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火宅清涼:聖嚴法師大陸紀行2

作者:聖嚴法師
火宅清涼:聖嚴法師大陸紀行2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一、建設法鼓山

一、建設法鼓山

佛教是從印度來的,大乘佛教的成長發展,中國是它的第二個母國。所以要建設現代佛教的道場,就不能不注意印度和中國古代佛教的建築藝術的精神所在。
和*圖*書自從民國七十八年三月底以來,我的所作所為,乃至心裡所念的,多半是把目標集中於法鼓山的建設。雖然那只是硬體的建築,但其空和-圖-書間的規劃和內部各種設施的配置及布局,卻跟整體的佛教精神、中國的文化背景,有血肉相連的關係。
印度佛教傳入中國,有陸海兩條路線:和-圖-書陸線是從西北的新疆、甘肅而進入長安;海路是從南方的錫蘭、印尼而傳入廣州。但是主要的輸入路線,是從印度西北循著「絲綢之路」而到中國的西北,例如甘和圖書肅的敦煌,就是東西商隊的交會點,所以直到今天,還能夠見到印度西域的佛教文化及早期中國佛教文化的遺跡。這也就是我們這次把考察的重點,設定在中國大陸的北方及西北https://m.hetubook.com•com方的主要原因。
我們站在現代人的立足點上,既要做歷史的回顧,也要有未來的前瞻。基於這個理念,我就想到要帶同跟建設法鼓山相關的人員,去中國大陸做一次古代佛教建築的巡禮。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