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專業:你的唯一生存之道

作者:大前研一
專業:你的唯一生存之道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自序 預言會自己成真

自序 預言會自己成真

「專業階級遲早會在日本出頭,產業界將因之動搖!」
這個「專業階級」,並不是先天的產物,而是靠後天實力取勝的新社會階級。這些人極力排除舊世紀的不合理和無效率,目的無非是在二十一世紀,爲日本增加一群能夠讓國家再突破的新人才。
說得也是,回顧這二十幾年來,就算沒有全部說中,但是我提出的建議、構想,不知不覺間變成事實的例子可真不少。
二〇〇五年九月吉日
大前研一
面對背負重大使命的日本企業界精英,我只能將自己以往學習到的重點,也可以說是專業的最基本思和圖書考模式,介紹給讀者諸君。我希望讀者不要只是囫圇吞下我的論述,忘了用自己的角度去認知和思考。
讀者們聽過「預言會自己成眞」這句話嗎?這是美國社會學家莫登(Robert K.Merton 1910-2003)提出的概念。(虎父無犬子,他的兒子莫登(Robert C.Merton 1944-)曾經和斯科爾斯(Myron S.Scholes 1941-)共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也是1998年發生投機事件、瀕臨破產的美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Lwww.hetubook•com•comTCM)的創辦人之一。)
「誰都可以變成專業!」
我總是一再提起這段往事:我原本是個核能工程師,進入麥肯錫企管顧問公司是陰錯陽差的結果。那時我只懂科學,完全沒學過商業經營,因此對專業的學習過程,可以說是由零開始,有如赤手空拳,但憑一腔熱忱,在錯誤中學習和摸索。
說實在的,如果只照著別人寫的去做,就好像是對著自己的影子搏擊;還不如試著對看到的理論提出質疑、反駁或贊同,會有意義多了。
也因此,我在計畫出版此書時,重新檢視了在《哈佛商業評論》連載過的原稿,修正了概念,改寫了一半以上的內文,才https://m•hetubook.com.com終於集結成書。
就如同字面上的意義,目前已經是專業凌駕業餘的時代了。也就是說,高度的資本主義、健全的自由競爭與眞正的實力主義,正逐漸成為社會的現實;因此,能因應問題狀況、排定優先次序,並且利用正確的知識,組合適當技巧以解決問題的企業人士,也逐漸變得普遍。就像電腦CPU的運算能力一直在提升,持續追求並鑽研更高能力的專業人士,也不斷的在增加。
首先,我要提出一個預言:
最後,我再提出一個預言:
簡單地說,就是一個或許並沒有確切根據的預言,卻成為喚起新行動的契機,而這個行動又回過頭使得預言成眞。正因爲如和*圖*書此,我才敢在文章的開頭,試著提出預言。
但是請別誤解,本書可不是預言書,而是專門幫忙培育專業人才的「教科書」。本書由專業者的感想切入,再依次剖析有關專業的知識與成就專業的基本條件。因此,請讀者不要期待看到「如何去做」的方法。對專業一辭一無所知,就想一步登天學到方法的態度,正是想成就專業的大忌。學習方法當然也是必要的,不過真正的專業人才,也會先質疑這些既有的方法對不對。
例如剛結束的第一百六十二次例行國會,在參議院表決採行郵政民營化法案前夕,自民黨執行部特別要求日本各大媒體,「勿在審議完成之前,推測『法案很難成立』……」日本自民和-圖-書黨深怕預言成眞的反應,讓人記憶猶新。
很多人批評我蠻不講理,脾氣古怪、彆扭,毫無顧忌的發表意見,不懂修辭,也不夠圓融;保守人士更批評我是烏鴉嘴,「被你這麼一說,就會變成眞的了!」他們不知有多少次拜託我閉嘴,別再開口了。
此書是以我二〇〇四年七月開始在《哈佛商業評論》連載的文章作為基礎。從三十多歲到四十多歲,我一直持續閱讀這本雜誌的英文版。開始讀的原因不外乎我的客戶都讀它,但我卻因此接觸了各種深入的見解,和有關專業的概括印象。既然自稱專業,總不能連《哈佛商業評論》都不讀吧。後來我進一步投稿給該雜誌,希望和其他的作者在知識上互相切磋琢磨。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