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唯情論者的獨語

作者:司馬長風
唯情論者的獨語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一輯 萬樓叢中一片綠

第一輯

萬樓叢中一片綠

小溪使這塊自然平添無限活力和風光。溪流激湍好看,淙淙長歌好聽,同時使周圍的草木特別的柔潤嫵媚。最使我愜意的是聚養了無數的青蛙,夜裏有勾魂入夢的蛙聲。
國碎了,家散了,此身飄飄,如大海孤舟,對踏過的每一寸土地,都有依依之情。因此夜夜的蛙聲,不止用耳來諦聲,用心來欣賞,而且用呼吸來品嘗,充滿了泥香和草香,七億同胞的愁苦和五千年歷史的唏嘘!
這塊自然很不錯。左下方是花圃,植有果樹、擺滿花草,如果風順的話,便飄來陣陣花香;晴天裏可以看見彩色斑爛的大蝴蝶,翩翩飛舞。右上方,是一墨綠色的斷崖,崖上的綠蔭深處有人家,門前兩株大芭蕉,石砌的墻根下時現一隻黑狗或二、三小童。中間是一條時涸時流的小溪。在旱季、數月無雨的時候,小溪便啞然無聲了。遠望完全不見流水、以爲眞的乾涸了;當你走近細瞧,發覺石縫草叢中,仍有涓涓細和*圖*書流。反之到了雨季,則細水長流。遇到颱風大雨,山洪狂瀉,如萬馬奔騰仍有涓涓,看那咆哮的怒水,有痛快之感!
傳說蛙吃了鹽,聲音就啞了,不知是否有根據。不過我有很多次聽到沉如悶鼓的蛙聲,可能是鼓膜長得太厚了吧。
在香港大約三月中旬就可以聽到蛙聲了。青蛙才從漫長的冬眠中醒來,鼓膜還不大靈敏,咕哇——咕哇——有點老聲老氣,而且叫聲不多,深夜裏只間歇的聽到幾聲。
對於那些沒有水電供應的林中人家,我雖然深感同情;但是底確大煞風景!弄得到處是糞便和垃圾,臭氣薰天!山林本是清幽宜人的地方,現在成了糞坑和垃圾堆。這一片山麓,事實上只能遠觀,不能近賞。
窗外有一塊自然。怎麽說「一塊自然」呢!因爲上下左右全是樓房,中間有一片山麓,正是萬樓叢中一片綠。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這一點大人和孩子毫無分別,每m.hetubook.com.com次上山都盡量走新途徑,希望發現別有洞天。而這塊萬樓叢中的山麓範圍又不大,很快就被我們的四隻脚踏遍了。
人生有很多幸福和快樂,如果要我列舉出來的話,其中有一條必不可少,那就是居住附近要有水、無論溪水、河水、湖水都可以,只要能招徠青蛙就好,以便夜裏能在蛙聲中入睡。
近日才下過幾場大雨,夜裏的蛙聲正漸入佳境。由於聽得多了,對於幾個音調特別的蛙聲,已經非常熟悉,甚至可從牠的聲音測出牠的方向和大概的距離。有人怕蛙叫會引起失眠,在我蛙聲是最好的催眠劑。在蛙聲中睡熟,不但舒暢而且是一種美。
林中人家還算好,糟糕的是還有林中猪欄!在樹林裏圈起一塊地,養幾十隻肥猪;又養了十幾隻狗來看守肥猪。當你一接近豬欄,十幾條大狗便擋住去路,狂吠不已!在林中搭木屋解決居住問題,事雖可議,尙合情理;在林中養和-圖-書猪以牟利,把山林弄髒,並養惡狗咬人,這就太不像話了。
從下看它是一幅絕佳的山水畫,從裏邊看它只是垃圾堆和糞坑;從上面看它是若有像無的一片綠。這就是我窗外的那一塊自然的眞面目了。
大雨之後,雲淡風清,簷瀝仍時而滴下,打在積水上叮咚作響;月照積水,如篩碎的一堆爛銀。此時忽聽到鬼兒——呱!鬼兒——呱!幾陣蛙鳴,直透心魂,眞可喚醒三十年夢。
我們登上了水塘旁邊一座高山的峯頂。下望前邊是維多利亞海灣,後邊是水塘,再看那一片山麓,由於被樓和山擋住,只見一小片綠樹,幾乎完全看不見。
幾塲春雨之後,小溪水多到成流了,夜裏的蛙聲就立刻多起來,而且聲音也嘹亮動聽了。這時的蛙聲由咕哇——,變成了鬼兒——呱——,清越而甜潤了。而且百聲千聲一齊來、如千樹萬樹梨花開。不會聽的人,但感到呱呱吵成一片,討厭死了。會聽的人就可以聽出節和_圖_書奏和旋律來。先是此起彼落,一陣零散的叫聲,像是樂隊指揮,指揮鋼琴或喇叭提示音調,然後就樂聲大作,百音諧鳴。但是叫聲達到高潮,就突然減弱,終於七零八落、幾至完全沉寂;然後再由低至高、由少而多……。
對於蛙聲,我喜歡孤蛙的獨唱,勝過羣蛙的合奏。
發現山中有兩處學校,一所廟宇;使我吃驚的是外表看來崖上只一戶人家,誰知樹林裏有幾十戶人家!
自從發現了山中的秘密,我爬山的興趣一度降低到零點。可是隔了十天半月之後,望着那綠茸茸一片山麓,又不禁躍躍欲試了。因爲一直都在這片山麓上轉,新的衝動是想跳出這一片山麓,站在高處客觀的看看她的風姿。
這一天我和兒子換了輕裝,帶着打狗棍,在那一片山麓中闖過幾道猪陣和狗關,終於穿出樹林,爬上馬路。過了馬路是水塘,順着馬路上去是一排才入伙的新樓。一位老朋友就住在那裏,我們順便去看望他,在那裏和-圖-書我們吃了點心,喝足了水,然後主人操起登山拐杖陪我們一齊出發了。
在搬到這裏住以前,至少有二十多年不曾聽到蛙聲了。一九四九年從春到夏,從甘肅南部經四川、貴州、過湖南到廣州,在那段萬里漂流的日子裏,每夜多半在山邊水涯的鷄毛小店投宿,在漆黑的闇夜裏,唯有流螢的青蛙聲亮的蛙聲。閉上眼睛尋夢的時候,就只聽到蛙聲。
蛙聲對我是一種神奇的音樂,可引導心靈回到母國的大地和文化裏去。同時,使我成爲業餘的蛙聲鑒賞家。

蛙聲的懷想

山中的秘密

山對於兒童是一大誘惑。鑽進沒有人踪的草叢和樹林裏去,對他們具有探險的刺|激,而且植物和昆虫的世界足以使他們手舞足蹈。五歲的兒子,總是央求我帶他上山,我則以作完功課爲條件。每次帶他爬山都是適可而止,半途而回。有時摘些花山,有時拾些松球,有時只在林深處坐一坐,聽聽鳥唱就回來了。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