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生命是一首歌:杏林子散文精選

作者:杏林子 李文
生命是一首歌:杏林子散文精選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輯三 永恆的價值 乘著夢想的翅膀飛翔

輯三 永恆的價值

乘著夢想的翅膀飛翔

一九〇八年,五十二歲的皮里第七次和亨森探險北極,這次他們從埃爾斯米爾島出發,終於在次年成功的抵達北極點。
雖然撿回了一條命,但因鼻子和手腳嚴重凍傷,不得不手術切除,儘管付出如許之大的代價,高銘和卻毫無怨言,有機會親眼看到世界第一高峰的壯闊美麗,以及不可侵犯的神聖,深感不虛此生
之後,結婚生子,一介軍人,微薄的薪餉養家活口已然吃力,哪裡再敢奢望其他。
就在寫這篇文章的兩天前,妹妹的同學大花有事電話找我,聊天時告訴我,目前她每月存一萬元,打算十年後教職退休時——
亨森曾於一九一二年著有《一個黑人探險家在北極》。
中年學畫,既非為利,也無關功名,可是終究還是有人欣賞他的畫,典藏他的畫。他知道,或許他這一生永遠做不成「豐子愷」,但在人生的晚年,能夠一圓兒時的夢想,亦感心滿意足了。
馬特.亨森是名黑人,從小喪親,十二歲就在船上當侍者,同樣對探險著迷,聽到皮里探險北極的計畫,自願擔任皮里的僕從,後來成為他的得力助手。
早在三十五年前,我和好友吳又熙一起參與台北傷殘服務中心的義工行列,當時一般人根本沒有社會福利的概念,從政府到民間,對殘障https://m•hetubook•com.com者仍然停留在施捨救濟的階段,許多機構都是掛羊頭賣狗肉。
然而此時的她已展現出運動上的天分,家庭、師長,乃至國家對她的期望把她推上田徑這條不歸路。為了榮譽,她只有全力以赴,生活除了訓練和比賽外,容納不下其他任何東西。
是誰說過,人類因夢想而偉大,因夢想而不凡。
最後兩人一起登臨北極點,亨森親手插上美國國旗。回國後,皮里受到英雄式的歡迎,而亨森卻因當時社會濃厚的種族歧視而被刻意漠視。直到亨森一九五五年逝世後始獲得平反,隨後美國將亨森的遺體遷至溫靈頓公墓安葬。
北極在十九世紀之前,一直是塊神祕、杳無人煙的處女地,也是許多探險家亟亟一窺的夢土。
唐飛曾自豪地說,他駕駛戰鬥機的時數創下空軍史上的紀錄,至今無人打破。據說,每次一有新的機種,他都搶著試飛,即使部屬一再攔阻,也不能改變他想飛的欲望。
「這是我一生的夢想,我已老了,以後不可能再有機會了。」
在〈雪地悍將〉這部傳記影片中,曾描述一段有關人性掙扎的小插曲。就在他們即將抵達極點前一夜,此時只剩下皮里、亨森和四名愛斯基摩人,皮里突然起了私心,他要求亨森留下,第二天由他獨自完成最後的一段行程,因為他要成為歷史上第一個抵達北極的人。他對亨森說:
一位相熟的女孩夢想開家茶藝館,朋友紛紛勸阻,認為茶藝館已退熱潮,經營不易,她卻執意不聽。
一九九六年,高銘和與他兩位山友林道明、吳明忠一起向尼泊爾出發。五月十日,他終於攻和圖書頂成功,卻在下山時被暴風雪所困,直到第二天才獲救。
這樣一位光環四射的運動健將,如果把她和拼花布這種古老的手工藝聯在一起,會不會令人錯愕,有種不搭軋的感覺?
唐飛回憶說,他最喜歡凌晨的巡邏任務,那時,天欲明未明,他飛在雲層之上,看著曙光漸次增強,天際無邊無垠,闃寂無聲,彷彿只剩下他和他的飛機遨遊在天地之間,心靈是那樣的澄明,沒有一絲雜念,他用「心曠神怡」形容那種感受。
高銘和先生是一位山的癡迷者。
結果被我們這些烏鴉嘴不幸言中,勉強維持了一年多,還是關門大吉,多年的積蓄也跟著泡湯,我責怪她「不聽老人言」,她反而豁達地說:「沒關係,我還年輕,錢失去了還可以再賺,至少我已實現了多年的心願!」
又十七年後,我從伊甸「解甲歸田,告老還鄉」。回首這一路的酸甜苦辣,心裡只有感謝,感謝上帝容許我在這樣一件偉大的事工上小小有份,美夢成真,今生今世,再無遺憾。
目前,她已獲得日本手藝協會的講師證書,並且成立自己的「拼布藝術教室」。看到她親手製作的桌墊、手提包、被面或掛氈,色彩豐富豔麗,構圖新穎活潑,除了訝異,任誰都不能不佩服她的才華和毅力。
「這雖然是你的夢想,卻也是我的夢想!」
一八八六年,美國海軍上校羅伯.皮里和他的助手馬特.亨森第一次從迪斯科灣穿過格陵蘭冰蓋,深入內陸一百英里。
我很欣賞大花的「未雨綢繆」。的確,夢想不論是大是小,是難是易,都需要預做規畫和準備,以及主客觀條件的配合,方不致流於幻想空談。
m.hetubook.com.com的一位朋友,從會走路的時候就喜歡畫畫,家裡窮,買不起紙,就到處收集別人不要的廢紙練習,連廢紙也沒有的時候,就畫地畫牆壁。
夢想,不一定實現,那又有什麼關係呢?有一日即使我們一無所有,我們還是有作夢的權利啊!
為了攀登聖母峰,他事先做了很多準備工作,包括先攀登美國阿拉斯加北美第一高峰,以做為行前訓練。因為這絕不像爬爬屋後小山那麼輕鬆愉快,高山上充滿不可預測的變化,一個不小心,非死即傷,唯其如此,才更挑戰登山者的智慧、毅力和勇氣。
古今中外,多少人為了追尋夢想、實踐夢想付出他們一生的歲月,甚至粉身碎骨亦在所不惜。
夢想,出於一個人對生命的熱情,對周遭世界無盡的嚮往。人生一世,我們可以安於平凡,絕不要允許自己貧乏虛度,沒有夢的人生,何等的寂寞無趣啊!
及至聽到伊甸成立的消息,他特地把自己的第一本著作賣斷給出版社,書款全部捐給伊甸,這也是伊甸來自國外的第一筆捐款。
夢想是帶著我們飛翔的翅膀,飛向天邊地極,飛向未知之處:夢想也擴大了我們思想與心靈的領域。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們都愛作夢!
我搶先一步說:「環遊世界!」
唐飛,到底是因為他愛飛,才取名飛;還是因為取名飛才愛飛?總之,他從小就夢想做一位飛將軍,捍衛祖國的領空。
直到五十歲這年,他已退役,轉任文職,工作較為輕鬆,孩子也都成長,仔肩的重擔稍息,他自認這一生於公於私均已盡力,和_圖_書決定善待自己,送自己一個五十歲的生日禮圓夢。
前行政院長唐飛先生在組閣之前是國防部長;再之前,他是由飛行員一路扶搖直上的空軍總司令。
為了探險,皮里曾跌斷腿,並因凍傷失去八個腳趾頭,也因長年在外,冷落妻兒,影響到家庭生活,可是依然不肯放棄他要征服北極的夢想。
十歲那年,父親送他一本《豐子愷畫冊》,他愛若瑰寶,矢志要以畫畫作為他終身唯一選擇。
我們有很多理想,也一起作夢,有一天要為殘障朋友闢一塊自由樂土,沒想到這傢伙半途「落跑」到美國留學,一去十餘年。
當然,並不是每個人的夢想都這麼龐大、艱難,充滿挑戰,你也可以有一些小小的夢想。
喜歡運動、關心國內體育發展的朋友一定記得「風速女王」王惠珍這三個字。她先後獲得一九九一年英國雪菲爾世大運兩百公尺金牌、一九九四年日本廣島亞運兩百公尺金牌,其他大小獎牌不計其數,這是繼紀政之後,我國最傑出的短跑女將。
創辦伊甸基金會同樣也是我的夢想。
他們的探險隊前後六次從不同的路線向北極點挺進,終因北極酷寒,不可捉摸的天氣變化,補給的困難,無功而返。
雖然已經退役,不能再飛戰鬥機,可是他還有個未了的心願,那就是卸下閣揆後,他要去試飛滑翔翼,每次看到年輕人玩得興高采烈,他就羨慕不已。不過這點,恐怕得先取得老伴的同意才成https://www.hetubook.com.com
「這是許多人的夢想啊!」
誰知皮里因為過於疲勞,熟睡不醒,等他再張開眼睛時,發現亨森已經出發了。皮里一路又急又怒的追趕,沒想到亨森卻在半路等他。亨森說:
人生的道路無限寬廣,王惠珍為她自己走出了另一個春天
(全書完)
然而,處身在一個大動亂的時局中,個人的命運往往非自己所能掌控。當時國共交戰,在國軍撤退時,他和全校師生一起被抓伕來到台灣。部隊的生活嚴厲艱苦,每日操練不斷,不要說畫,連夢都沒有。
一切從頭開始,彷彿又回到童年,享受著盡情繪畫的樂趣和滿足,畫到淋漓盡致時,渾然不知有我,他曾有過三天三夜不下畫桌的紀錄。
她驚訝地叫起來:「妳怎麼知道?」
他愛登山,愛給山攝影,爬完了台灣百岳,他更大的目標是中國百岳,當然他的終極目標就是那座全世界登山愛好者夢寐以求的聖母峰。
王惠珍說,其實她在國中時就迷上了女紅,有一雙巧手的她,在縫製的過程中,特別感受到內心的沉靜與喜悅,那一針一線裡,彷彿也縫進了許多小兒女祕密的心事。
十年光陰,充滿喝采與掌聲,卻也充滿孤單寂寞。高掛釘鞋後,許多朋友都擔心她無法適應絢爛之後的平淡,加以婚姻不順,但王惠珍很快調適過來,主要的是她又重拾回對拼布的喜好。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