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法源血源:聖嚴法師大陸紀行1

作者:聖嚴法師
法源血源:聖嚴法師大陸紀行1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龍華寺

龍華寺

龍華寺也正在趕建賓館,準備迎接海外的遊客及僑胞。我在寺中過午,他們招待得十分慇懃。樓上的餐廳,生意鼎盛,好像不是海外遊客,便是地方各機構的幹部,以致明暘法師幾次離席,去跟那些「要緊」的食客,「逢廟燒香,見像拜佛」。由此看來,維持一個道場真是不容易。
可是洪楊之亂的太平天國,便是成立於咸豐元年。咸豐三年,已佔領了南京,至同治三年(一八六四),洪秀全自殺身死的十五年之間,蹂躪了十八個省,因其信奉上帝為天父,稱耶穌為天兄,仇視佛教,故太平軍所經之處,寺宇無不被毀,重建的龍華寺,自亦未能倖免。嗣後由觀竺禪師的弟子們,承師遺志,自光緒元年至二十一年間(一八七五和*圖*書——一八九五),先後再建了大雄寶殿、方丈室樓房、金剛殿、三聖殿、彌勒殿、伽藍殿、客堂、齋堂、觀音殿、地藏殿、祖師殿、五百羅漢堂等,完成了江南有數的大寺院之景觀。
自民國革命以後,軍隊多喜佔駐寺院,受到相當的汙損。民國二十三年,由住持性空禪師之努力,寺容為之一新。未久之間,中日戰爭爆發,又為炮火摧燬,再度化為殘垣斷壁。戰後勉強修復,僅堪使用,並於三十七年春,傳了一場三壇大戒。只以我當時尚未滿二十歲,不足受戒的合格年齡,否則我也幾乎成了龍華寺的戒子。
查考龍華寺的歷史,最早的傳說與靜安寺相同,說是三國時代吳大帝赤烏五年,康https://www•hetubook.com•com僧留錫此地,孫權為之造寺建塔,供佛舍利,賜名龍華。又有傳說,唐僖宗乾符二年(八七五),龍華寺塔燬於黃巢兵火。然有確實的史料可考者,則為《紹熙雲間志》及《至元嘉禾志》所載:「空相寺,張仁泰請錢忠懿王,始建舊稱龍華寺,治平元年(一〇六四)改金額。」錢忠懿王,是五代時的越王,初名錢弘俶,趙宋太平興國年間,獻其所管十三州,被封為鄧王,死後謚號忠懿。可見此寺初建於唐末五代。
中午參觀龍華寺,方抵山門,便聞大殿的鐘鼓齊鳴,我便對迎接我的寺主明暘法師要求:「請把我當作普通遊客,否則我就不進去了。」結果鐘鼓停止了,我也未登大殿https://m.hetubook.com.com禮佛。龍華寺前,八角形的七層寶塔,依然屹立於碧空之下,已經修復,並開放給遊客購票登塔,遠眺市景。寺內寺外,正準備一年一度的廟會,攤位棚架已搭好。
四月二十一日 星期四
上午九時半,由玉佛寺出發,訪問上海唯一的尼眾道場,榛苓街的慈修庵。住持是福建籍的觀性比丘尼,已近七十歲。庵中除了佛學院的二十多位尼青年,也住有七八位老年尼師,以經懺及香火維持門庭,顯得範圍狹小而特別擁擠。據說正在交涉收回隔鄰的沉香閣,如能成為事實,便可有較大的空間了。沉香閣,原是華嚴座主應慈老法師的道場,南亭長老在到臺灣之前,也曾駐錫該處。
依據《嘉靖https://m.hetubook.com.com上海縣志》,謂法雲普筠是龍華寺的開山之祖,經宋、元兩朝,至明之永樂年間予以重修,而將空相寺恢復為龍華寺的舊名;明世宗嘉靖三十一至三十五年間(一五五二——一五五六),曾遭倭寇侵攻,自此風雨交蝕,塔圯殿傾。至明神宗萬曆二年(一五七四),頒授「大興國萬壽慈華禪寺」額,並應住持僧達果之請,賜藏經七一八函五〇四八卷,董其昌(一五五五——一六三六年)為作「大興國萬壽慈華禪寺建藏經閣疏」。後經明神宗萬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及清世祖順治四年(一六四七)之重修,迄咸豐三年(一八五三),觀竺禪師全部重建,號稱該寺中興之祖。目前寺內庭院,仍有一叢當年栽植的牡丹,我們到訪之時,正值盛開季節,標名和圖書「百年牡丹」。
龍華寺最為仕人熟悉的是一幅「七層寶塔人天近,十里桃花色相空」的對聯。民國三十七、八年間,寶塔已因破舊危險而關閉,並且也有「龍華的桃花已搬了家」的歌詞流傳市井之間,但那時雖已無十里桃花的風光,仍有桃花可賞是真的。這次重遊龍華,塔雖可登,我已年老體衰無力攀臨,正值桃花季節,竟未見著桃花。殿堂規模如昔,全寺的聖像祖像,則悉數毀於「十年動亂」的紅衛兵之手,近年重新趕工塑造的,顯得粗俗而少靈秀之感。
該寺現住僧眾四十多人。我在此寺見到了好多位八十歲以上的老比丘,也找他們之中的一位談了幾句。在今日的大陸,若非指名作預先安排,想要臨時找人談話,是很難的,特別是老年人,都還是小心翼翼,不敢多言多事。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