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關懷
讓世界更好,靠的不再是少數領袖的天縱英明,而是廣大百姓的慈悲之心。
人生的選擇,沒有標準答案。小額的善心,也許最不平凡。
The Long Goodbye
因為「The Long Goodbye」這三個字,我成為失智老人的志工。
痛苦吧?「漫長的再見」更痛苦。分手後,還會遇到新的戀人。漫長的再見後,就回不來了。
1994年,雷根卸下總統職務5年後,用一封親筆信跟大眾宣佈他得「阿茲海默症」。信中他說:「我將要開始自己的落日之旅,但我知道對美國來說,前方永遠是璀璨的黎明。」
我開始注意失智老人,是因為三個英文字:
我跟他們說話,但不知他們聽到了沒有。但不管如何,我還是說了:
(如果您也關心失智老人,可以和「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www.cfad.org.tw 聯絡。)
Let Live
https://m.hetubook.com.com如果難以想像「漫長的再見」,可以想像「漫長的分手」。分手後,還會遇到新的戀人。漫長的再見後,就回不來了。
有時候,讓別人活,比自己活更難。
雷根的例子
對 Patti Davis 來說,雷根生病的那10年,「再見」,變成漫長的進行式。「失去」,變成生活的主食。
聯合國愛滋病防治計畫2003年的口號是:「Live and Let Live」。
台灣報紙的社會版,常會看到情侶分手後的毀容或情殺新聞。殺了對方他更不可能跟https://www.hetubook•com•com你在一起,為什麼要這麼做?因為他不能「Let Live」。
「爸爸曾經強壯厚實的手掌,彷彿隨著生病而變小變軟。」
2004年6月,美國前總統雷根逝世。11月,他的女兒 Patti Davis 出版《The Long Goodbye》,紀錄雷根和「阿茲海默症」(失智症的一種)奮戰的過程。
如果我們難以想像「漫長的再見」的感覺,可以想像「漫長的分手」。
簡單的四個字,把人生的道理都說清楚了。上帝給你生命,你要好好活著。但不要為了自己快活,損害了別人活的權利。你好活的同時,也要讓別人好活。
我參加公益活動,一直以小孩https://www.hetubook.com.com和老人為焦點。因為他們是弱勢族群,而過去我曾經是,未來也一定會成為他們的一員。
這兩年,我特別關心老人福利。我媽媽年紀大了,我自己步入中年,而每隔一段時間,就收到同學的白帖。這些因素都讓我體會到歲月的重擔,黑夜,變得孤單。白天,愈來愈短。
「每次日光節約時間開始,家裡的時鐘都要調快一小時。媽媽第一個調的,是爸爸的手錶。因為他坐在那裡,常常低頭看錶。我不知道為什麼,也許失去一小時,對他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The Long Goodbye」。
我沒有看過雷根,但看過台灣的失智長者。
美麗的名,悲傷的病
「爸爸大部分時間都m.hetubook.com.com活在當下。這是我從失智症上學到最重要的一刻:過去和未來都是不保險的。我突然領悟:爸爸的病反而幫了他。他其實過著我們所有的人最該過的一種生活,那就是活在這一秒鐘。」
我知道有一天,我可能成為這個疾病的患者,必須痛苦地跟我的子女告別。然後看著手錶,感覺視力慢慢失焦。
「我還會再來,Don't say goodbye!」
「阿茲海默症」俗稱「The Long Goodbye」。意思是說患者的意識常會進入另一個世界,完全不知道旁邊的家人是誰,但幾分鐘後又會回來,繼續吃飯聊天。這種狀態,可能持續好幾年,直到最後,患者完全告別。
書中她寫道:
好美的名,好悲傷的病。
當然,台灣有更多人,https://www.hetubook.com.com幫助別人好活,在幫助的過程中自己快活。那些參與公益活動的人,都是這樣「倆相好」。
我媽媽年紀大了,我自己步入中年,而每隔一段時間,就收到同學的白帖。這些因素都讓我體會到歲月的重擔,黑夜,變得孤單。白天,愈來愈短。
外表上,他們跟你我的父母一樣。但他們坐在我面前,眼神卻在遙遠的太平洋。我知道他們的心也像太平洋般波浪洶湧,只是短視的我們,永遠不會看見。
2007年4月16日,維吉尼亞科技大學發生美國有史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校園槍擊事件,韓裔兇手趙承熙殺死32名師生後自殺。為什麼要殺無辜的人?因為他不能「Let Live」。
經過10年的掙扎,雷根的落日慢慢變成黑夜。2004年,他的旅程因肺炎而走到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