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路上談

作者:小思
路上談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四輯 七好文集 如此有鄰

第四輯 七好文集

如此有鄰

在平安神宮(許多由香港去的旅行團,只要路經京都,這座赤紅耀目的神宮必在遊覽節目內)紅木大鳥居的右邊拐一個彎,楊柳堤旁就會看見一座四層高半西半中的建築物。雖然遠在一九二六年建成,但仍然很新,也很觸目,因為料理得周到;因為中國式的八角亭子、屋瓦都跟一切日本式建築物有很和圖書大分別。可是,別小看了那些瓦,有來頭哩!是北京城乾隆二年製的黃釉龍紋瓦。門前一對石獅子,倒一時大意沒留心是不是也從中國甚麽府甚麽署「蒐集」得來。
進得門來,先換上館備的拖鞋,在留名簿上寫下自己姓名身份和地址,便可以自由參觀了,但千萬小心,別踢着隨便和圖書放在牆角的一對宋代石刻狻猊,或一大塊漢磚。樓下大展室裡,展品多沒加上玻璃櫃,所以有人可以東摸摸從雲崗石窟砍下來的佛;西碰碰由洛陽白馬寺千佛塔挖下來的塔磚。這室都放體積較大的東西,最小的要算是三十二塊秦漢凡當。其他石佛像有大的小的,唐的宋的,這裡不想抄名單了。和-圖-書不過,連梁武帝時的石井欄,唐壁置整一幅,也蒐集搬到京都,那就實在不簡單。中國有這麼一個「隣」也不簡單。
一九七四・十一.一
秋風一起,在日本京都就湧起一陣文化高潮。夏季休館的博物院、展覽館重開了;本來不公開的寺和圖書院藏寶館,也由於要把藏品拿出來風乾,趁機會展出,在入場券方面好收一筆。去年入秋,我便有一星期連訪十三個寺院藏寶庫的紀錄。在日本,看博物院、看甚麼藏寶館,入場券絕不便宜,大門一開,少半塊錢也休想進去。但,在京都,卻有一間十分例外,竟是「無料」——免費參觀的。這所博物院叫「有hetubook.com.com隣館」,座落在平安神宮、美術館、京都會館的附近。是一所私人博物館,除了每年一月、八月休館外,每個月的第一、第三個星期天十二時到三時開放。為什麽叫「有隣」?據說所藏美術工藝品有百份之九十八是屬於中國的,由一個有錢人經前後四十年的努力「蒐集」得來,中國跟日本是「善隣」,所以嘛就是「有隣」。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