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一天,算一天……
沒事做的這麼好「混」,有事做的可不痛快啦。上海友誼商店裏,我看上了一條毛巾,但是是紅色的,我問有沒有藍的(「正色」是很重要的!),她先說有,斜睨了一眼櫃臺之後卻問:「你買不買?我還要開箱。」我畢恭畢敬的請教看一下可不可以,她悶哼了一聲,轉頭做別的事去了,好像我整個人就在空氣中消失了似的。
所以在中國,你到處可hetubook.com.com以看到一大群「在上班」但是「沒事幹」的人,不但政府機關裏如此,做生意的商店也如此(除了「個體戶」之外),甚至有人整天騎著腳踏車在街上窮逛,別當他無業遊民,他可是正經八百的在工作呢!
「登峰造極」的場面出現在桂林機場;小小一間商店卻有三個女售貨員,但是三個人正「砍」(m.hetubook•com•com把聊天叫「砍大山」,真有革命氣息!)得嘻嘻哈哈,誰也不理會上門的顧客,經我誠懇的臉孔苦苦哀求,才老大不情願的走過來一個,「買這種菸。」「啪!」的一聲丟了一包給我,「對不起,要長枝的。」我指著並列在旁邊的另外一包,「那包是別人負責的,她沒來,不賣!」若無其事的回去繼續嘻嘻哈哈,把我的這個「臺胞hetubook.com.com」傻楞楞的丟在那裏。
十二億人只要有一半這樣子「混」法,中國能不窮嗎?
其中又以「混」的人居多數,為什麼呢?因為「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保證人人都有工作,但也保證人人沒有好工作,絕大多數「國家給」的工作,一個月兩百塊(合臺幣一千元)人民幣上下,吃不好,但也餓不死,而且不管您怎麼幹,既不可能加薪更不至於革職,
和_圖_書豈可不混?
中國大陸十二億人,大約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混」的,一種是「壞」的,這兩種人之外的則是「毛主席的錯誤」——少之又少。
所以一條遊湖的船上,會一排坐了三個女同志,每人前面一個暖水瓶,一邊聊天,一邊打毛線(我的天!全臺灣,或者全世界還有什麼工作是可以讓你一邊打毛線的?)我還以為是供應茶水的呢,上前一問:「茶?沒有。」「沒有茶!去和圖書去去……」像趕狗似的,原來她們一天的工作,就是坐在這船上遊來遊去打毛線呢。
難怪一間北京烤鴨飯店,幾個客人,卻站了一大堆女服務生,嘰哩呱啦的用京片子鬥著嘴。後來我因為找洗手間,誤闖入一間空房,卻「轟!」的一聲驚起另一群閒坐聊天的女服務員,原先她們像聚集的蒼蠅般一哄而散,後來一看我不是「上級」,又聚攏過來繼續嘰哩呱啦,享受「國家給」的神聖工作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