑兩廣將領的忠誠,是有事實根據的。當時的廣東將領李濟琛,的確在衡陽戰事最爲緊急的時刻,向美國提出推翻蔣介石的建議。他表示他正在與西南八個省的軍政領導人連絡,只要美國支持他的行動,他就會發動政變,推翻蔣介石的重慶政府,同時山西的閻錫山(第二戰區的司令長官)也早在壓力之下,與日本進行妥協的安排,所以中國僅有的一點戰力,還受到政治傾軋的考量,不能全力發揮。
中國軍隊在河南、長沙與衡陽決戰中,連續地受創與失利,的確影響到中國整個抗日戰爭的戰略佈局與民心士氣。特別是過去第九戰區的薛岳,已是日軍無法擊敗的英雄形象,如今卻遭到連串重大的挫敗。美軍在華南所使用的主要空軍基地,也遭到日軍的攻佔與破壞。在史迪威與外國記者的爭相報導之下,中國戰區重大敗仗的新聞,與盟國在諾曼地、蘇聯戰線以及馬里亞納群島的大勝對照,更https://www.hetubook.com.com是使得西方國家的輿論,斷定中國戰區的戰力表現,根本是一無是處,因此要求蘇聯參加對日作戰的呼聲大幅地提高。
此時的八路軍,則擁有六十萬行動敏捷、作戰剽悍的游擊部隊,竟然是坐視日軍對中國從北到南、全方位的攻勢。事實上,當時的共軍若是全力出戰,可以讓抽調一空的日軍,在華北全面地癱瘓。如果要抗日,這絕對是戰略上的打法。但八路軍卻除了收編華軍殘兵,與擴大地盤之外,沒有果決全力的出擊。在日軍一號作戰的攻勢期間,八路軍樂爲缺席的旁觀者,是造成中國抗日戰爭歷史悲劇收場的最大原因之一。因爲在盟國中,最後支持中國的政治力量,就在這場作戰中崩潰,從此他們轉而認爲,中國沒有實力可以痛擊在亞洲大陸的日軍。因此中國遭到雅爾達密約之陰謀陷害,從此成爲了不可挽回的發展。在抗戰面臨最嚴重危機的時刻,中國除了要遭到美國與英國內部反華勢力的打擊之外,自己裡面還進行全方位的內鬥,如何能夠抵擋日軍最後傾全力出擊的攻勢呢?
所以面對衡陽會戰這樣一個事關重大的會戰,盟國應該在接到情報之後,就擬定一個跨戰區的緊急軍力動員計劃,全力優先支持陳納德指揮中國戰區所有的美國空軍作戰;同時至少能夠增派二百架最新的P-51野馬式戰機,與一百架B-29超級空中堡壘轟炸機,給陳納德全權指揮。盟軍飛機必然可以徹底地炸平日軍在漢口、岳陽、到長沙的軍需補給中心,以及完全封鎖長江、洞庭湖與湘江的日軍補給航道。在此狀況之下,不但日軍從武漢到衡陽的補給線將會被盟國空軍炸到柔腸寸斷,造成前方部隊根本動彈不得(當時進攻衡陽的日軍,就在陳納德有限的空軍攻擊下,部隊的口糧、軍火曾經幾度遭切斷的危急狀況),而且盟國空軍擁有的絕對空優,將使得日本集中在湖南四十萬的部隊完全暴露在戰機的炸射之下,任何大部隊的運動都必須要付上極大的傷亡代價。同時蔣介石若能夠調回八個裝備與戰力齊全的駐印軍與遠征軍,參加衡陽會戰(試想假如全部美式裝備的新一軍與新六軍參加衡陽解圍,結果會有多大的不同!),那麼橫山勇不但無法得逞,日軍反而會在衡陽,遭到徹底的挫敗。和圖書
但是日軍也因此犯下了全局戰略的大錯誤。如此一來,日本將最後有限的兵力,孤注一擲地投入華南。結果日本並未能因此而擊敗中國,以挽回自己的敗局,反而造成日軍在中國東北的兵力嚴重空虛,給予蘇聯「參戰」(其實是劫掠)而輕鬆獲勝的可乘之機。實力被抽調一空的關東軍,對於蘇聯紅軍的攻擊,表現的是近乎毫無招架之力。日本終於在歷史的決戰上,給俄國檢到洗雪日俄戰爭恥辱的機會。同時蘇聯入侵中國的東北與朝鮮半島,給東北亞帶來半世紀的戰火與威脅。這些都是日本一號作戰計劃得到「勝利」的歷史後果。
以整個戰局分析,假如當時盟國的領袖,能夠把長衡會戰當成盟國在亞洲大陸的主力決戰,看成是同盟國可以利用的歷史機會,以擊潰日軍在亞洲大陸的主力,那麼盟國可以提前展開亞洲大陸戰的攻擊矛頭,直接擊潰日軍在中國戰區的戰略行動。這樣不但可以減輕盟軍在南洋以及太平洋地區所受到的軍事壓力,日後也無需接受蘇聯參戰的勒索,甚至會提前迫使日本投降,而減少雙方軍民的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