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抒情詩葉

作者:黃永武
抒情詩葉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盛衰之理

盛衰之理


莫恃朝榮好,
君看暮落時!
——唐・劉庭琦 詠木槿樹(全唐詩)
中國人對每一種情況的衡量,總不忘記把「時間」的變化和-圖-書因素估量在內。月滿則虧,水滿則溢,樂極無不生悲,所以主張花看半開,酒飲半酣,因爲這個古老而重歷史的國家,憂深思遠,總不忘記時間在流失變化。
由於中國人的哲學充滿了時間的立體性與縱遠性,因此也往往不會被眼前的優勢所陶醉、所唬倒。任何攤在眼前和-圖-書的情勢,中國人會把他看透。優勢時要講究持盈保泰,講究惜福留餘地;劣勢時要堅忍自勵,創造「剝極而復」的轉機,造成「否極泰來」的局面,時間會使眼前的優劣倒置,只要有恆心耐力,自然會支撐到沼吳興越的一天,那時候會證實逆境絕路,往往是錘鍊人成功的捷徑;而驕和圖書恣順心,反而是亡身破家的陷阱。
這種時間變化中寓有一切機會的啓示,給志士仁人極大的鼓舞,也給富貴榮華者莫大的警惕。「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一切物質條件無所憑藉的人,只要精確地掌握時間,有恆地敲打琢磨,滴水也可以穿石,志士仁人的精誠凝聚,長期不懈,足以達成和-圖-書一切願望。相反的,「富貴不過三代」,一切物質條件豐足無慮的人物,如果不防備「物忌太盛」的後果,在玩忽之際,傾家蕩產,才知道一切物質財勢都不足以依恃的。
本詩是爲一朵朝開暮落的木槿花寫的,詩人發現「物」與「人事」有許多共通相關的哲理,勸人不要專恃早晨花開時榮華的一刻,而和*圖*書黄昏時凋零的一刻也應該同時想到。許多人只驕恣眼前的順心,縱情揮霍,縱情笑傲,其實再炙手可熱的傢伙,也自有火盡灰滅的盡頭。盛衰之理,循環不已,別人暫且忍受你張牙舞爪的俄頃,要等你銷聲匿跡,沮喪失敗,也不會太久的。時間一變,人事全非,紅顏成了白髮,滄海化作桑田,更別提那朝榮暮落的花啦!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