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李後主評傳

作者:劉維崇
李後主評傳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一章 生平 第一節 少年時代

第一章 生平

第一節 少年時代

弘冀死後,以次應立後主,但又幾乎爲他的弟弟從善奪去。從善字子師,幼年器度凝遠,頗爲中主喜愛。初封紀國公,後改封鄭王。保大十四年(西元九五六)周世宗親征淮南,從善與翰林學士鍾謨,奉表使周。納貢犒師,請罷兵。周帝不允,留從善與鍾謨。後放還。自此,從善與鍾謨交好。弘冀死後,鍾謨向中主,極力稱許從善,而毀謗後主。說後主「器輕志放,無人君度。」但當時中主建儲之意已決,乃怒貶鍾謨。鍾謨被貶後,從善仍然蓄意奪位。所以在中主晏駕後,從善圖謀不軌,向徐遊索求遺詔,被徐遊嚴辭拒絕。後來中主靈柩由洪州連抵金陵,徐遊把從善索遺詔的事吿知後主,後主不但不怨恨從善,反而對他更加親睦,晉封他爲韓王,並以司徒兼侍中、諸道兵馬副元帥。
後主是中主的第六子,初名從嘉,後更名煜。他天資敏慧,容貌出衆。寬寬的額,胖胖的臉,高高的鼻子,口裏有雙排牙齒,眼睛有兩個瞳子。《釣磯立談》說:「叟昔於江表民家見竊寫眞容,觀其廣顙隆準,風神灑落,居然有塵外意。」又宋、釋文瑩在《湘山野錄》中說:「江南李後主煜,性寬恕,威令不素著。神骨秀異,駢齒,一目有重瞳。」又《五代史記》說:「煜字重光,豐額駢齒,一目重瞳子。」又陸游《南唐書》說:「廣顙www.hetubook.com.com豐頰,駢齒,一目重瞳子。」駢齒重瞳,古來少見。據說古時舜是重瞳,所以又名重華。後人每以重瞳的人爲帝王之象。
先主臨死,特別叮囑中主說:「德昌宮儲戎器金帛七百萬,汝守成業,宜善交隣國,以保社稷。」又說:「吾服金石欲延年,反以速死,汝宜視以爲戒。」中主繼位初年,尙能奉守遺訓,敦睦隣邦,修明政治。尤其禮賢下士,因而中原文人志士,多奔赴江南,歸附南唐。但至保大三年,由於陳覺、馮延魯等,想用事四方,以求功名,乃勸中主攻取建州。五年,又攻福州,大敗。死傷二萬,委棄軍資器械數萬,府庫耗竭,人民怨忿。自此,國勢消弱不振。
後主的大哥太子弘冀,爲人剛果,初封東平郡公。中主卽位,因與兄弟相約於先主之靈,世世兄弟相傳,於是封弘冀爲南昌王,留守東都,以避儲副之位。保大三年(西元九四五),立景遂爲太弟,居東宮。弘冀封燕王,仍爲東都留守。八年移鎭潤州。中興元年(西元九五八)太弟景遂力請歸藩,乃立弘冀爲太子,參決政事。弘冀因爲痛恨他的叔叔景遂,危害他的太子寶座,乃於顯德六年(西元九五九)八月,酖殺景遂。誰知景遂死後,不過一月,弘冀也跟著病逝。
「精究六經,旁通百氏。常以爲周孔之道www•hetubook.com•com,不可暫離。」
「嘗從容與近臣曰:『卿輩從公之暇,莫若爲學爲文。爲學爲文,莫若討論六籍,游先王之道義。不成,不失爲古儒也。今之爲學,所宗者小說,所尙者刀筆,故發言奮藻,則在古人之下風,以是故也。』」
陸游《南唐書》說:
顯德六年(西元九五九)九月,太子弘冀卒,後主徙封吳王,以尙書令知政事,居東宮,開崇文館招納賢士,時年二十三。馬令《南唐書》說:
又徐鉉在《御製雜說》序中說:
後主因爲生於帝王之家,父親中主,又愛好詩文,受環境的薫陶,所以他從小就喜好讀書,又因他相貌非凡,受大哥弘冀的嫉妒,於是專心經籍,例如宋、陳彭年在《江南別錄》中說:
及保大九年(西元九五一)後周蹶起。十四年,周世宗統兵南侵,圍壽州,破滁州,淮南大半爲周所有,朝野大震。中主乃盡獻江北之地求和。自是每年貢周金銀、錦帛、茶米,牛酒無算,國庫空竭。及宋太祖篡周,耀兵揚州,中主驚懼,乃於建隆二年(西元九六一)二月,遷都洪州六月,憂抑而死。
後主立爲太子以後,他因喜愛文學,乃在東宮開崇文館,招攬賢士,陸游《南唐書.潘佑傳》說:「後主在東宮,開崇文館以招賢士,佑預其間。」
中主好學能詩,並工於筆札,有儒者風,《和-圖-書江南野史》說:「尙淸潔,好學而能詩。天性儒懦,素味威武。」又《釣磯立談》說:「天性雅好古道,被服樸素,宛同儒者。時時作爲歌詩,皆出入風騷,士人傳以爲玩,服其新麗。」又馬令《南唐書》說:「嗣主工筆札,善騎射,賓禮大臣,敦睦九族。每聞臣民不獲其所者,輒咨嗟傷憫,形於顏色,隨加救療。」又陸游《南唐書》說:「多才藝,好讀書,善騎射。」又說:「元宗接羣臣如布衣交,閒御小殿,以燕服見學士,必先遣中使謝曰:『小疾不能著績,欲冠帽可乎?』」眞是一位儒人。
「後主天性喜學問,嘗命兩省丞郎、給諫詞掖、集賢勤政殿學士,分夕於光政殿,賜之對坐,與相劇談,至夜分迺罷。」
又如《釣磯立談》說:
至於後主在兄弟中排行第幾,各書記載也不一致。例如龍袞《江南別錄》說:「後主名煜字重光,元宗第五子也。」又馬令《南唐書》說:「太子冀卒,四兄皆早亡,以次爲嗣。」又《五代史記》說:「自太子冀以上,五子皆早卒,煜以次封吳王。」又陸游《南唐書》說:「後主名煜,元宗第六子。弘茂字子松,元宗第二子。從善字子師,元宗第七子。從鎰元宗第八子。從謙元宗第九子。」考各書所說,仍以陸說爲是。
弘冀是這樣一個剛愎狠毒的人,無怪陸游《南唐書》說:「從嘉廣https://m.hetubook.com.com顙豐頰駢齒,一目重瞳子,文獻太子惡其有奇表,從嘉避禍,惟覃思經籍。」
「酷好文辭,多所述作。一游一豫,必以頌宣。載笑載言,不忘經義。」
李後主名煜,字重光,生於昇元元年(西元九三七)。七月七日。祖父昪,是建王恪的四世孫。生於徐州,因亂逃亡濠州,爲徐溫收養。長大後,隨徐溫爭戰,幼年累遷昇州(金陵)刺史,後轉潤州(今江蘇鎭江)。武義元年(西元九一九),拜左僕射參知政事。天祚三年(西元九三七),受吳禪,卽位金陵,國號齊,後改唐,是爲先主。改元昇元,在位四年。
後主兄弟十人,鄭文寶《江表志》說:「皇(中主)子十人:太子冀、陳王(少亡)、保寧王(少亡),慶王弘茂(少亡)、後主從嘉、韓王從善(改封楚國公)、鄧王從益(改封江國公)、吉王從謙(降封鄂國公)、昭平郡公從度、文陽郡公從信。」又陸游《南唐書》說:「元宗十子:弘冀、弘茂、後主、從善、從鎰、從謙、從度、從信。凡八人可見、從度從信失其官封,又二人並遺其名。」二書說法不同,我以爲陸說可信。(詳見本書第二章第四節)。
順義五年(西元九二五),中主十歲自膠庠起官爲駕部郞中,十五歲在廬山瀑布前,築讀書臺。十月,起赴江都,爲兵部尙書,參知政事。十六歲,爲司徒同平章事,和-圖-書知中外左右諸軍事,留江輔政。二十一歲(天祚二年西元九三六)爲太尉副元帥。昇元元年,先主受吳禪。中主爲太尉尙書令,封吳王。次年,徙封齊王。昇元五年(西元九四三),先主崩,中主繼位,改元保大,時年二十八。
又說:
「初封安定郡公,淮上兵起,爲神武軍都虞侯、沿淮巡撫使,累遷諸衞大將軍。諸道副元帥,封鄭王,太子冀卒,四兄皆早亡,以次爲嗣,改吳王。拜尙書令知政事。」
後主的父親名璟,字伯玉,是先主的長子,生於唐昭宗天祐十三年(西元九一六)。他生有奇相,風度高秀。例如龍袞在《江南野史》中說:「嗣主(中主)音容閒雅,眉目若晝。」又如史虛白在《釣磯立談》中說:「元宗(中主)神采精粹,詞旨淸暢。」又馬令《南唐書》說:「嗣主美容止,器宇高邁。」因此極爲徐溫所幸愛。
「自太子冀以上,五子皆早卒,煜以次封吳王。」
《五代史記》說:
「後主幼而好古,爲文有漢魏風。母兄冀爲太子,性嚴忌。後主獨以典籍自娛,未嘗干預時政。」
「歷封安定郡公鄭王。文獻太子卒,徙封吳王,以尙書令知政事居東宮。」
後主初封安定郡公。至保大十三年(西元九五五)周世宗南侵,圍壽州。冬十二月,後主以安定郡公爲沿江巡撫使,時年十九。後累遷諸衞大將軍,諸道副元帥。
又如徐鉉在墓誌中說: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