輯五 感應潮流
日本零售服務業變身
例如在吃的方面,多數男性覺得便宜又能吃飽才是重點,但女性的想法不同,雖然價錢高一點,但如果好吃的話,還是願意花錢,甚至進一步推薦給親朋好友。其他服務也是一樣,一旦她們覺得值得,能獲得安心舒適、尊重、受寵的感覺,即使貴一點也覺得物超所值。
零售業者看在眼裡,也有了新對策。例如夏季服裝折扣活動提前舉行,期間較以前縮短,折扣數變小,反正顧客只要喜歡就買,不再在乎其他因素。產品能不能受消費者青睞成為銷售關鍵,業者也樂得不用打流血價格戰。
此外,日本便利商店及超市也開始推動外送配達服務,提供老年顧客更安心便利的服務。一般做法是以店鋪所在地為中心,在二十分鐘步行範圍內,以獨居老人、行動不便老人為服務對象,配送所訂購商品到宅。業務員送貨到宅時,除了介紹其他合適的商品外,也成為銀髮顧客群談話對象,並順便幫他們做一些更換燈泡等小服務。
人口零成長、女性勢力興起、人口老化速度加快、小家庭數量成長,為日本零售服務業開啟了全新的面貌。
向來男尊女卑充m•hetubook•com•com滿大男人主義的日本,從零售服務業起頭,開始因重視女性消費力而改變。
服務隨家庭結構變化
家庭結構變化,年輕人不與長輩同住,缺乏婚喪喜慶等大事的經驗傳承,不懂送禮規矩,因此衍生出百貨公司送禮顧問(Gift Adviser)的發展。
當忙碌的上班婦女、單親家庭沒時間親自下廚時,就可以到Skylark設於各大車站、百貨公司地下街的家常菜材料專賣店FLO購買已烹調完成的菜餚,回家只要擺盤或簡單料理,就可以一享全家團聚用餐之樂。
而二〇〇五年秋天開始,因為景氣逐漸復甦,日本消費者的購物行為也開始與過往不同,他們不再延遲欲望的滿足,只要看到喜歡的商品就會馬上購買,而不會等到有折扣活動時才下手。
年輕顧客不來,但女性勢力興起,中高年齡客層也增加了,這種客層結構不變的情況,給便利商店帶來不少衝擊。
Lawson便利商店於新近成立了針對高齡者來店消費的店鋪,有多項設施配合高齡者,如售價卡字體放大、提供老花和*圖*書眼鏡、設置休息區、適合銀髮族的食物品項增加等,還陸續啟用高齡者當店長,讓來店的高齡顧客有談話對象。
不光是便利商店,義大利麵店、健身房、柏青哥、溫泉等,都紛紛以「女性專屬」招攬女性生意,甚至連麥當勞(McDonald's)·也出現女性專屬樓層及女性專屬菜單。
其實,日本消費者購物習性的變化,早在前一兩年就逐漸發生。
高齡顧客成主力
目前日本便利商店顧客中,有六成是男性,這家所謂的女性便利商店,如何打造女性至上的購物環境,吸引更多女性上門?
女性及高齡顧客成瞄準目標,背後是日本家庭結構的改變。人口零成長、女性勢力興起、人口老化速度加快,與小家庭數量成長,主導著零售服務業近來的方向。
日本便利商店之所以要另闢蹊徑,在於過去便利商店可以說是年輕人的樂園,即使不買東西,每天也要去晃晃,但現在卻大量流失年輕顧客,便利商店開始失去了賴以生存的經濟來源。
送禮顧問以協助顧客挑選禮品為主要任務,必須與顧客討論收禮者的性別、年齡、和圖書價值觀念、生活習慣等,然後提議顧客何物最宜,知人知心是拿手功夫。目前日本已取得送禮顧問資格的有五千三百人,百貨公司協會的目標是兩年後增至一萬人。
經營連鎖餐廳多年的Skylark,發現來店享用簡餐的家族有減少的趨勢,而單獨一人、單一家長帶小孩來用餐的情況卻增加,因此重新思考經營的方向,進入中食市場。
行銷大師湯姆.彼得斯(Tom Peters)指出,「女性,具有頭號商機」,百分之八十五的消費購買決定取決於女性,在日本也不例外。日本家庭主婦握有家庭財政大權,職業婦女擁有金錢管理自主權,她們用起錢來,比日本男性更瀟灑、更自在。
「女性專屬」崛起
尤其高齡化時代來臨,更要抓住銀髮商機。
也因此,針對女性的日本零售服務業變身,在近年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例如在日本發行已超過一千六百五十萬張的Suica,是JR東日本非接觸式智慧卡乘車票證,也具有一般信用卡與電子錢包的功能,不光是當做地鐵車票,還可以在車站內的商店購物,日常生活可以完全不用現金。
hetubook.com.comHappily便利商店,是am/pm便利商店旗下的女性專門店,自二〇〇五年底開幕以來,為日本便利商店出奇招搶市場的最新範例。
百貨業者觀察,許多消費者來到百貨公司準備購買禮物送人,逛了一圈卻不知該買什麼,再加上禮品業務是百貨公司的主要收入,於是在西武、SOGO高島屋等開始設有送禮顧問人員,日本百貨公司協會也在二〇〇六年三月正式認定此一職務。
「歡迎光臨!」甜美的女聲揚起,粉紅色調的店面外觀,點綴著彩帶與鮮花,一踏進這家位於東京虎之門高級地區的Happily便利商店,馬上感受到與一般便利商店截然不同的情調。
價格不再是消費關鍵
就零售服務業而言,這股女性專屬的風氣,來自於對女性消費能力的看重,男女在消費習性上的不同,讓女性成為業者眼中脫離不景氣的「救世主」。
根據日本銀行統計,二〇〇五年春季起硬幣(包括五百、一百、十、五、一日圓)的使用量不再成長。硬幣被什麼取代了?消費者口袋裡放的是信用卡、借款卡(即現金卡)、預付卡及電子錢包。
他們的口號是https://www•hetubook•com.com「屬於女性,為了女性,藉由女性」(of, for and by women),商品結構大膽更新,只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商品與am/pm相同,不販售男人愛看的美女雜誌,其他均是專為女性設計的商品,如更多的餐點、進口甜食、化妝保養品、補品等,另外也配合當前流行的LOHAS觀念,特別注重新鮮蔬果的陳售。
在服務上,也以讓女性安心購物為出發。除了夜間之外,店員全部啟用女性;洗手間明亮寬敞,配置有全身鏡、換衣檯,以及更換絲|襪的腳凳;空氣中並灑上高雅香味的芳香劑,務必要讓女性逛起來輕鬆又有趣。
在大型量販店、購物中心取代一般小型商店,消費者想要一次購足、環境舒適、服務周到的情況下,體認女性消費力抬頭、高齡化社會來到、小家庭數量成長的大環境因素,調整產品服務內容,成為日本零售服務業再度吸引顧客上門的法寶。
高齡化趨勢也影響了日本百貨公司的環境設計,東京新宿的京王百貨(Keio),就以不易滑倒的材質取代大理石地板,舒適好坐的座椅取代高腳椅,各樓層設置多用途洗手間及飲水區,以求符合老年人的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