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文 京都居,樂無窮
曾有個東京的著名學者半開玩笑的迎面衝我罵道:
我懷著感嘆,坐在廣田家後堂的客廳,一邊享用著不斷端上來的美食,一邊聽著經過新町通南下的山車和鉾車的樂聲,不時和主人談論起京都的種種。老實說,廣田先生和我的政治立場並不相同,但是對於京都的遠景,我們倒是有很多意見相投之處。我和他相談甚歡,便暢快的享用餐點,一面細細體會與「同憂天下之士」(以前是單指男性,但現在應該也將女性納入才是)交換意見的快樂。
至少在我狹窄的交際範圍内,大家是衷心的擔憂著京都的未來。我眼前浮現出日日夜夜為各種戰役到處奔走的人群的身影,於是我不動聲色答道:
不巧的是,今年的祇園祭下大雨,雨下得幾乎令人傷感起來。梅雨季結束時都還不見雨水,長刀鉾出動的時候大雨卻傾盆而下,而且雨勢隨著時間越見猛烈,幾乎到了慘不忍睹的地步。御池通的觀眾席上空無一人,眼看就要慘澹收場,但是山鉾巡行仍然照常舉行,看得我十分感動。有時不禁擔心,鉾會不會從台車屋頂滑落下來,還好,巡行平安結束。只是各山鉾町雖然都盡可能的罩上塑膠布,但是淋濕了的「胴掛」和「見送」,收拾起來肯定得大費周章。另外,在一旁隨時幫忙把助手淋濕的衣褲整理好的婦女們,想來必定十分辛苦。簡言之,這是一場濕漉漉的祇園祭。不過從結果來說,雨中巡行則在在展示了祇園祭的實力。事實上,我們這些觀賞者也都亢奮到最高點。大雨滂沱中,山車上的稚兒、樂手、拖車手,還有在山車「辻迴」(大轉彎)時一起加油吶喊的人們,大家一起完美的達成了各自的使命,真是太了不起了。https://www.hetubook.com.comm.hetubook.com.com
今年的祇園祭,就在這樣深深的京都懷思中度過了。
澤田先生再次為我畫出與《千年繁華》同樣,或可說超出前者的美麗畫作。我尊敬並感謝那些以堅定視線觀賞畫中京都的讀者,以及隨後在書中出現的多位人物,與他們的邂逅真是太美妙了。就因為這種種,我相信我的京都是永遠不滅的。
這就是京都。即使進入近現代時期,仍經歷多次戰爭,一路打拚、奮鬥過來的城市和人民。但是這樣的京都今日處在什麼樣的歷史性局面呢?據說現在的劇變是自從應仁之亂全町燒成灰燼,只聞雲雀叫聲以來最激烈的一次,但仍有人敢於迎面接受。https://m.hetubook.com.com
我的前一本作品《千年繁華》出人意料的頗受歡迎。這在原畫展的會場上充分表現出來。參觀者十分踴躍,當然其中不少是朋友前來捧場,但是更多京都的鄉親,把並不寬闊的「丸善」會場擠得爆滿。其中大都是中老年人士。由於是原畫展,澤田先生上了色的多幅美麗圖畫吸引了眾人的目光。看到觀賞者沉穩的視線凝神看畫的神情,真的令我大為感動。
平成四年(一九九二年)的祇園祭一如往年,我在巡行日的中午,前往我前一本https://m.hetubook•com.com著作《千年繁華》中曾出現的廣田長三郎先生家探訪。只不過,今年我將它視為一件特別的大事。廣田家位於新町三条上,那一町原本是有「山」的,但因為歷史的緣由,後來區劃到鄰町去,現在變成沒有「山」了,但祇園祭期間,仍要按照山鉾町的規則來生活。由於山鉾車回到各町時大半都會經過新町通南下,也就是說,會經過廣田家門前。去年我就想去拜訪他們了。但是他們府上發生不幸的事,猜想他們不適合節慶的氣氛,所以我就迴避了。今年我與諸多舊好忝著臉上門打擾,一切如舊,我們受到熱鬧的節慶式歡迎。
這次我所寫的,雖為《千年繁華》的續篇,但是内容稍有不同。它是將我的過去、對剛過世的父親的思念,以及現在京都與我的關係為主軸整理而成。雖然書中也談到京都的光明與黑暗,但是我並不是為京都即將沒落而撰寫墓誌銘,再怎麼說,我都要寫出在京都「生於斯、長於斯」的期望。直到今天,京都還是腳踏實地,不斷的在奮鬥著。因此我們居住在此地的人,又和圖書怎麼能先喊輸呢?
聽了我的意見,有人會說:「沒想到老師您是那麼保守的人。」
一九九二年八月十二日
壽岳章子
於向日庵
壽岳章子
於向日庵
「並不是沒有人在做事,他們都盡了最大的努力!」
壽岳章子
那是純樸的、滲出血的戰役。
不管是保守還是進步,我只相信讓京都發出吱軋聲不斷扭曲的走向,不僅對京都人,就算對全人類都是相當不幸的事。我大膽的說,這種極端的保守,才是超進步的想法。
此外,我還接到許多讀者的來函。其中共同的特色是,大家都或多或少的談起自己的過去。澤田先生的畫和我的文章,似乎喚起了許多人遙遠的過去。聽了每個人各自所謂「我與京都」的故事,我陷入深深的沉思。看來是我天南地北的閒談,誘發了那些人的某種心情吧!而且,他們每個人都有一段沉澱在心底的生活歷史呢!
「京都的人都在搞什麼!蓋那種摩天大樓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