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輯 失去地圖的社會
謊言比眞理更接近人心
當人們需要的是幻象而不再是事實時,通常是因爲事實來得太痛苦、帶來太多痛徹心肺的傷害了。整個社會的文化原本就是不容許徹底的反省和思考的,更何況是那些急著迴避的傷疤。對於每一個人來說,賄選和貪汙都是事實,也是一度以爲自己會厭棄的。只是稍稍再遲疑一會兒,遲早會發覺自己早已經是整個網絡中的一小環節;以爲自己是正義的一方,卻發覺自己已和整個劣質文化結爲一
https://m•hetubook•com.com體了。
這是一個激烈扭曲的時代,痛苦而可憐的人們需要更多的謊言如同海洛因般地讓自己忘記事實。沈迷於依賴中的人心,即使出路就在身旁,也不想起身稍做努力,只因爲耽溺安逸也太久了。
謊言其實是比眞理和事實更接近人心的。眞理來得太激烈,以至於只能停留在嘴上隨口談談的層面;事實既是如此的赤|裸,讓自己的矛盾和醜陋和*圖*書都無法遮掩;唯有謊言像一層乍看吹彈即破卻又彈性再生的透明膜,將日益鬆散崩潰的結構努力繫住。於是,抗拒著轉變中的時代事實的人們,寧可相信神話也不願置身新時代的焦慮;寧可依偎幻象產生的眞神,也不願回首看看眞實的自己。
當選舉來臨時,一切事物的事實竟然可以全然置身度外:十八標不再是問題,捷運不再是劫運;同樣的,總統可以不是總統,黨政和國政之間也可以不和圖書再區野。就像失去秩序的嘉年華,只要有戲劇效果,所有的謊言都可以再三地重複,而且一次比一次更誇大。選舉不再是譬如「選賢與能」之類的眞理或事實的追求,反而更像是投票選出誰最能建立即時的幻象。
——原載民國八十二年十一月一日《自立晚報》
我說的死亡,是指「事實」的死亡。
就像一場戲的落幕,幾乎所有旁觀的hetubook.com.com選民都快快散去,準備明天以後上班下班的生活。唯有一些癡迷的群眾,也許亢奮,也許困惑,竟然比臺上演出的主角或配角還更投入,遲遲無法脫離這樣的一場死亡的狂宴。
原先理智的意識所反對的一切,竟然是自己現實生活根莖的所在。以往社會的一切進步和民主的發展,只因爲還沒觸及到自己眞正利害的階段,自然是可以順應著理智而站在正義的一方。然而,當觸及自己不願凝視的自身黑洞時和_圖_書,東抓西抓出的一些理由,也就成爲讓自己理直氣壯地活下去的最好藉口。於是,「李登輝牌」的效應也就因產生了——還有甚麼比「總統說的話」還更不能質疑它的眞實與否?
請注意,這個選出的幻象是要即時的:不能太久,像一年內施行老人年金都已經嫌太遙遠了,更何況「福利縣、文化縣、觀光縣」之類烏托邦似的計畫。這幻象不要太多的理想,而是此時此刻的現實,讓人們所心虛的一切可以繼續放心地恁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