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之旅

作者:埃內斯托.切.格瓦拉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之旅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向北深入智利 回顧智利

向北深入智利

回顧智利

智利的生活水準,比阿根廷要低。在南方,薪資很低,失業率很高,工人從政府當局根本獲得不了什麼保障。(不過,比南美大陸的北方,還算多一點。)所有這一切,造成智利人遷往阿根廷的移民潮。阿根廷向安地斯山脈以西的居民做了些很聰明的政治宣傳,大家盛傳阿根廷金錢淹腳目,因而人人嚮往。在北方,銅礦、硝石礦、硫磺礦的工人,待遇比較好,但是生活花費也高得太多。許多基本的消費品他們都沒有,再加上山區的氣候又那麼惡劣。有一次,我問丘吉卡瑪塔礦區一位經理人員,他們怎麼補償埋在當地墓園裡一萬多名工人的家族,那位經理誇張地聳聳肩的表情,我永難忘懷。
政治局面也混沌不清。(寫這和_圖_書段文字的時候,伊把奈還沒贏得大選。)共有四名總統候選人,其中,伊把奈(Carlos Ibanez del Campo)看來是最有機會出線的。他是個退休的軍人,有獨裁傾向,政治企圖有點類似阿根廷的裴隆,人民則把他當作「救星」來看待。他的權力來源在於「民眾社會主義黨」(Popular Socialist Party)。這個黨本身又是由許多小派系所支持的。排在第二名的,我想是艾方索(Pedro Enrique Alfonso),也就是代表官方的政府候選人。他的政治傾向很曖昧,看來和美國人很友善,和所有其他的黨派也都有一腿。右派的標準旗和圖書手是拉雷(Arturo Matte Larrain),他是故總統阿列桑德利(Alessandri)的女婿,是個大人物,智利人的所有反動派系都支持他。最後一名是阿言德(Salvadore Allende),是「人民陣線」(Popular Front)的候選人,擁有共產黨的支持,但是他們的票數少掉了四萬人。這四萬人由於加入了共產黨,所以被剝奪了投票的權利。
伊把奈很可能會採取大拉美主義(Latinamericanism)的政策,訴求對美國的憎惡而獲取民心,然後把銅礦和其他礦區都收歸國有。(我看美國己經在秘魯投資了那麼大筆資金,準備進行開採,hetubook.com.com所以不太相信他的方案可行。起碼就短期而言。)然後,他會再繼續把鐵路國有化,大幅提高智利與阿根廷的雙邊貿易。
就從我們專精的醫療來說好了。智利的醫療制度,要改善的餘地太大了。(後來我才知道智利比我們去過的其他一些地方好得多。)完全免費的醫院是少之又少。你到處可以看見這樣的標語:「如果你對這所醫院的維持沒有出過半點力,又怎麼能夠抱怨你受到的待遇不好呢?」然而,在北方,醫藥費用大致來說是免費的,只是住院的話就一定要付費,付費的標準則從令人發噱的零頭,到相當一筆花費,到合法的搶劫,不一而足。在丘吉卡瑪塔,受傷或是生病的工人,一天只要五個智利的「艾斯www•hetubook.com.com庫多」(escudos),就可以獲得醫療及住院的待遇;但是不是來自這個礦區的病人,一天則要付三百到五百「艾斯庫多」。一般說來,醫院都很破舊,缺乏藥品以及適當的醫療器材。不只在小鎮,就算在堂堂的法耳巴拉索,我們也看到很多手術房的照明不夠,甚至相當骯髒。儀器也不夠。洗手間都很髒。智利的衛生觀念很差。他們有個習慣是:衛生紙不丟到馬桶裡,卻要丟到地上,或是另外準備的桶子裡。(這個習慣,後來我發現在全南美皆然。)
就智利這個國家而言,任何人只要不是無產階級,也就是說,任何人只要接受過一定的教育和技術知識,而他又想工作,那智利政府就會提供各種經濟上的可能發展。他們的土www•hetubook•com.com地上可以養活足夠的牲畜(尤其是綿羊)來供應全部人口,也可以生產足夠的穀物。他們擁有各種礦物資源來成為一個強大的工業國家:鐵、銅、煤、錫、金、銀、錳、硝石。智利首要之務,是擺脫他們背上煩人的洋基佬朋友,但由於美國的投資十分鉅大,不管他們在何處的利益受到威脅,他們都可以輕易地製造一些經濟壓力,所以,這還真是件艱鉅的任務。起碼目前如此。
我是藉著早先的熱情以及第一印象,來整理這些筆記的。筆記裡,不但有少許狂野不夠精確的地方,整體來說也不太符合科學探究的精神。然而,不管怎麼說,在我筆記時間已經超過一年的現在,我想我不應該再表露目前我對智利的看法,我要做的只是把當時所記下來的整理一下而已。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