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日本
貨聲
一九七四年五月三十日
看過有人寫文章記敘北京的貨聲,四季有着不同的叫賣聲,腔調有悽惻也有高亢,煞是多姿多彩。也許,這些音調,平日聽得慣,聽過就算了,一旦離鄉別井,或者它被其他聲音取代後,就會從回憶中翻出來,觸起陣陣哀傷https://m.hetubook.com.com!
「人生有個真正朋友」,「邊個夠我威」……它們是通過電波而來,有時令人心煩。幾十年後,想起的貨聲是這樣子的,不知是什麼味道。
突然,想到香港,市聲貨聲,有該是有的,但早埋沒在更大的城市噪音裡了。加上,大買賣靠大眾傳播工具www.hetubook.com.com,犯不着沿街叫喊土裡土氣的。小生意聲嘶力竭鬥不過車聲飛機聲,用擴音器又嫌吵得欠自然,偶然在較冷清的街道上,大概還會有些固執的老輩人的叫賣聲:「臭豆腐」、「剷刀——磨——較剪」,盪在寂靜空氣裡。但,誰有欣賞的閒情?這世界,可以聽的東西太多了。
一晃許多年—和-圖-書—那些漫長的夏天午後,三點鐘是:「椰子夾——酸薑」,四點鐘是「白糖——凌教糕」,該是五點鐘吧:「新鮮——豆腐花」,它們在什麼時候竟通通消失了?怎的?忽然又在我記憶中全冒出來。
在京都,曾經看過一個「京都傳統民藝」的表演晚會。節目內容是把京都百多年來,傳統風俗、節日、祭禮、兒童遊戲、https://m.hetubook.com.com童謠、 民歌都搬到舞台上去。在換景過場的時間,還加插了一些「京都貨聲」,於是賣布的、賣浴盆的、賣小木凳、賣糖果的,都一一上場了。只見打扮小販模樣的人,挑着要賣的東西,走到舞台上,揚聲叫賣,腔調有長有短。台下上了年紀的人,就禁不住發出歡快的哄聲。看住坐在我前面的一排老人家,又是拍手又是歡叫hetubook•com•com,甚至有幾個還和着喊,情形有點像小孩子看見愛玩的玩具,或愛吃的糖果般,頓時,熱鬧氣氛充滿了整個劇場。看觀眾的反應,相信扮演的一定十分逼肖,捕捉了已經逝去,而又令人回味無窮的市聲,也把老人家帶進童年青年的時光裡。在他們哄笑歡快之後,在回家途中,想必勾起許多早已沉澱的記憶和話題。然後,驚覺自己不再年輕,又是陣陣惆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