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唯情論者的獨語

作者:司馬長風
唯情論者的獨語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輯 馬來亞生活雜憶

第三輯

馬來亞生活雜憶

「十二千,先生!」

馬來亞距香港,坐飛機僅三小時航程,可是下了飛機,你便進入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那裏有近四百萬華人,與香港的中國人約略相等,可是在生活上儼然是兩個民族。不過,對我這個北佬來說,馬來亞的華人,比香港的中國人更可親近。香港二十多年,一直感到不會說廣東話的煩惱,可是在馬來亞,國語到處通行,毫無語言隔閡。
讀者你千萬不要誤會我寫錯了字,「十二千」三個字一點不錯,是一萬二千的意思,可是馬來亞的華人,硬把英文的數字硬轉過來用,聽起來當然彆扭,可是習慣成自然,聽久了也就順耳了。
讀者先生,「吃中午」三字也千眞萬確,決非寫錯字。這裏所說的「中午」意思是午飯。
在歌唱方面,馬來亞華人除了愛唱若干馬來亞和印度的民歌之外,大部分仍是由中國傳去的流行歌。有些在臺北和香港過時的曲子,在那裏反而特別流行,例如民國初年黎錦暉編的那首「桃花江」,幾乎在每個地方每一次晚會中上演。男女對唱,尤其吸引觀衆。王昭君一曲也極爲流行,並且水準很高。我最欣賞的是「草www.hetubook.com.com原情歌」和「綠島小夜曲」。
要知道那並不是什麼經過準備的歌舞晚會,而是我們一行抵達當天,臨時上演的晚會。有時在劇院中或學校的禮堂中上演,有時就是椰子林中,搭一個臨時舞臺;而每次演出的節目都在兩小時以上,有歌、有舞、有劇、有雙簧、相聲、雜耍、口技。但使我心醉的仍是歌舞。記得在摩里海灘的一次演出,舞蹈表演最精彩,有中國少數民族的舞蹈、有印度舞、泰國舞、菲律賓舞……。尤其是印度舞最勾魂奪魄;一個穿黑色長裙,披長髮的少女,在迷離詭奇的樂曲中,表演一個印度少女失去愛情的悲騷,那神秘的音樂、那迷離的裝束,那青春的面孔,那凄艷的哀傷,構成一首有聲有色的詩。……
在香港人提到消夜,立時會想到雲吞麵、魚蛋粉之類的東西,在馬來亞風光完全不同,從大魚大肉到火鍋無一不備,而且打開威士忌,白蘭地開懷痛飲者也大有人在。
晚會通常在晚飯後八時左右開始,到近十二時才完場。在香港到了午夜,便諸事闌珊,興盡思歸;可是在馬來亞那是一天之中的黃金時刻和*圖*書,因爲白天太熱,揮汗如雨,此時涼風習習,不但精神的興緻高,胃的興緻也達到高峯。

「十二千」與「吃中午」

幾十個小飯攤,各沽一味,圍在中央的是幾間茶餐店,他們只賣香烟、汽水、糖果及牛奶、咖啡、西餅之類的東西,但是都廣設客座,普通可坐幾十人。普通人願意節省,便坐到自己鍾意的小攤去吃;如果要舒服一點,體面一點,便坐進中央的茶餐廳裏去。你可以叫伙計,從各種小攤上拿珍肴奇味來吃。一席之座,可享數攤之味,小大由之,眞是滿足口福的妙地。
熱帶多雨,無日無雨;空氣潮濕,據說吃辣椒可去濕氣。
說是毫無語言隔閡,似乎有點誇張。實際上,不免零星的隔閡,不過不足以構成障礙,在吉隆坡或者巴都巴哈你可能在談話中遇到左列的驚訝。
「你這車輛很漂亮,多少錢買的呀!」

吃菠蘿塗辣椒


小時候冬天靠近爐火看西遊記,每見書中描寫那些神仙世界說:有四季不謝之花,終年常綠樹,便欣然神往,以爲有一天能置身其間該多快樂!

北佬心中的仙境

www•hetubook•com•com
「諸位,王先生,幾點了?」

消夜如吃大餐

常綠之國裏的男女跟樹一樣靑蔥新鮮,像魚一樣活潑愉快。那裏的華人,原也都來自黃河、長江冲積的土地,可是這終年常綠之國使他們成了新種族。一個鮮明的特點,是他們那樣愛好歌舞,歌舞的才能那樣高超。我在新山,巴都巴哈、檳城、詩巫、古晉各地都參加過歌舞晚會,每次都使旅人渾然忘鄉。
我初次到馬來亞坐的是汽車,從星加坡的對岸新山穿過馬來半島,一直到檳城,走了三天,像穿過了一條漫長的綠的洞;睜開眼時是一片綠,閉上眼睛仍是一片綠,整個眼睛,大腦和心都完全綠化了。

馬來亞華人吃辣椒可眞兇。不但菜裏放辣椒,並且不論大酒家還是大飯攤,都免費供應辣椒,一種是紅色的辣椒,一種是青色的鮮辣椒,可以盡情吃個够。不但吃飯時要吃辣椒,吃水菓的時候也要吃辣椒,我親眼看見很多次,在吃西瓜或菠蘿時大塗辣椒,最初我以爲害了神經病,見得多了才知道是正常人的正常嗜好。
「噢,十二點半啦,咱們該去吃中午啦!」
和-圖-書果生意的確好的話他會答:「差不多啦!」「差不多」在我們北方人瞭解,是用來表示數量或程度相接近,決不會用來表示近況很好。
我是一個北佬,在家鄉每年有七個月冬季,一過中秋節就大雪紛飛,天寒地凍,幾里寬的大河都要封凍,汽車都要穿皮毛衣服,以保護引擎和油箱,否則油都會結凍,從二層樓上吐一口水,未着地面已結冰,掉在地上摔成碎塊。

雖說各攤檔獨沽一味,多彩多姿,不過你吃了就發現無論是客家菜、廣東菜、還是潮州菜、福州菜,都一律大用辣椒。
那些大飯攤,通常是幾十個飯攤圍成一個長方形。每一飯攤賣的東西都不同;海南鷄飯,福建炒麵,客家鹽焗鷄,潮州鹵水鵝,廣東叉燒湯麵,馬來咖哩燉鷄,印度油煎大餅……。
馬來亞華人的國語儘管不純正,有時不免離譜,但是好處是通行無阻,無論什麽地方,無論男女老幼,差不多都講國語。這因爲戰前有些熱心人士推行過國語運動,但根本原因,是民族方言太複雜。據我所知那裏華人的方言有福州話、廈門話、客家話、廣州話、海南話、潮州話;操各種方言的人數差不多,如果不講國語hetubook.com.com,華人之間便要語言不通了。

大飯攤絕不是香港人熟悉的大牌檔。大牌檔是專供中下階層,以低廉代價獲得飽餐;而大飯攤則不分貧富都一齊樂於照顧,價格固然廉宜,而且花樣實在多。

印度舞最勾魂

「你近來生意還好吧!」
普通的森林沒有那麼美,因爲草木叢雜交結一處成一個密不通風的綠葺葺的大球。馬來亞公路兩旁的綠林是膠林,是人工種植的膠樹,豎成行、橫成行,樹與樹之間有對等距離相等,從兩行樹的空隙望去,是一條綠葱葱的通道,使人想到「綠野仙踪」那四個字。
方言形形色|色,飲食也多彩多姿。
香港是亞熱帶,已可以說是四季如春了,可是仍有一部分植物到了冬天要變色改色,有些樹要落葉,有些草要枯黄。換言之,仍可看草木搖落,萬物蕭條的景象;可是到了馬來亞,那才眞正到了常綠之國!
在馬來亞,進冷氣間吃大餐的人,幾乎只限於遊客和婚禮酒宴,一般人吃便飯,都去大飯攤解決問題。
於是演唱者和聽衆,呼嘯一聲齊去消夜。專供人消夜,露天的飲食店,燈火輝煜,人影幢幢,那種盛況至今猶在腦際。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