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修訂版出書前
現經名人出版社情商合作,內容酌加修改,重新排版,以嶄新的面目再度貢獻於讀者之前,做為六十六年春之見面禮。
第三次是張英導演的臺語黑白片,用「賭國仇城」原名,也是最忠於原著的一次攝製,因之到處轟動,出品人撈了一大票。
李費蒙
民國六十六年,春節
民國六十六年,春節
https://www•hetubook.com.com
此外,還有臺語話劇團曾在臺省各地巡迴演出,也有臺語的「猜謎」劇「偷機取巧」在電視上演出過,因在事前未曾徵求過著者的同意,所以恕不列入紀錄。今年春,香港佳藝電視公司已洽得「賭國仇城」連續劇之製作權,並請hetubook.com.com筆者親自分場,分為三十集,在每晚的「黃金檔」作最完整之演出。筆者頗有信心,該劇在香港也必會轟動一番。
「賭國仇城」已拍過三次電影。
第一次是黑白片時代,由王元龍張仲文主演,因「地域關係」,易名「賭城風雲」,同時,場面省略得過於簡陋,成績平平。
國內的電視製作人也https://m.hetubook.com.com曾有多次計劃把「賭國仇城」搬上螢光幕。但因為技術上的困難而作罷論。
賭國仇城一書是民國四十二年春開始在大華晚報副刊連載,歷時一年有餘。書末寫到一半,已有讀者紛紛催促要求發行單行本。因之,「賭國仇城」一書差不多都是分上下兩集發行的。
第二次是寬銀幕綜藝體,由王引自導自演,主要演https://m.hetubook.com•com員有劉維斌,莫愁等,劇名改得太壞,叫做「新婚大血案」,所以成績不佳。
在拍電影的同時,張英導演還弄了一台以「賭國仇城」為名的話劇,黃宗迅飾劇中人仇奕森,崔冰飾章寡婦,李溯飾趙老大……由於演員搭配整齊,佳評如湧,也給張導演帶去了一筆財富。
記得民國四十二年冬首版發行萬冊。不到一個月就已經再版五千冊,等到下集出版https://m•hetubook•com•com時又補書三千餘冊,此後每隔一兩年之間都有再版,包括海內外不法書商之盜印,廿餘年下來,估計該書之發行至少是百萬冊以上。
又記得該書在晚報連載至最後一章之時,許多感情激動的讀者去函報社或是打電話給報社的社長及副刊主編者,要求免除書中主角「仇奕森」一死。為書中人求情雖然可笑,但由此可見,是讀者和書中人發生了感情,而給著者增加了許多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