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寶藏院的鐵眼藏
我們參觀的寶藏院,是兩層樓的木造建築,像寺院,也像庫房,又像工作坊,到處堆滿了一架一架的木刻經板,據說共有六萬錢。一塊經板等於一張紙的八開大小,那就是一張活頁紙的兩面。目前他們的住持是八十三歲的奧田行朗,已是第五十八代,我們沒有看見。只有一位擔任執事的老人https://www.hetubook.com.com,為我們介紹寶藏院的歷史,以及鐵眼版《大藏經》的雕刻經過、保存現況。鐵眼的時代,跟中國明末的紫柏大師(一五四三~一六〇三)相去不遠,紫柏倡印方冊本的《磧砂藏》,鐵眼創印活頁本的《大藏經》,都是為了使得佛法普及m.hetubook.com.com和便利流通。雖然一位在中國,一位在日本,他們的用心卻是相同。
上午的時間實在太短,可是還有一個地方必須去參觀,就是在附近的一座「寶藏院」,那是隱元禪師的弟子鐵眼道光(一六二七~一六八二)駐錫之地。他於一六八一年在這裡完成了全部共有六千七百和圖書七十一卷的《大藏經》的刊行,這在日本佛教的藏經史上是一大盛事。他原來是淨土宗的僧侶,後來親近隱元,再追隨隱元的弟子木庵性玨。經過六年的時間,完成這麼大一部藏經的刊刻,決不是一樁簡單的事。在這以前,日本另有一部天版的《大藏經》,而《鐵眼藏》卻有普及性的作用。而鐵眼禪師另一
https://www.hetubook.com.com
件值得稱頌的事是,一六八二年日本畿內地方發生大饑荒,他領導救濟運動,做了施粥、給錢的善事,恩澤一萬餘人。本來那些錢是要用來刻經的,結果用去救災,而後來經也刻了,災也救了。做為一個出家人,能夠關心佛法的普及與饑荒的救濟,而有這樣大的成就,所以被人稱為「救世大士」。這座寶藏和*圖*書院的負責人,為了使得前往參觀的遊客,有既入寶山不得空手而回的滿足感,除了備有簡單的說明資料,還在樓下請有專人現場操作,用黃色的綿紙,即時為遊客印刷木板的活頁經文。我們離開之時也各人得到一張,那只能當做紀念,不能拿來研究或讀誦。因為僅是某一部經的一塊板所印出的一頁,滿足一般遊客的新鮮感,已經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