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效法蕭伯納幽默

作者:沈謙
效法蕭伯納幽默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輯一 台灣最美的女人 寧靜淡泊

輯一 台灣最美的女人

寧靜淡泊

這是美國文豪梭羅《湖濱散記》的名言。湖景美麗而具有表情,魅力無邊。這個妙喻,意象豐盈,耐人尋味,啓示無窮。在梭羅的筆下,湖水多彩多姿,遠近深淺,色澤多變化,又聯想起靈魂之窗。然而,其中最令人激賞的是「可以測量出自己天性的深淺」這話似乎讓人困惑而又並不費解:因爲一個人若能在湖和圖書畔散步、沉思,就可以自我省思,作生涯規畫,讓方寸靈台湛然寧靜,活水長流,自然可以測量出自己天性的深淺。
其實,諸葛亮也是有所本的,語出《淮南子.主術訓》:「是故非澹漠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湖是大地的眼睛,望著他的人可以測量出自己天性的深淺。和*圖*書
——九十年十一月三日
茫茫人海,滔滔濁世,寧靜淡泊,不僅可以美容,更可以美心,使我們望見自己天性的深淺,不會在心靈上留下皺紋!
傳統文化觀念,寧靜淡泊謂恬靜寡欲,志向遠大。寧靜主要是環境,淡泊m•hetubook•com•com主要指生活,懲忿窒欲,樂天知命。其實,無謂環境與生活,都是外在的,關鍵處仍屬内在的心境。所以陶淵明〈飲酒〉詩云:「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只要心境高遠,自然能淡泊寧靜;反之,寧靜淡泊,自能心境高遠。羅・布坎南《美人鮑爾黛》說得好:「寧靜和_圖_書地生活吧!時間的觸角不會在妳那光滑柔嫩的前額上留下皺紋!」
梭羅的名言,就是中國傳統「澹泊明志,寧靜致遠」的境界。澹泊,同「淡泊」,意謂不慕名利,生活簡樸。寧靜,安靜沉著,不追逐榮華,平靜安穩。典出諸葛亮〈誡子書〉:「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淡泊和_圖_書寧靜,並非中國人的專利,柯爾律治〈寧靜頌〉:「寧靜!你的美名,勝過一切榮譽。」約瑟夫《一個教區牧師的沉思.鄉村》:「無論城市還是鄉村,都不能提供幽靜的環境,寧靜在我們心靈深處。」約.巴勒斯:「我雙手交叉,靜靜地等待,不管風浪、潮汐與大海;我絕不詛咒時機或命運。啊!我自己的機遇即將到來。」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