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教小記
馮老師和一方自用印
最近,在大會堂展覽廳裡,又看到馮老師那方印,鮮明的四個字,刻在渾厚石上,正標誌着一個名家的習藝精神。
他有一方自用印,就是刻着「學無止境」四個字。這四個字,也正是他身體力行的守則。在這個急功近利的時代,難怪他常提醒學生:不能妄求速成。
一九八零年五月九日https://www•hetubook•com.com
他凝神執筆的姿態很莊嚴,但看筆在紙上動的時候,又覺得他很悠然從容。本來,悠然和莊嚴,不容易配在一起,馮老師寫字的神態,就兩樣都配得很協調。
他有一隻眼睛和圖書動過手術,醫生常勸他別要另一隻眼睛過勞;學生也常常擔心,但他卻顯得泰然,總說:「眼睛不壞下去就很好。……不寫字不成,已經是生活、生命的一部分了。寫字就能心平氣和,樂以忘憂。沒辦法,不寫字,心不暢快。你們呀!也好好學寫字。……」真的,寫字已經成了他生和_圖_書命的一部分,每天非寫不可,他說是「浸了下去」。至於心平氣和,這就跟修養很有關係,也跟刻印的工夫相契合。曾見他刻印的邊款這樣寫:「息心靜氣,乃得渾厚。」「排除怪異,收拾鋒芒,潛心靜氣以求平澹,人生至理,豈獨治印為然。」這種道理,相信不學書不學篆刻的人, 也該用得着吧!和_圖_書
上他家聊天,其實多是我們聽他說「故事」,那可精彩極了。他說學摹印經過,說中國毛筆製法、說中國紙日本紙比較、說硯、說墨、說石……有時不單說,更會把實物拿出來給我們開眼界。這樣學習,真是其樂無窮。
他每天晚上都寫字,寫了一大堆紙,有時也會拿出來給我們看,又告訴我們那一幅寫得較合心和*圖*書意。他常說:「學無止境呀!絕對沒有速成這回事。無論多聰明,也得下苦功。浸淫幾十年,還覺有不足之處,所以學無止境呀!」
我的字寫得不好,又不會篆刻,可是,有機會就會跟朋友到馮康侯老師家裡去坐。人家是去學書法交功課,或是同學雅集,我卻什麼都不是,只是坐在一角,看馮老師寫字,主要還是聽他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