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第一次歐戰
瑞典之行
這其間,《文明的哲學》的頭二卷〈文化的沒落與重建〉、〈文化與倫理〉也完成並上梓,另外也印行以在英國的演講為主要內容的《基督教與世界的宗教》,暢論基督教與其他大宗教:佛教、印度教、孔子與老子的思想等之異同。此書可以說是史懷哲思想的精粹,而且行文、立論簡明,值得每個年輕人細讀。
後來,史懷哲回憶這段期間的生活種種,有如下的記述:
當他在瑞典過了三、四個月打算離開時,已積足了償還所有債務的錢。另一個更了不起的收穫是他有了絕對的自信,只要努力,靠演講與演奏就可以籌到資金,重新hetubook•com•com開始在非洲的事業!
在非洲時起就深思熟慮過未來的人類文化問題,與文化的根本倫理之關係,終於有了發表自己見解的機會。他欣然接受了這個邀請,在次年四月,與夫人同往瑞典。
這幾次演講與演奏,又收到了空前的成功。他除了講文化哲學的問題之外,也介紹了他在非洲的事業以及黑人們的生活情形,到處給聽眾們帶來感動。很快地,有一家瑞典的出版社來訪求他把演講內容印成書出版。瑞典的管風琴多半很古老,音色典雅優美,所以每次演奏都得到好評。
「這幾年間,我是歷和*圖*書經了多麼了不起的經驗啊!我前往非洲時,曾經下定決心要犧牲三件事,即:放棄風琴、辭去大學教職、失去經濟獨立,依靠朋友接濟。這些對我來說是多麼難過的事,恐怕只有最親密的朋友才知道。然而,如今這一切犧牲都可不必了。
從這個時候到一九二四年二月重渡非洲的大約三年間,他的活動情形令人刮目。他重臨西班牙,也到過瑞士、丹麥、捷克。瑞典與英倫更是一再地前往的地方。
為瑞典的出版社而寫的《原始森林的邊緣》,是非洲生活的回憶,出版不久,德語版也出版了,緊接著英譯本、荷蘭語本、丹麥和-圖-書語本、芬蘭語本也相繼在各國推出,使他的名聲一下子就響遍全世界。他的收入突增,便辭去了副牧師與醫師的職位,一方面從事著述,另一方面並決定到歐洲各國去巡迴演講、演奏。
事情經過如下:因為等車的時間還長,他便去看一個朋友。這位朋友以飲料款待他,並請他為一本少年刊物寫童年時期的回憶。史氏隨即為他談了些少年時代的故事,讓這位朋友速記。後來,他把寄來的記錄潤修,添了一些資料,在前往非洲以前就把文稿完成了。
另一條路子也拓展開來了。一天,他與塞德布洛姆一起散步,偶然談到因非洲而債台高築的hetubook.com.com情形,塞氏馬上慫恿他在瑞典各地開演講會與演奏會,並且馬上為他寫了幾封介紹信。
「由於巴哈協會送給我的鋼琴,加上我克服熱帶氣候的健康情形,因而我並未失去風琴的彈奏技術。而且四年半之間,我在叢林的闃靜裡,日日與巴哈為伍,所以能更深入到巴哈的藝術之中。結果,我做為一個藝術家的地位,僥倖能更受到尊重了。
「還有,我雖然暫時失掉了經濟的獨立,但如今可以靠風琴與筆來賺錢了,我能夠免除了這三項犧牲,在我來說,真是使我內心為之鼓舞奮發的經驗。」
「我離開了史特拉斯堡的教職,也因在各大學的大講堂
和*圖*書演講而得到充份的補償。
年輕朋友最感興趣的,也許要數一九二四年問世的《童年的回憶》了。此書是他旅行瑞士期間,有一次在蘇黎世等了大約兩個鐘頭的車,因一個偶然的機緣產生的。
「柳暗花明又一村」,預料不到的幸運來臨了。一九一九年聖誕節前,他忽然接到來自瑞典的一封信,是烏普薩拉大學校長,著名的神學家塞德布洛姆寫來的。他邀請史懷哲到烏普薩拉大學講授哲學。
他的講授得到空前的成功,「敬畏生命」的思想,引起了普遍的共鳴。烏普薩拉的清爽空氣,塞德布洛姆家的沉穩氣氛,加上瑞典豐富的食物,也使他的健康情形日見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