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史家能有幾張選票?

作者:張作錦
史家能有幾張選票?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輯一 世事與歷史 屈原魏徵兩不要

輯一 世事與歷史

屈原魏徵兩不要

——原載於一九九四年六月十四日《聯合報》
從前過端午節,大家只是吃粽子、划龍船,甚少對這項傳統文化活動有www.hetubook.com.com何反思。今年終於想到端午節的主角屈原。有人呼籲「莫製造新的屈原」,有人強調「我們不要屈原,盼多些魏徵」。
封建帝制早離https://m.hetubook•com•com我們遠去,在今天這個民主法治時代,我們不要屈原,也不要魏徵,我們要制度。大家好好守衛憲法、實行憲法,國家只有在憲法指引下而非在個人指https://m•hetubook.com•com導下前進,那時所有忠愛國家和關懷同胞者,才人人可爲魏徵,免作屈原。
在中國人的觀念裡,唐太宗加上魏徵是典型「聖君賢相」的例子;有「聖君賢相」,則「貞觀之治」https://www.hetubook.com.com可期。但是在帝制時代,太宗、魏徵都是非常人也,一個是雄才大略,卻鼓勵別人建言;一個是勇於抗諫,卻從無私心。君臣間這樣的組合和互動,史册上並不多,所以可貴。相反的,忠奸不分和阿諛取容以誤和*圖*書國者,比比皆是。中國人做了幾千年「聖君賢相」的夢,早該醒了。
屈原和魏徵,基本上都是忠愛國家、關懷同胞的人,但是他們碰到的「領導」不一樣,楚懷王忠奸不分,唐太宗虛心納諫,於是他們個人和國家的命運也就不一樣了。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