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史家能有幾張選票?

作者:張作錦
史家能有幾張選票?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輯一 世事與歷史 現在的人不太在意歷史了

輯一 世事與歷史

現在的人不太在意歷史了

——原載於一九九六年七月二十一日《聯合報》
老百姓的生命也不過數十寒暑,死後原知萬事空,可是有地位、有影響力人的言行,一旦載入史册,千秋萬世以下,後人仍得而見之,某也賢,某也不肖,榮辱且延及子孫,這才是有資格走進歷史的人所應該注意的。
還有,黑金政治早把國家競爭力弄得疲弱不振,有操立法、預算和質詢權之國會議員組織顧問公司,聲言爲民間企業「提升競爭力」,豈非以彼等之厚顏欲欺吾輩之無知耶?或曰議員乃小人物焉,hetubook.com.com歷史看不上他們;可是民國十二年曹錕賄選總統,以五千元一票收買五百九十名「豬仔議員」。無論是七十多年後的今日,還是七百多年後的來日,這些議員都有名有姓,載在「豬籍」。
今之台灣,侷促海隅,很多政治人物的胸襟愈來愈窄,眼界愈來愈淺。三公尺以外的地方就看不清了,哪裡還會想到身後遙遠的歷史地位?於是言行乖張,精神癲狂,是非標準和價值體系一起錯亂。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大事一般人都看得到,舉兩件小事好了:
凡是不在意歷史的人,歷史就會十和_圖_書分在意他。說得更清楚一點;凡敢與歷史作對的人,歷史就不會放過他。
中央研究院院士袁家騮先生,爲我國知名科學家,其夫人吳健雄女士更有「中國居禮夫人」之譽,兩人都極受大家的尊敬,但也無法規避其先人袁世凱篡奪民國、復辟稱帝的事實。
遙想遂良當年,既然皇帝有此動念,爲了宦途「卡位」著想,大可雙手捧上起居注,恭請聖覽;若其中再多有「神武英明」之類的字眼,想想未來是何等的前程!而太宗若執意想看,可立即把不聽話的褚遂良明升暗降,換一個「沒有聲音」但深諳「服從爲負m.hetubook.com.com責之本」的史官,還不乖乖地送來看嗎?披閱之際,若發現其中有「抹黑」、「誣蔑」之處,著新任刪改就是。但遂良守職,太宗守道,我們後人才有幸讀到這麼一段美好動人的歷史。
有某學者焉,近年爲文驚世駭俗,人多視爲阿諛取容。最近升大官,明詔之日,若干媒體狀其人曰平日直言敢言。嗚呼!諫諍之言或有不直不敢者,干祿諂媚的話,只要不顧自尊,何不直不敢之有?將來史家如何認定,不是今天自己巧言辯飾或他人援引袒護可以左右的。
從前政治人物比較重視歷史的褒貶,連「聖君」都不例外。《貞和-圖-書觀政要》記載:「貞觀十三年,褚遂良爲諫議大夫,兼知起居注。太宗問曰:『卿比知起居,書何等事?大抵於人君得觀見否?』」太宗還爲自己想瞄一眼的動機作了正當性的解釋:「朕欲見此注記者,將卻觀所爲得失,以自警戒耳。」褚遂良答復太宗,起居注記人君言行。好的壞的都記上,好使皇帝不敢爲非作歹。這些紀錄是留給後人看的,皇帝本人不能看。太宗碰了釘子還不死心,又追問他:「朕有不善,卿必記耶?」褚遂良也答得乾脆:職責所在,怎能不記?君臣對話到此地步,氣氛不免尷尬,黃門侍郞劉洎插嘴說:「人君有過失,如日https://www.hetubook.com.com月之蝕,人皆見之,設令遂良不記,天下之人皆記之矣!」劉洎看似打圓場,實際上又給了皇帝一記狠拳:即使史官不記,難道老百姓就會忘記嗎?
國民大會中有人提議承認外蒙古,在社會上引發一些討論。外蒙獨立的國際法依據是「中蘇友好同盟條約」,代表我國簽約的是當時的外交部長王世杰,後來有人爲此罵他「喪權賣國」。實際上這個約是他的前任宋子文經手談的。據說宋子文怕在歷史上負責任,不願簽字,而由王世杰補替。宋子文不僅做過外交部長,還做過行政院長,是國之大臣,他的政績如何,後世自有評斷,但他總算還在意歷史上的聲名。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