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說,我愛你!(代序)
杜漸
首先,科幻世界的天地是無限廣闊的,既可以到地心去探險,也可以飛到銀河系外去;可以坐着時間機器去考察史前的生物,也可以到一百個世紀以後的未來去旅行……難道這廣闊的天地,不夠作家去馳騁嗎?
目前的科學教育,往往過份偏重於實際的知識灌輸,忽視了培養年青一代的豐富想像力,這種教育顯然是有缺憾的,缺乏想像力造就不出有創造發明的科學工作者,科幻小說正可以在這方面給予補救,彌補了這一空檔。同時,培養年輕一代的科學幻想,只會使他們頭腦更靈活,過份重視眼前鼻尖的現實,往往會使人頭腦僵化,這將會在政治思想和文化思想上產生不堪設想的惡果。
中國的文學,特别是五四以來的文學,有着現實主義的傳統,重現實而輕幻想,這同中國的歷史發展情況有很大關係。從古典作品來看,除了唐代的一些傳奇,明代的《西遊記》、清代的《聊齋誌異》,帶有一定的幻想色彩,而現實主義的傳統始終是文學的主流。在中國的狐鬼故事中,地獄或天堂,也只不過是一種變了形的人間,就算和圖書幻想力最豐富的《西遊記》,孫悟空大鬧天宮,也不過是起義農民同封建王朝統治者的矛盾的一種變形的反映罷了。《封神榜》中的雷震子,二郎神和駕風火輪的哪咤,可以飛天遁地,也只寄託了古代人的幻想與希望,同科學還掛不上鈎。如果說,科學幻想小說是一種外來的品種,那是因爲中國長期來在科學上的落後。西歐國家自工業革命後,就開始向現代科學技術進軍,科學幻想小說亦應運而生;二十世紀從二三十年代開始,科技飛躍發展,科學幻想小說也蓬蓬勃勃發展起來;近三十年,尤其是近十年,電子科學的發展在突飛猛進,科學幻想小說也進入了黃金時代。所以說,科學幻想小說是現代科技發達的產物,中國科技的落後,也造成了這一文學品種的稀少,相信隨着中國科技的發展,科幻小說一定會跟着大量出現。科學導致這一文學品種的發展,而科幻小說反過來也對科學現代化起積極的促進作用。
科幻小說寫的東西,有不少目前還是並不存在的,例如星際旅行,海底城市……誰敢說下一個世紀這些不會變成現實呢?如果沒有偉大的幻想,就不會產生出偉大的科學https://www•hetubook.com•com家,如果人類不幻想脫離地面在空中像鳥一樣飛,那麼誰會致力於去發明飛機、火箭,甚至登陸月球呢?凡爾納寫《海底二萬里》時,根本還沒有潛艇,但他創造出了尼摩船長的「鸚鵡螺號」,現在不是有了核動力潛艇了嗎?科學是最講究實際的,但是科學離不開幻想,沒有了幻想力的科學家,只是科學事務家,決不會是科學發明家,所有偉大的科學家,都從幻想中吸取了發明創造的靈感。
其次,科幻小說具有最廣大的讀者。一般來說,科幻小說是老少咸宜的,當然,絕大部份的讀者是青少年,記住!他們是我們的希望所寄託的人啊!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讀者將會急不及待地打開凡爾納、威爾斯、阿西摩夫……甚至你的作品,屏住氣息睜大雙眼,緊張地跟着科幻小說的情節,爲主人公的遭遇嘆息、歡呼……當你擁有這麼多讀者的時候,你將不會後悔從事科幻小說的創作了。
此書共收英國短篇科幻作品十一篇,選擇的標準是內容健康,情節有趣,適於學生作課外讀物。其中《電腦作家》和《搖籃飛船》是杜子君翻譯,其餘是我利用業餘時間
m.hetubook•com.com
譯出。今得昭明出版社合集出版,特此致謝。一般人對科學幻想小說有一種誤解,即使是西方國家也有這種情況。例如去年我同美國作家約翰.李吉特談起科學幻想小說,他說:「科學幻想小說不注重人物的刻劃,只注意故事離奇曲折,我認爲小說應反映我們生活的現實,科學幻想小說並不反映現實生活,多是寫登月球,乘太空船,這對別人會很有趣,但我不需要。孩子們是喜歡它們的,因爲它們是某種浪漫的作品……」換句話說,科幻小說是給孩子們看的,登不了文學藝術的殿堂。在法國,甚至一些著名小說家寫了科幻小說,不願用自己名義發表,另起一個筆名,準備隨時不認賬呢。文學史家把科幻小說目爲流行作品,是上不了文學史的。
我羨慕今日的青少年,他們可以讀到很多科學幻想小說,這對他們的未來,可能產生意想不到的影響。而我在童年時代,只能看到《封神榜》、《西遊記》,誠然這些古典小說也充滿了美麗的幻想,但僅只是幻想,同科學並無關係。我的孩子就比我幸福多了,年紀輕輕就看到《第三類接觸》《星空奇遇》……這使他們視野廣闊,攻讀科學的勁頭也m.hetubook.com.com就大得多。我認爲科學幻想作品能鼓起人幻想的翅膀,去探索新的世界,這樣的作品,是進取的,鼓勵人向上的。
科學幻想小說,顧名思義,是科學與幻想的重疊與綜合,它既具有眞實的一面有其幻想的一面,經過重合之後,很自然就產生出一種新的東西,那就是將眞實與幻想兩種成分結合成一體的,以眞實爲基礎而高度發揮幻想力的一個新的世界。現實主義仍會在文學傳統中佔主要地位,我並不反對作家描寫現實的生活,但同時我認爲眞正的藝術家不應有門戶之見,不妨也到科幻世界去探索。爲什麼?
對於這種看法,恕我不敢完全苟同,誠然,到目前爲止,文學史並不把科學幻想小說當作文學作品,給予恰當的地位,但難道將來的文學史上,對這種新興的文學品種可以忽視或置之不理嗎?巴爾扎克和大仲馬當年寫連載小說,人們不是認爲是「平民文學」,是流行小說嗎?但這些連載小說現在不都成了法國文學的經典作品了嗎?誰能說將來科學幻想小說不會在文學史上佔上一席地位呢?
科幻小說,我愛你!未來,是一個無盡的旅程,讓我們鼓起幻想的雙翼,起飛吧!中國已跨入了新的時代,必然相應產https://www.hetubook.com.com生出新的科幻作品,得到靑年一代的喜愛。
納布柯夫說:「科學離不開幻想,藝術離不開眞實。」作爲科學與幻想相結合的作品,自然是有其現實眞實作基礎的藝術,離開了現實的藝術和離開了科學的幻想,都成了虛無飄渺的東西,自然也無法成立和生存的。藝術的世界本來就是幻想的世界,藝術家通過他們的頭腦將現實生活的材料,加以重新組合,加以修正,甚至加以彎曲,從而塑造出藝術作品,藝術作品並不是用照相機把生活素材簡單地拍攝出來,它呈現出來的眞實,往往並不是直接描述的眞實,而是更高層次的眞實。萊辛在《拉奧孔》中不是指出了阿波羅雕像的雙腿是故意延長,而造成了這一座雕像的「不可名狀的優美」嗎?但誰又能說阿波羅像的不合比例是不美不眞實呢?這是因爲藝術作品,不論是具象的還是抽象的,總還是以現實的眞實爲基礎的一種藝術幻想的成果。
事實上,科學幻想小說的興起是一個非常現代的文學現象,它是近世紀工業、科技和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它是當代最新的文學,也是我們時代最典型的文學。很難想像曹雪芹的時代能寫出《星球大戰》,巴爾扎克也寫不出《二〇〇一年太空之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