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輯 蟬白
寂寞的門神關帝
最後兩個櫥子是清初清真教的一年行事和符咒木刻,缺乏說明,我完全看不懂。
年畫的內容性質,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僻邪賜福的神像,一類是新年吉慶故事戲文。今次的展品卻以前者為最多。
這次展會是由日本體育新聞社及新關西新聞社主催,但宣傳並不用力,因為我只在「京都新聞」的展覽消息欄看過一小則報導,和一家古老店門外看到一張簡單標貼外,沒有注意還有甚麼地方提及。因此,對於它的展品内容也一無所知,而要用看中國出土文物展的同等票價去看,(五塊錢港幣。出土文物展一般入場券是八元,但學生預售券也只不過五元而已。)心裏未免有點「冒險」的感覺。
本來已經幽冷的天守閣内,高大的玻璃櫥子裏透出柔柔的燈光,由於沒有幾個人,就更顯得空洞寂寞了。在進門處掛着一個簡單的說明,看了就使我安心而又興奮,因為第一:展品都是由京都大學文學部內的「内田文庫」所藏,表示該不是不三不四的充數東西。第二:展品是以清m.hetubook•com•com初南方年畫中心——蘇州桃花塢畫舖印行的年畫為主。蘇州桃花塢年畫,就是著名的「姑蘇版」,與北方天津的「楊柳青」,同是我國年畫雙璧。根據李平凡的「日本浮世繪木刻概說」一文說,這種「姑蘇版」年畫經貿易關係流入日本長崎,又轉到江戶,成了日本的「浮繪」範本。日本人民也視作珍品,把它裱裝起來,故現存日本的明末清初蘇州版年畫很多,而在我國,卻因太平天國時的一場大火,便蕩然無存。(但據阿英的「中國年畫史略」說,已陸續發現了一百零五種。)在記憶中,也好像只看過楊柳青年畫,想不到,在異國,竟然看到來自祖國古老民間的心血,靜靜躺在幽冷的玻璃櫥子裏,發出又親切但卻又陌生的光輝。
兩個多鐘頭過去,雖然沒看到「姑蘇版」全盛時期的故事文類和風景花果類的木刻作品,但能看到些從沒看過的純真民俗畫,已經十分滿足。只可惜,沒帶閃光燈,無法把那些展品一一拍攝下來。而https://m.hetubook•com•com那冷寂的展覽場,連一向展會必具的場刊、說明書、展品複製品都沒有。(在日本,較大型的展覽會,必有出售場刊、說明書、展會海報、展品明信片的攤檔,參觀的人也必大量購買。)出得門來,看見一張印了五彩門神的宣傳海報,貼在牆上,實在太想把它帶回中國人的社會裡。於是跑到管理處,向管理人說我想買下那海報,但管理人說不賣的。大概我失望的表情和難得有個中國人去參觀,使他終於把壁上的海報除下來,包好送了給我。
在第五個櫥子中,放了七幅「天地間諸神佛」立軸,其中六幅是套版彩色,一幅是十分精緻的白描,同一圖中,由上天的如來、釋迦、直至地府十殿,百多個神佛,每個都各具個性和面貌,其間也着實透露了民間心中的超然世界模樣。
在另兩個櫥子裏,擺着十多幅我從沒見過的「添丁圖」,從它們的精巧、粗疏,可以知道製作者的技術相差得很大,但內容卻完全一樣:圖中央,一個將軍正以箭射和_圖_書殺天上一隻飛狗,他身旁一個武裝小孩拿了戟刺殺地下一隻老虎,又有四個胖娃娃分別拿着「打出天狗去,引進子孫來」的條幅。相信這裡面正是一個南方民間流行的迷信傳說。
潮濕翳熱的京都八月,為了保護古物,照例大大小小的博物館或展覽場,都會在半休館或休止的狀態。今年卻例外的熱鬧,因為中國出土文物展,到了京都舉行,四方八面的人,都湧到京都來看,做成一股熱潮。但,在這裡,我願意向你們敘述一個遠離京都市中心、不大為人注意、冷冷清清開在伏見桃山城快三個月的「中國近代民俗版畫展」。
彩色套版印成的十多幅財神夫妻和關帝圖佔了偌大的兩個玻璃櫥子。同一幅畫中,上面是威武的關帝,下面兩旁卻分列了圓臉而厚福的財神夫妻,有些財神夫妻居然穿着清裝,算我孤陋,就從沒見過這類形式的年畫。五彩斑爛卻缺少濃淡深淺暈渲的門神,面目猙獰的鍾馗圖、胖娃娃構成的「官上加官」、「日進斗金」、「大富大貴」、「和合二仙」、「慶賀萬年」hetubook.com•com,倒充滿熟悉濃厚的鄉土氣息。
一九七三.十.五
現在展覽會完了,相信那些原屬熱鬧中國民間的門神、財神、關帝……已經由冷寂的桃山城天守閣,搬回冷寂的文庫裏,遠遠的離開中國民間,永遠冷寂。
雖然,伏見桃山城是豐臣秀吉晚年創建及所居的地方,又稱是洛南史跡,但實際上,它目前的建築,是九年前才重建起來的,比起京都奈良的許多幾百年古蹟,實在算不了甚麼。日本人也只當它是遊樂場般去逛,如果不是今次在天守閣的展覽內容吸引我,也絕不會坐了電動火車,下了車又要走差不多二十分鐘上山的路去訪它。
一口氣看了十多橛子都是諸神佛和吉慶的畫,突然看見兩幅藍底樓白的仕女條幅,不禁有眼前一亮的感覺。那單色印刷、線條精緻、大力刻劃背景,人物成為點綴的畫面,分明就是受了歐洲銅版畫「線法畫」影響而成的木刻作品。一幅是「婦人追蝶圖」,一幅是「讀書」。但過於簡單的說明使我不hetubook•com•com滿意,因為「說明」上寫「讀書」的一幅,畫的題款分明是「我就是個多愁多病的身,你就是個傾城傾國的貌」,圖中也分明畫了黛玉寶玉偷讀西廂的場面。這和明明是揮春,「說明」咭上卻寫成「春聯」一般的錯誤。
再拐一個彎,三個大樹子都是純樸人民在新年時的願望,充滿了天真和歡樂。幾乎禿着頭,只留着丫角式小辮,眉目清秀的小孩子構成的「五路進財」、「五福臨門」、「日進斗金」、「麒麟送子」、「金文登榜」,就和常見的楊柳青年畫很相似。
一個大櫥子中,擺了兩套,每套十多幅的諸神仙圖,包括了一切跟人民日常生活有關的「主宰」:「南海觀音」、「天地三界」、「眼光娘娘」、「關帝」、「財神」、「太上老君 」、「門神」、「天后」、「護國廣彗王」、「南極本命」、「 三太老爺」、「東廚司命」、「張仙老爺」、「火德真君」、「靈應藥王」、「魯班祖師」、「天地龍車」、「 灶君夫婦」……清朝初年的「三太老爺」是誰?「眼光娘娘」幹甚麼的?那實在,太陌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