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 你落入教養陷阱了嗎?
內疚陷阱
這些父母對我們說,由於白天沒辦法陪孩子參與學校活動而覺得內疚,所以他們更願意拯救孩子,或是用昂貴的物品來補償,讓孩子不勞而獲。孩子可能只提到(並未要求父母)製作特別的餐點這樣簡單的事,父母就直接買了最新的電子產品給孩子。
現在的父母極度繁忙,雙薪家庭也越來越多。從中我們觀察到,父母對子女讓步是相當普遍的現象,因為他們對於沒有太多時間陪伴孩子而感到內疚。
雖然父母來解決問題,可以減少內疚感,降低和孩子爭吵的機率,但這種狀況真的僅此一次嗎?因為父母讓孩子不高興時,會感到內疚,所以父母常會質疑自己的決定。如果父母設下底線,也怕孩子會因此而生氣,hetubook.com.com造成家人間的爭吵。這時,孩子可能會對父母說「我恨你」、「你不懂啦」,或是「你毀了我的一生」這樣的話。雖然這是孩子成長時普遍會發生的情況,父母還是不願讓這種消極的情緒進入家中。因此,父母會掉入內疚陷阱,對子女的請求讓步,這樣問題看似解決了,卻會造成長期的影響。
父母往往不希望自己成為孩子不高興的原因。當父母認為是自己讓孩子感到沮喪時,可能會覺得內疚,而在孩子還沒做些什麼時,就先讓步了,這便是陷入了內疚陷阱。
父母越忙碌,越有補償心理
其實,遇到這種情況,父母也可選擇另一種回答:「和*圖*書等我們到家以後,你可以自己做些東西吃。以後,如果你午餐想吃點其他食物,可和我討論,我們可以選擇些不同的食物。」這樣的反應可教導孩子承擔自我保健的責任(有時你要吃些不喜歡的食物,因為這些食物很健康,是你身體所需要的),學會獨立(自己做點心)與規劃(為了之後的午餐)。
大多數的孩子都會試圖讓父母幫他們做事,這是孩子成長發展時期一種普遍且正常的現象,而這些嘗試通常都有用。孩子可能會用非常撒嬌的方式來請求:「媽咪,拜託!拜託!拜託!妳能買那個洋娃娃給我嗎?」也可能一再地拜託父母,直到父母同意為止;或是在一開始得不到肯定的答覆時,大發脾hetubook.com.com氣。甚至,孩子可能會用懇求的方式來引發父母的內疚感,像是「我很想在班上得到高分,但是你又不將我的作業送來給我,所以我遲交了,分數怎麼可能會高?」導致情況馬上反轉,讓父母負責提供解決方案。
想到孩子說:「媽媽,我不喜歡妳準備的午餐,所以我沒吃,現在真的餓了,我們必須在回家的路上停下來找點東西吃。」對許多父母而言,就像是按下了內疚按鈕——我的孩子沒吃午餐,因為我沒準備他喜歡的食物,所以他現在身體不舒服。為了緩解孩子的不適與自己的內疚感,父母很容易就在路上停下來買食物給孩子吃。這種反應讓孩子得以即時滿足,卻容易演變成父母的問題。
教養idea/建立「有趣的星期五」
雙薪父母非常辛苦,因為下班後還要負責所有家務,空閒的時間很少,因此,當孩子要求父母做些額外的事情,例如玩遊戲,或為孩子找個玩伴,他們的回答通常是「今天不行」,之後也沒有實行的計畫。這樣的模式,會讓父母更加內疚,結果便是時常利用電視或其他電子產品來讓孩子忙碌,再用這段時間將自己的事情做好。
如果可以的話,每週試試「有趣的星期五」這個遊戲。雖然星期五通常比較適合從事這樣的活動,但實際上任何一天都可以,只要那天父母和孩子都沒有任何事情要做就行了——這裡指的是不用洗衣服、不用收拾房間、不用做功課,或是做其他會佔用時間的事情。此時,如果孩子要求你和他一起玩遊戲,你便可以回答:「聽起來不錯!這可以排在『有趣的星期五』這個活動裡。」如果孩子想邀請朋友到家裡玩,你可以說:「這也可以是『有趣的星期五』的活動之一。」如此一來,孩子便知道這樣的活動以後也可以舉行,父母對於舉辦這活動的心情是興奮的,而不是內疚的。而這一天,父母也會很開心——,可以放鬆的一天,誰不想擁有呢?
和_圖_書m.hetubook.com.com父母忙碌時,更容易直接為孩子解決問題,而不是幫助他們學習自行解決問題,因為這麼做不會產生衝突,較讓人安心,也可以看到孩子如釋重負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