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火宅清涼:聖嚴法師大陸紀行2

作者:聖嚴法師
火宅清涼:聖嚴法師大陸紀行2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四、三次預備會議

四、三次預備會議

當時預定的團員之中超過六十歲的有二位,除我之外還有冉教授。因為冉教授決定在我們去西藏之時,他要另外安排旅遊行程,也有幾位信眾,勸我不必冒險進入西藏,因為雖然我沒有高血壓及心臟病,從平常的生活之中看我,還不如冉教授那樣生龍活虎似的健康硬朗,就這樣我們把去西藏的行程改變了。
㈦全團只有兩位女性,也請大家隨時協助。
為了組團去大陸考察,對人員的組成,曾經過相當長久的思考,因為這不是旅遊,也不是朝聖,而是為了法鼓山的建設。第一個考慮的是人數不能太多,否則行動不容易掌握,意見也容易分歧。第二個考慮的是考察對象及區域既不能太廣,也不能太窄;太廣的話,只能看到一些皮毛,太窄的話,又無法理解到中國古代佛教建築的全貌。從時代上來說,必須經過魏、晉、南北朝,直到宋、明為止的代表作;從地區上來說,必須勘察訪問華北及西北的重要佛教古建築。
㈩初次去大陸訪問的人員,一和-圖-書定要有心理的準備,大陸的生活條件、思想背景、意識形態、價值觀念等,都跟台灣和其它地區不同,不要隨便批評談論,特別是敏感的政治問題。我們對外的發言,除我之外,均由領隊伍博士代表。
   王崇忠工程師——俊泉公司負責人
團員:鄭燕和建築師——台灣中壢小人國遊樂園區及新竹小叮噹科學遊樂園區設計人;鄭燕和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人
第三次會議是在出發前兩天(八十一年四月八日)召開,那是行前的最後一次集會,除了聽取領隊伍宗文博士報告旅行的注意事項,及各人攜帶的必需物品和證件之外,我也特別提出了如下的十點建議,請大家討論參考:
㈡在行程中,適當地利用晚餐後的時間,集合在我的房間,階段性地提出各人的心得報告,以供大家互相討論參考。
顧問:冉雲華教授——中華佛學研究所研究員;加拿大Mc Master大學名譽教授和-圖-書
㈢在搭乘交通工具及投宿旅館時,不要爭先恐後地計較位置好壞、房間大小、設備優劣等。
名稱:法鼓山中華佛學研究所建設考察團
㈤全團只有我和果暉比丘兩人是出家的法師,請大家在行動之時,要禮讓以表示對三寶的恭敬。

㈧在任何地方的布施供養或團體的支出,全由管財務的人員統籌負責。
   施建昌工程師——法鼓山遷建工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嘉南關係企業總經理
㈠在行程中,不要忘了我們的目的是為了建設法鼓山,去考察佛教古代建築及藝術,不要為了個人的特殊興趣而有脫隊行動。
   廖雲蓮主任——法鼓山中華佛學研究所財務主任
我們最初的行程計劃是:北京、太原、五台山、蘭州、敦煌、成都、拉薩。在第二次預備會議https://www.hetubook•com•com中,把成都、拉薩取消而增加大同、天水兩處。當我們到達北京之後,才確定了最後的行程計劃。接待單位大致上尊重我們所作的決定,所不同的,我們希望在蘭州去訪問炳靈寺石窟,結果由於黃河水位太低,無法坐船前往,只有改為前往甘肅的喇嘛廟拉卜楞寺。
   梅繼恆建築師——台灣省都市研究學會設計部主任
以上十點,雖然我是以建議方式向大家提出,請大家討論,全團人員畢竟都是有心擁護三寶的善信人士,所以無異議地一致鼓掌通過。
首先我們確定了考察團的人數及人員,限定在十二、三個人之內,以農禪寺、法鼓山、建築師、顧問群的代表組成。希望以年紀較輕、體力較好,並且已支援法鼓山,未來也可能對於法鼓山有比較長遠的影響或貢獻的人員,作為邀請的對象。
領隊:伍宗文博士——曾任中國文化大學觀光研究所教授;復統工程顧問公司董事長和圖書
㈣我們雖不是朝聖,卻是參觀佛教的建築,到了每一個佛教聖地,不論有僧無僧,我們對於佛教的經像法物,都應該保持肅穆恭敬的儀態。在我對經像法物致敬禮拜之時,大家至少也應肅立在我身後或我的兩側,合掌致敬。
秘書:果暉法師——農禪寺都監
   許志平建築師——柏森建築事務所協理兼設計組長
根據這樣的原則,被邀請的人員,到成行之時,雖然有一兩位出入,大體上並沒有變更,現在把本團人員的名單列示如下:
㈨團員之中有任何事跟大陸任何方面要求協助或改進,都通過領隊伍宗文博士出面交涉、接洽。
   陳清香教授——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教授

團長:聖嚴法師——中華佛學研究所董事長兼所長
副團長:陳柏森建築師——中央圖書館及高雄美術館設計人;柏森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hetubook.com.com
㈥全團只有我和冉教授是老人,請年紀較輕的每位團員,隨時照顧協助。
會中建議在全部行程中,全團一律素食,否則在同一桌上用餐,葷素並陳,吃素的人少,吃葷的人多,不僅對素食者形成不便,也會使所到之處的餐飲部門感到不便,以致對於素食的烹調覺得討厭,上菜時難免會發生有一樣沒一樣的情況。在大陸,對於出家法師本來就普遍地不恭敬,而我們的團員應該避免讓人有對於出家法師表現不敬的機會。
我們在行前一共開了三次會議。八十年十月上旬,召開第一次預備會議,確定初步的行程和日程,準備以二十天的時間,包括西藏在內,走訪七個地方。八十一年三月五日,召集第二次會議之時,因為得到了有關於西藏高原的旅行資料,知道那兒的氧氣稀薄,普通人初到之時,呼吸會感到相當困難及容易疲倦,如果有高血壓及心臟病跡象的人,最好考慮不去,否則會為個人及團體帶來麻煩。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