輯三 戰爭與和平
還有誰比他更邪?
不要等未來,目前就有人與司機先生觀點一致。英國BBC第二電視台於毛誕前夕播出自製影片「毛主席——最後的皇帝」,英國前駐北京大使柯利達在播出時擔任評介,他指毛澤東是「一個革命家、夢想者、敎條主義者、暴君,根本上是一個魔鬼。」試問:有魔鬼而不邪者乎?
「爲什麼貼他的像片?」
BBC播出的那部影片,國際傳媒號稱爲「毛澤東的性史」,因影片著力描述毛如何蹧蹋婦女、縱慾無度的故事。毛私生活的種種,外界已知道不少,他的荒淫固然是失德的事,但較諸他踐踏人性尊嚴、無視生命價值的巨惡大罪,眞是小焉者。當其百年和*圖*書冥誕,以BBC的地位,談一位對世界有影響的人物,無論是頌功或責過,都應從大處、深處著墨,現在卻津津於他床笫間事,此亦爲新聞界庸俗化的世界通病也。吾輩記者,實覺汗顔。
「眞能避邪?」
我們受此啓發,每坐計程車輒與司機聊天,聽到很多滿含人生閱歷的話,熟記很多富有社會意義的順口溜,當時打算回來寫一小文,連題目都想好了,叫做「北京街頭流動的哲學家」,但回到台北,既忙且懶,一晃就是一年,而毛澤東百年誕辰忽焉已至。
我們爲之絕倒。
其實也不能怪BBC,受毛迫害的,丟掉性命
和_圖_書
的,都是中國人,與英國人何干?這樣的例子在台灣也有。據新聞報導,此間有人紀念毛誕,百般飾詞爲他解脫,認他至少有一項偉大的貢獻,就是把中國的國際地位提高了。凡是誠實的、實事求是的人,都不會不承認這一點。但是這樣的成就,是大陸同胞多少犧牲換來的?有沒有人問過他們是否願意「享受」這樣的「犧牲」?讓別人在皮鞭子下流血流汗,吃苦受難,甚至掉腦袋瓜,而我們在有錦衣玉食的冷氣房間裡,「分享」他們的「成就」,卻又向執鞭的牢頭禁子叫好,究竟有沒有心肝?
「當然!還有誰比他更邪?」
對這些世人皆曰https://www.hetubook•com.com不可的事,毛澤東從未悔改。他以詩反擊郭沫若說:「勸君少罵秦始皇,焚坑事業待商量;祖龍雖死魂猶在,孔學名高實秕糠。」秦始皇統一中國,在制度建設上不無可觀之處,但他的「焚坑事業」,儘管有人以他的目的、手段和「時代背景」爲他解說,但焚坑的事實和結果是變不了的,實在沒有什麼好「商量」的。所以批孔揚秦可能不是一場偶發的政治運動,而是有計畫的對中國文化思想的改造運動。因爲有這樣的「旺盛企圖心」,所以才能殺千萬人吾往矣!那位北京計程車司機說「還有誰比他更邪!」在我看來,字字見血,應與未來史hetubook.com•com家的評斷同垂不朽。
「六四」之後未久,中國大陸有一批文化人訪紐約,當地一文士設宴接風,筆者應邀作陪。那時天安門血跡未乾,大家心口還在痛,我自己努力按捺不要提「六四」的事,但終於還是有人起了頭,爭議遂起。大陸來客都說開槍是正確的,似乎還義正辭嚴。我只問他們一句話:「如果你們的子女在現場,你贊不贊成開槍?」
毫無疑問的,毛澤東將爲中國一歷史人物。他的功過如何,是五五開、四六開還是三七開?要由後代史家去評斷。但是,他搞三反五反、抗美援朝、大躍進,以至文化大革命,死人無算,這是當代的我們所不能接受的。他想改造中國人和_圖_書性,使全國人都成愚懦,以方便其個人的獨裁統治,這也是我們所不能接受的。
受壓抑的人,不能自由說出內心的話;乃被迫陷入更深沉的思考,用更委婉曲折的方式來表達,結果反淬煉出語言的睿智。
憑什麼替你們難過?但是令人費解的是,很多中國人也不替自己的同胞難過。
——原載於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聯合報》
這種的人無以名之,只好曰:邪!
「避邪用。」
去年冬到北京開會,那時大陸又染「毛熱」,毛澤東的像、歌以及「語錄」,舖天蓋地的捲土重來。我們坐計程車,連車裏都貼毛像,於是和司機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