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一生承教

作者:小思
一生承教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這樣日本 萬福寺掠影

這樣日本

萬福寺掠影

看了高美慶寫的〈中日美術關係之探討〉,才知道日本宇治的萬福寺,是中國文人畫傳入日本的一個重鎮。曾到過這所山門,只是去的時候,並不知道它曾是傳播中國文化的中心。朋友說那寺院的和尚唸經,全用中國話,這就足夠吸引我去一趟了。萬福寺,是在京都市和宇治市之間的一個叫黃檗和-圖-書小鎮上。據說這時除了和尚用中國語唸經外,還有一個跟其他日本寺院不同的特點,就是一直下來,住持都由中國和尚出任。可是,自民國初年以後,不知道為什麼中國和尚會後繼無人,終於還是由日本人做了住持。
專程往那兒走一趟,是為了聽唸經,但卻撲個空,因為和-圖-書不是初一十五,和尚們不在大殿上唸。大概沒有緣份罷!
這寺院是仿明制寺院形式建成,所以無論格調、氣派都及不上依唐制的唐招提寺或法隆寺。有幾處小小庭苑,簡直是江南小築的味道。大殿左側是個有圓拱門的賣茶小館,門外樹梢掛了一面茶旗,白短牆綠瓦簷上,伸出幾樹冬青,和*圖*書想想如果換了幾株紅杏,或者數枝紅梅,那就更叫人醉了。可是走出來的竟然是幾個大和尚,真不知道是我的想法殺了寺宇莊嚴的風景,還是他們殺了我詩思的風景。大殿之外,還有許多建築物。有些是供奉靈骨的,有些是供奉羅漢的,還有一座黑黝黝,關了門,只准人隔着鐵絲網看的小側殿,裡hetubook.com•com面竟然供奉了關帝像。這佛殿的佈置跟一般日本寺宇完全不同,卻與香港常見的廟差不多:神龕、神檯的帷帳都是大紅綢加刺繡或膠片,還寫上善男信女的名字,看名字就知道都是中國人送的。只見裡面一片塵封,心裡不是味道。
萬福寺的雲版也很特別,是一條大木魚,橫吊在迴廊上。轉個彎,走和_圖_書廊上擺著一張大四方酸枝木桌,和四張很高靠背的酸枝椅,既不像款客,又不像古物陳設,有點不倫不類。旁邊小賣部除了特設紀念品外,還賣該寺住持法師寫的字。據說歷任住持和尚都寫一 手好字。可惜現在住持寫的卻不見高明。
一九七四年九月二十八日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