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方法總比問題多

作者:吳甘霖
方法總比問題多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二章 心理制勝:戰勝對問題的畏懼 十、分解問題的壓力

第二章 心理制勝:戰勝對問題的畏懼

十、分解問題的壓力

這是一九七九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特麗莎修女的理念。
「我從來不覺得這一大群人是我的負擔。我看著某個人,一次只愛一個,因為我一次只能餵飽一個人,只能一個、一個、一個——就這樣,我從收留一個人開始。
相當一段時期內,科學家們認為火箭肯定到不了月亮。因為經過計算,一枚宇宙火箭要到達月亮,自重至少要達到一百萬噸。按這種重量火箭是不可能上天的。但後來,有人提出「分級火箭」的概念,即將火箭分成幾級,當第一級的火箭將其他火箭送到大氣層外,即自行脫落,減少重量,其他火箭可以輕鬆地向月亮逼近。由於分階段處理,不可能成為了可能。
「如果我不收留第一個人,就不會收留四萬二千多個人,這整個工作,只是海洋中的一個小水滴。但是如果我不把這滴水滴進大海,大海就會少了一滴水。

(四)分層次

「上座m.hetubook.com.com之心,乃為屏絕萬緣之心」,要抑制被各種雜事誘惑或壓力「拉動」而離開的衝動。

(二)有一個好的「上座之心」

原來,施特勞斯擔任的是總指揮,下面有一百名助理指揮。總指揮的指揮棒一揮,助理指揮緊跟著相應指揮起來,兩萬件樂器齊嗚,合唱隊的和聲響起。
這位朋友的問題,很多職場中的人都碰到過,尤其對於那些剛剛擔任新崗位領導的人,感受更為明顯。
因此可見,「分」是一種大的智慧:它不僅能夠幫助我們解除心理上的壓力,也能幫助我們將難解決的問題,順利解決。
許多人就是由於恐懼壓力,所以向難題投降。戰勝難題和壓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善於把大難題化作小難題;將大的壓力,分解為小的壓力。
他每天加班加點,可是,工作壓力並沒有減少,反倒越來越大。他十分痛苦,和-圖-書於是向我求助:
一個人肯定一次吃不了一頭駱駝,但是如果一天吃一點,不要多久也會消滅光。
原來美國人想創造一個世界之最:由施特勞斯指揮一場有二萬人參加演出的音樂會。而一個指揮家一次指揮幾百人的樂隊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了,何況是二萬人?
在談到如何能創造這一奇蹟時,特麗莎說了「一次只愛一個」:
(1)一開始思考(上座),就斬斷與思考之外的任何關聯,只考慮與主題有關的事。
一八七二年,「圓舞曲之王」約翰.施特勞斯來到美國。當地有關團體立即來訪,請求他在波士頓指揮音樂會,施特勞斯答應了。但談演出計劃的時候,他被這個驚人規模的音樂會嚇了一跳。
「我實在幹不了啦。每天一上班,腦袋裡就塞滿了各種信息與想法,無法理清。回到家,又睡不著,還是一團亂麻。再這樣下去,我非瘋不可。」他甚至想:要不和-圖-書,乾脆就辭職算了。
「你也是這樣,你的家庭也是一樣,只要你肯開始——一滴一滴。」
「上座之心」是禪宗的概念,上座是為了要「悟」。要「悟」必須有一顆好的上座之心——「屏絕萬緣之心」。這是我針對朋友無法集中精力思考而提出的建議。
我有一位朋友當部門經理不到兩個月,就被提拔為副總經理了。他所在的公司是一家成長型的公司,發展很快。他主管的業務特別繁雜。三個月下來,他瘦了很多公斤,還因勞累過度住過一次院。
分階段,實際上就是把問題在過程中逐步量化進行處理解決。
(2)抑制一感到困難就立即想擺脫的想法。當一有「去它的」,要起身走開或者想幹別的事時,逼自己好好坐下,再集中到自己的問題上來。
施特勞斯想了想,居然答應了。到了演出那天,音樂廳裡坐滿了觀眾。施特勞斯指揮得非常出色,二萬件樂器奏起了優美的https://m.hetubook.com.com樂曲,觀眾聽得如醉如痴。
(4)學會放鬆。實驗證明:過於緊張也會造成思想的不集中。因此,不妨給自己暗示,如「不過是想想問題而已,不會殺頭,也不會有什麼其他損失!」而當思考太緊時,也不妨先放一放,鬆一口氣,再重新開始(但注意不要隔太長的時間)。
為讓心沉下來,就必須:
飛行員是最需要集中精力的現代職業之一。他們都說:在起飛和下降的時候,要保持精神的集中是最必要也最困難的。要集中精神,就得使心先安靜下來。一旦心沉得下來,就做到了一半的高度集中。
(3)用重要感和緊迫感來強化思維集中。設想一下,如果你必須在三分鐘內作一個重大決定,這個決定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你未來的命運。即使你再馬虎,此時是不是也該最大限度地集中精力?不多,僅僅三分鐘,你得把握這至關重要的三分鐘。
在開始階段,思考最容易犯的錯誤hetubook.com.com是雜念紛飛,難以讓心沉靜下來。但思維要進入境界,首先就得讓心「沉下」。

(三)分階段處理問題

朋友是一個非常敬業的人,把事業當成使命來做。但是,假如照他這樣下去,非垮掉不可。於是,我給他提了幾個建議,或許對你也能有所幫助。
在中國古典兵法中,有這樣一條:「兵靜乃勝」,連用兵都要保持「靜」的原則,平常思維如何能不沉靜?
特麗莎本是歐洲人,後來由於想「以愛心治療貧困」,毅然來到貧窮落後的印度。她救助了四萬二千多個被人遺棄的人,其中不少是很多人不敢接觸的痲瘋病患者。這個數字,在許多人眼中是一個天文數字。
問題無法局限在某一個層次處理,但分成不同層次就好解決了。

(一)「一次只愛一個」

在別人看來是不可能達到的目標,特麗莎卻達到了。只因為她學會了將問題和壓力分解,「一次只愛一個」地去做!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