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千年繁華二:喜樂京都

作者:壽岳章子
千年繁華二:喜樂京都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祗園祭 危險和希望相抗衡的祇園祭

祗園祭

危險和希望相抗衡的祇園祭

這蕭瑟的未來樣貌,不只是那位大叔,在所有山鉾町或多或少都可以感受得到。若是今後任由京都市容遭到肆意破壞,那麼必然會招致祇園祭的破滅。我惴惴難安的一路走著,不知不覺背脊升起了一股寒意。
說這種話的人其實是看不清楚祇園祭的本質。祗園祭的參加者是實際進行祭典活動的人,換句話說,那些人就相當於扛神轎的人。觀賞者本來就是未經他人允許自己跑去看的。說來祇園祭自古早以來,就不是一項以表演為目的的活動。這祭典是市井百姓從自己的生活中所衍生出來的,而我們只是趁便間接觀賞這場演出罷了。我想他們是不可能單純為了在大眾面前表演,而願意容許這麼偉大的浪費。只有在這祭典中,大家會保留固定形式,完全依據舊有的慣例進行。但似乎山車上的山,每年都會花費心思變化一些新的式樣。www.hetubook.com.com花樣之多甚至到了令人詫異的地步。但不管投下多少巨資,需要多大的勞力,一種不得不然的内在使命感,才是祇園祭的原點所在。而它,乃根植於生命的喜悅。
「真難為你了,請再多加把勁兒努力一下吧!」
提到祇園祭,大概很多人會聯想起扛著神轎「嘿呀嘿呀」巡行的場面。可能有人會說:「祇園祭那玩意兒真是無聊透了,我們只能待在旁邊看,又不能一起扛神輿,一點都不好玩。」
難得節慶的氣氛正熱鬧著,他卻對前來選購扇子或粽子的人,炮火全開的盡說些掃興的話。
一個單純的觀光客,又怎麼能察覺祇園祭背後的苦處和煩惱呢?這些人都正走在一條危橋上。宵山的 時候,我曾經在鉾町中個別開設銷售山車或鉾車相關商品的地方,遇見一個男人,說起和*圖*書話來尖酸得很。那副模樣明白寫著他是個自暴自棄的人。
他說:「這種差事做了又有什麼好處呢?對町内只是有害無益,以後還不知道會怎麼樣啊!」
我想說點安慰的話,但話一說出口連自己都覺得空泛,只好早早閃邊站去。那位大叔顯得無動於衷,想來這種檯面話似乎並不適用於每個人吧!也可以說,他已經是不抱希望,只是禮貌性的應酬客人罷了。那個人的眼中預見的是什麼樣的未來?我想恐怕是祇園祭照這樣一成不變的辦下去之後,十之八九即將敗落的結果吧!也就是「就快不行了啦」的意思吧!
我用了不少篇幅來談祇園祭。單就祇園祭的種種,市面上已經有很多學術書或導覽書提過,所以我寫到這裏也就不再贅述。但是每當我提起對京都的回憶,就必須從祇園祭談起,這是有一點典故的。
我們真能這麼放和*圖*書任不理嗎?有些町已經開始在努力了。像是南觀音山,前面提過的那位京都市長候選人,就因為在町公所任職,雖然衰敗的陰影一直在他眼前揮之不去,卻仍然幹勁十足。他們町裏的人共同營造出一個十分有趣的町,就算以後可能沒有祗園祭,那區域的規畫也會讓人想去散散步。他們對保護町區的存續,全都有著強烈的意識,盡全力去抵抗町區的崩壞。而這種保護意識旺盛的地方,對「山車」的維護也有一些新的看法。像是對於一如其他日本祭典,一切以男性為本位、男性優先,女性只能擔任幕後工作的祇園祭,他們也大聲呼籲唯有以更民主的方式,才能將祇園祭維持下去。女性應該有更多機會站在幕前,像是女人上到山鉾車上便會玷污山車、發生不祥的事等看法都應該拋棄。連樂手都應該讓女性加入,只有這樣,這個祭典的存續https://www.hetubook.com.com才會有新的展望。這些公開的倡議,我們也樂見其成。
在巡行途經的街道上,經常可以看到令人心中一揪的驚駭光景。許多應該是美麗商家毗連而立的地方,全都空空蕩蕩的不見了。這些地方還分為三種。 一是改建成大廈。一是用籬笆或鋼板圍起來的空地;在形態上那便是所謂的管理地,土地前面立的招牌上寫著已屬於某某企業的名下。最後一種則是立體停車場;毫無情趣的詭異建築,宛如裸|露在外的城市骨架。我真不懂這種東西為什麼會蓋在市街的正中心呢?那個溫暖的、溫柔的、快樂的市民營生,到底到哪裏去了呢?我越想只有越悲哀而已。
說起來,祇園祭只是限於四条區內的一項區域性祭典,在京都還是有很多人跟這活動毫無關係。可是,為了看祇園祭而在京都市區繞過好幾回的我,每當聽到有關當地人如何再三努力的維護這項和_圖_書傳統時,就會覺得,呈現諸多現代問題的祇園祭本身,就是與京都逐漸蒙上的陰影相抗衡的市民上場表演的舞台。
為了這個緣由,我在本書的開頭一章寫下了祗園祭的種種。祇園祭隱含了京都所面臨的種種問題。它是京都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標的。而在這個時間點的祇園祭,京都危殆的局面與盡力對抗的希望,兩者還在拉鋸,未曾休止。
祇園祭確實是一場偉大的盛宴,規模之大在日本是屈指可數的。時間之長、人數之多、相關文化財產所呈現之精緻完美,每一物件都光芒閃耀,如同是個流動的美術館一般。
京都已經變成這個樣子了,祇園祭在這樣的市街還能存活下去嗎?事實上,我聽說擁有山車或鉾車的町,到了夜裏有些區域也成了無人巷。而大廈的出現,也使得支持祭典的那些居民逐漸消失。據聞有好幾個鉾町已經有過阻止大廈興建的經驗,或者現在正在抗爭中。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