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價值投資之父——葛拉漢論投資

作者:班傑明.葛拉漢 珍娜.羅
價值投資之父——葛拉漢論投資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一份回憶:葛拉漢與《證券分析》

一份回憶:葛拉漢與《證券分析》

《證券分析》一書闡明了一切,但要不要把葛拉漢的見解付諸實踐,則完全取決於分析師及投資人。
有一天,我在葛拉漢位於葛拉漢-紐曼公司的辦公室,剛好有人打電話通知他,他們已經購得百分之五十的公務員保險公司(Government Employment Insurance Co.,即現在的蓋可〔GEICO〕)。他回頭對我說:「華德,如果這個購買案失利,我們還是可以把它清算掉,拿回我們的本錢。」蓋可的營運良好,遠超出葛拉漢的想像,但這並非葛拉漢所期待的。所謂慎選好股已是成功的一半,我想葛拉漢深知其中的道理。
葛拉漢是具有創新思維且思路清晰的思想家。他具備崇高的道德標準,為人謙虛且不裝腔作勢,他就是這樣的人,我在他的手下擔任證券分析師近十年之久。再重讀第一版《證券分析》的前言時,我再一次被葛拉漢的見解所感動。我在此引述部分前言:「我們在乎觀念、方法、標準、原則,更關心合乎邏輯的推論。我們所強調的理論,不是理論本身,而是實踐理論的價值。因此,我們試著避開一些不切實際的標準,或是一些窒礙難行的技術方法。」
陶德後來成為一名非常成功的投資人。葛拉漢在和-圖-書一九三六年和紐曼(Jerome Newman)合夥創辦的葛拉漢-紐曼投資信託公司(Graham-Newman Corp.),陶德就擔任該公司的主管。
有一天,我無意中發現一檔當時還算便宜的股票魯肯斯鋼鐵(Lukens Steel)我們購入了一些,且打算再多買一些。這時,葛拉漢和某人出去吃午餐。那人報了好幾檔績優股給葛拉漢,午餐快結束時,他探詢葛拉漢的購買意願。葛拉漢告訴他,我們正購入魯肯斯股票。我懷疑那個人考慮一整天後,便開始大量購買魯肯斯股票,因而把股價拉抬到超出我們預期的價位。葛拉漢告訴我這件事之後,我的印象是他不想太無禮,且當時他還不知道自己的評論是如此具影響力。
他總是讓事情簡單化。他曾寫道,他不認為證券分析師一定要用超出算術或基礎代數以外的方法做投資決策。
一、以低於內在價值(intrinsic value)的價格購入證券。要判斷證券的內在價值,必須經過仔細分析,特別是要購入價格低於其清算價值(liquidating value)的證券。
記得在一九三五年,我任職於Loeb Rhodes(後來改稱為Carl和_圖_書 M. Loeb & Co.)時,我問公司的合夥人之一厄普夫(Armand Erpf),要如何才能 進入「統計部門」他給了我一個很好的忠告。在我們那個年代,甚至在今天,要出人頭地最好的方法就是為公司帶進生意。假如你出生有錢人家或結交有錢的朋友,那麼你就能為公司賺取大筆佣金。證券 分析在當時尚處萌芽階段,所以你認識什麼人比你懂得什麼知識要重要的多了。假如你沒有背景、又沒有人脈,要出人頭地是很難的。不管怎樣,厄普夫告訴我,最近有一本叫《證券分析》的新書出版了,作者是一名叫葛拉漢的。他說:「去讀那本書。如果你真能融會貫通全書的內容,就不需再讀其他的書了。」
在葛拉漢一生中,我認為出版《證券分析》一書是最偉大的成就。葛拉漢讓證券分析受到尊重,能認識他是我的榮幸。
葛拉漢是一個富有文化涵養且多元化的人,他不像其他同行的人花費許多時間在投資上,他喜歡嘗試新觀念。一九三零年代末期,他開始倡導恆常穀倉理論(ever-normal granary theory),還以此主題寫了一本名叫《儲備與穩定》(Storage and Stability)的書,書裡提到我們可以用某些商品和金屬作為貨幣的代用品。他的見解頗有道理,一磅棉花等於六美分,其他原物料也可有較低的對應價格,這實在是個有趣的提議。雖然他從來沒什麼政治影響力讓美國國會買他的帳,但他的朋友巴洛克(Bernard Baruch)支持他的見解,並認為這是一個能夠幫助農民及降低通膨威脅的好方法。https://www.hetubook.com.com
二、從事套利交易及避險操作。
在投資界,要不受環境影響清楚思考絕非易事,害怕及貪婪常會影響一般人的判斷力。葛拉漢不是汲汲於金錢的人,所以不像其他人容易被這類情緒所影響。
葛拉漢絕不吝於提出自己的看法及撥出自己的時間,特別是對年輕人。一九四五年底,我即將離開軍隊,他雇用我擔任他的證券分析師,也因而改變了我的一生,我知道他也幫助同行的其他人。
在葛拉漢的追思儀式中,《證券分析》的合著者陶德(Dave Dodd)提到他如何參與該書的過程。當初葛拉漢受邀到哥倫和*圖*書比亞大學教授投資課程是有附帶條件的——他希望有人隨堂做筆記。當時還是一名年輕講師的陶德,自告奮勇接下這份工作,他將葛拉漢的授課內容鉅細靡遺的記錄下來,葛拉漢隨後利用這些筆記寫成《證券分析》。陶德說,該書是葛拉漢完成的,但他堅稱陶德功不可沒,足可掛名共同作者。
葛拉漢的著眼點是把風險降至最低以保護預期的獲利。假如有人找出一九四七年至一九五六年間的《穆迪投資手冊》(Moody's Investment Manuals),並查看葛拉漢一紐曼公司的持股,一定覺得相當有趣。因為很多股票都是規模小且不見經傳的公司,但以數量而言股價算便宜的。閱讀葛拉漢—紐曼公司一九四六年一月出爐的年報,你會更有心得,該份年報說明了葛拉漢-紐曼公司兩個層面的投資策略:
葛拉漢-紐曼公司因遵循葛拉漢所立下的箴言而宏圖大展。但和現在的投資公司比起來,葛拉漢-紐曼公司的規模簡直是小巫見大巫。截至一九四六年一月三一日為止,該公司的淨資產僅三百三十萬美元。
我協助葛拉漢整理第三版的《證券分析》於一九五一年出版,附錄裡收錄了一篇他撰寫有關股市特殊情況的文章,該文一九四六年於《分析師期刊》(The和_圖_書 Analyst Journal)首度發表。葛拉漢在文中列出一個用來計算風險報酬(risk-reward)的公式,這個公式在今天仍然適用。《智慧型股票投資人》則於一九四九年出版,是專為一般大眾寫的,但內容側重證券分析,並彰顯證券分析的重要性,該書的第四版目前仍在印行。
葛拉漢曾在經濟大蕭條期間投資虧損,所以他希望他的投資在景氣轉壞時,資產仍可以受到保護。最好的方法就是制定一套規則,只要遵循不悖,就會降低損失的機會。我可以針對此點,舉例說明。
於是我參加了紐約金融機構主辦,由葛拉漢主講的「高級證券分析」課程。葛拉漢是一位優秀的演講者,充滿熱誠且條理分明,他的一些作為是我很少見過的。他會舉一些當時價值被低估的例子,例如包德溫火車頭(Baldwin Locomotive)的破產債券(bankrupt bonds),來說明新證券在預估獲利能力及資產作基礎的情況下價值為何,再將這個價值與債券的價格串聯起來。許多華爾街的優秀人士都上過葛拉漢的課,包括高盛證券的李維(Gus Levy),他後來成為美國頂尖的套利者。我常在想,那些將葛拉漢的見解靈活運用的投資人,不知賺了多少錢。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