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大學生活
維多爾老師及其他
這件事,給了做為一個音樂家的史懷哲決定性的影響。維多爾加深了他演奏技術的深度,還指導他彈奏時的立體感,使他在音樂方面的成就開了竅。
即令身體再強健,也受不了這種折磨。在嚴格的老師面前,他雖然拼死按琴鍵,可是有時不免心神恍惚,幾乎暈倒。這樣的時候,琴音當然不能令嚴師滿意了。
在巴黎經商的一位親伯父,把阿爾伯特介紹給維多爾老師。可是維多爾藉口只教巴黎音樂學校管風琴班的學生,拒絕了他的求教。阿爾伯特再也不能畏縮了,他拼命地請求維多爾聽聽他的演奏,哪怕只一次也好。
前此,維多爾常為巴哈的聖歌裡,有些旋律怎麼也沒法解釋而煩惱。他受到史懷哲的指陳,研究聖歌的歌詞原本,讓史懷哲來為他說明那種古老的德文,疑問一一得到解答,不但解除了長久以來的煩惱,還越發地明瞭了巴哈的偉大。
儘管如此,m.hetubook•com•com史懷哲也並不是只研究巴哈一家,求教的老師也不是只有維多爾一個人。
這個時期的史懷哲,年輕而健康,充滿活力,常常不惜過分地用功苦學。在大學,他上哲學、神學的課,不論如何艱難的問題,都全力以赴,日以繼夜,做到了真正廢寢忘食的地步,好不容易騰出一些時間,便又匆匆忙忙地趕到巴黎,片刻的休息都捨不得,馬上就在維多爾老師面前苦彈風琴。加上家境依然在捉襟見肘的情況下,所以不得不極端儉省,常常都是一杯白開水與一片麵包,來打發一餐。
「不行不行!這種隨便的彈法,根本就沒用。這種音樂是死的!你這樣就想騙過我嗎?不行!你還不如死了這條心吧,放棄風琴算了。要不,你就放棄哲學啦,神學啦。這些勞什子,對一個音樂家,簡直一無用處!」
雖然如此,史懷哲也
和圖書
並不是完全一邊倒的獲取,有時也會使這位老師眼前一亮,茅塞頓開。也是因為如此,維多爾才會那麼愛護這位年輕弟子,全心全意來教導他,還想讓他來繼承自己的衣鉢。前文裡已經敘述過史懷哲從小就顯露了在音樂方面的非凡天才,九歲時就已經在教堂代理過司琴。這樣的人,猶必需花費這麼多心血來努力、研究,可見做為一個藝術家,實在不是輕而易舉的事。
「當然是巴哈!」阿爾伯特充滿自信地答。
師生之間就這樣互為指點,互為發明,攜手更深入巴哈的作品之中。後來史懷哲寫了一本書「巴哈」,使他名聞全歐,此書也成了他具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此書也可以說就是師生兩人共同研究方始產生的。史懷哲寫這本書,就是受了維多爾的慫恿,原本是以法國的讀者為對象,用法文寫成的。
每逢這樣的時候,老師就及時結束了功課,一言不發hetubook•com.com地拉住這位年輕弟子的臂膀,來到盧森堡公園附近的一家上等餐館,叫了足可裹腹的四五樣菜,在一旁微笑看著他狼吞虎嚥,吃個夠。
奧根.明希的哥哥艾隆斯特,當時在史特拉斯堡的聖威廉教堂任司琴,對史懷哲的管風琴演奏技巧以及巴哈研究,也有了很大的幫助。
除了風琴之外,史懷哲也沒有忘了從小時候起就勤練的鋼琴。他所師事的鋼琴老師是當時被目為鋼琴界第一把交椅的瑪莉.哲威爾.特勞曼。她是一代鋼琴大師弗蘭茲.李斯特的入室弟子,當時已從樂壇退休,正在專心研究手指接獨琴鍵的情形。史懷哲從這位天才女性學習手指的接觸,對他的管風琴演奏產生了極大的效果。
史懷哲的音樂才華是由明希老師開發的,而把他培育成一代巨匠的,則是第二位老師,當時的管風琴巨擘,巴黎的夏爾.馬立.維多爾。阿爾伯特第一次面晤這位老師,是m.hetubook.com.com在他順利地由普通中學畢業那一年暑假,正是他從十月份起就要進史特拉斯堡大學以前的事。
維多雅拉開嗓門吼叫。但是,維多爾自己也是過來人,不久也就看出了史懷哲怎麼有時會這個樣子。必定是拼命用功,夜裡幾乎沒睡,然後搭乘火車趕了遠路來到的,而且飯可能也幾乎沒吃的吧。
「你想彈什麼?」維多爾冷冷地問。
此外,史懷哲還經由維多爾老師的援引,在這有世界之都美譽的巴黎,認識了文化、藝術方面的諸多具有代表性的名家,得以吸收德、法兩國文化的精粹。
總算得到允許,可是這一來,維多爾為他的技巧而大吃一驚了。在繆豪津,由奧根.明希悉心教導出來的手法,產生了作用,也結了豐碩的果實,維多爾不但答應收他為入室弟子,其後還免去了他的束脩,可見這位老師對他愛護與期許之深。從此以後,他經常接受維多爾的教導,在史特拉斯堡大學唸書https://www.hetubook.com.com期間不用說,即在畢業後當了一名大學講師以後,也每逢休假就來到巴黎受教。
一八九六年在拜羅特舉行「尼布龍根的指環」四部曲——包括「萊茵的黃金」、「華居勒」、「齊格菲」、「神們的黃昏」——的紀念公演時,雖有朋友自巴黎給他寄了門票來,可是他沒有錢買車票。他怎麼也不想放棄一飽耳福的機會,所以把三餐減去兩餐,好不容易地才積夠了盤川,這才踴躍趕到拜羅特。這一次的公演,很能表現出華格納的精神,在簡樸中洋溢著莊嚴的氣氛,給了史懷哲永生不可磨滅的印象。
華格納的音樂,也強烈地吸引了阿爾伯特的興趣。阿爾伯特早在十六歲時,首次進入歌劇院,那是為了欣賞華格納的歌劇「唐懷瑟」。他的心靈因此劇而受到莫大的震撼,足足有一個禮拜之久,在課堂裡聽課時也不能專心。以後,史特拉斯堡每有華格納的歌劇上演,他都必不放過,因此得以聆聽華氏的所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