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愛、性與悲劇

作者:賽門.古希爾
愛、性與悲劇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一部 你以為你是誰? 6、男人就是男人……

第一部 你以為你是誰?

6、男人就是男人……

蘭妮.萊芬斯坦鏡頭下,重現於德國運動員身軀上的古代擲鐵餅者,鮮明顯出此種理想化的描繪與過於簡化之歷史幻想的危險,因為這種幻想會造成強烈的社會與政治影響。古代男性氣質的精粹形象,是設計來伸張當前的主張。可是,這種以為古代世界較今日世界單純簡易的傾向,可能讓最愉快的男性氣質討論變調。人們總是以為在異時異地,「男人就是男人」。
每逢世人對男性氣質有所疑問,希臘男性的性行為與今世的迥然差異,若非招來強烈的道德批判,即是引發極端理想化的憧憬幻想。希臘之愛一再被斥為可憎可恥之事,也數番助長人們緬懷基督教出現前可自由表達的大好時代。這兩種反應都需要藉助一套非善即惡的古代世界印象。古希臘若非被斥為罪惡而不符現代道德觀的異教世界,即是社會「思想鐐銬」開始箝制欲望之前的失落世界。這兩種古代性意識印象,都被人利用來塑造和強調指導現代社會是非準則的強烈主張,兩種立場都是過分簡化歷史以支持當前世代的主張。
但是,玩弄男性氣質的不單是希臘神話。柏拉圖對男性性欲的分析所產生的影響至為深遠,他描繪的男性渴望複雜且具層次,不亞於現代小說力求達到的目標。《饗宴》是希臘之愛的聖經,不過要論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或風趣的段落,莫過於蘇格拉底發表那段著名演說——哲學家如何藉由對美的沉思而超越對美麗肉體的欲求——之後發生的插曲。只見門上一陣捶打聲,醉醺醺的亞爾西拜德由兩名妓|女攙扶著,踉蹌入門。就在蘇格拉底高談闊論超凡的理型之後,亞爾西拜德口齒含糊地述說了一個違反常俗的駭人性故事,將眾人的心思拉回俗世。
亞爾西拜德曾經是雅典最具魅力的俊俏青年。這份對話錄在他去世數年後寫成,故和*圖*書事的時間點是在他進入充滿背叛、暴力、一夜成名與一敗塗地的職業生涯之前。《饗宴》的背景正值這位危險、善變的反派英雄年少性感之時,而他坦誠直言的駭人故事,說的是他如何引誘其貌不揚的蘇格拉底。如他自述,亞爾西拜德受蘇格拉底的言論震撼,一心想跟他在一起,他知道「蘇格拉底很容易和俊俏青年墜入情網,而且總是跟他們在一起,讓自己心蕩神馳」——蘇格拉底正是如此描述自己在健身館遇見卡米德斯的情形。因此,他就採取了慣用手法。「我支開侍從……讓自己單獨跟他相處。」可是,什麼事都沒發生。所以,「我特別請他到健身館跟我一起運動。我跟他一道去了健身館,好進行我的計畫。」他們做了體操,也摔了角。但僅止於此。接著,「我邀他共進晚餐,彷彿我是用盡心機要贏取對象芳心的求愛者。」在第二次的晚餐約會之後,亞爾西拜德留宿蘇格拉底。黑夜之中,兩人並臥在床,「我用肘子輕推他,對他說:『蘇格拉底,你睡了嗎?』『清醒得很,』他說。『你知道我怎麼想嗎?』『不知道,你在想什麼?』『你是唯一有資格追求我的人,但你似乎太緊張而不敢告訴我。』」亞爾西拜德搞砸了,跟哲學家共纏綿的拙劣計畫也無疾而終,因為引誘戲碼變成了哲學討論。亞爾西拜德悔恨地說:「什麼事都沒發生。與蘇格拉底共眠,和父親或兄長共眠沒有兩樣。」
柏拉圖在此塑造了一幅層次豐富的肖像。他要我們看看一個知名的腐化、投機政客在年少、性感、容易受影響之時,原本可以追隨蘇格拉底,成為高尚正直的人。但我們也見到亞爾西拜德回顧自己意圖引誘蘇格拉底未果的年少時光。我們注意到——酒醉的亞爾西拜德回顧過往,明白自己行為逾矩,卻願意告知天下——也暗示了他開始道德敗壞的轉捩點。柏拉圖創造了一個性與政治、自知與自欺,故事與哲學交織的故事,讓人深刻感受到,一個人要面對處理自己的性欲,是何其複雜的事。亞爾西hetubook.com.com拜德的逾越常規之舉給了柏拉圖寫作欲望哲學的途徑。
古希臘與當代的西方文化一樣,男性氣質的脆弱性都是受關注的議題。然而,儘管希臘人表現的男性性欲,兼具戲耍與危險的成分,但現代社會往往只是將古代視為若非美德、即是敗德的純粹典型。面對希臘之愛的複雜世界,這麼一個與現代規範及期望大異其趣的世界,我們至少應該對那些別有目的,自信確知何謂男人與男人應有哪些特質的現代文化理論家,有所質疑。
希臘人思考「男人就是男人」的概念時,最愛拿來參考的人物是撒特。希臘神話或許以英雄故事為主,但也不乏這些戴奧尼索斯的跟班——他們有著毛茸茸的羊尾巴、醜陋的朝天鼻、有時也有著羊角和毛茸茸的腿。撒特是酒宴上使用的酒瓶最常見的裝飾圖案,往往有著明顯的勃起陰|莖,還做著許多凡人男性辦不到的事。撒特不像會破壞婚姻的半人馬(雅典衛城帕德嫩神廟與其他公共建築雕塑上常描繪這些下場悲慘的半人馬),他們會擄走酒神女信徒或打這樣的主意,但不會過分惹人厭。圖十九描繪酒宴上的撒特。這幅畫描繪在一只美麗的冷酒器上,冷酒器是讓酒在酒宴整晚常保冰涼的器具。中間這名撒特做著觀者絕不可自己在家嘗試的平衡動作。
撒特與半人半羊的牧神及和*圖*書牧羊神潘恩(pan)不斷出沒在西方藝術中,藉著古代文化之名而得以公開展現性欲。戴著羊角、穿著配有驚人露骨陰|莖的戲服,偉大的俄羅斯舞者金斯基(圖二十三)耀眼奪目,昂首闊步。這是他在《牧神的午後》中的劇照,這齣配合德布西音樂創作的舞劇,於一九一一年在巴黎首演。這場表演引發騷動,甚至必須出動警察制服反應激烈的觀眾。金斯基呈現的露骨性欲令巴黎人既驚駭又著迷——而且推波助瀾地讓舞蹈往後數年成為歐洲最具革命性的藝術形式。古典神話的場景讓這場舞碼得以上演——然後將道德尺度推進到讓觀眾陷入心緒騷亂的地步。撒特具有破壞性。他們讓田園風光成了危險的美妙幻境。對巴黎人而言,這種展現男性氣質的景象令人不忍卒睹。
然而,撒特不只存在神話中,因為身為好公民的希臘男人也打扮成撒特。每年在雅典,悲劇表演完之後,就上演撒特劇。撒特劇往往是令人捧腹大笑的滑稽短劇,配上一支全由撒特組成的合唱隊,隊員穿著裝有假陰|莖與假尾巴短褲。劇中的撒特有各種胡鬧、惡作劇與越軌的行為,大搞各種諧仿悲劇嚴肅人生的情節。此外,希臘世界各地的諸多宗教遊行和戴奧尼索斯慶典中,男人也都打扮成撒特遊行做樂。
亞爾西拜德心知肚明,他是全雅典男人夢寐以求的青年,是當時的美男子,可是,當他和一個以愛慕美少年出名的醜老男人裸身共眠時,卻無法讓這個老男人欲望發作。這個故事令人驚駭的地方,不只是這類故事必有的自我嘲諷或自我羞辱,而且是亞爾西拜德的行為屬令人不齒。如他自陳,他表現得像一個求愛者,而非求愛對象。他積極主動、無恥放肆——然後現在又帶著酒意,在自我暴露與自覺夾雜間,吐露自己的不當行為。
在圖二十一,我們看見一個男人帶著撒特面具,穿著一件附有尾巴與勃起陰|莖的漂亮圓點短褲。這名公民在一個描繪葡萄藤蔓的酒甕前雙手插腰,踏著舞步。值得我們探究的問題就在這裡。男人聚會飲酒時,何時行徑https://m•hetubook•com•com變得太像撒特?撒特就像諧仿行為逾矩的男人,跨越了男性得體行為的界限。可是,撒特點綴了無數的酒宴酒壺,他們是戴奧尼索斯隨侍在側的跟班,酒神不但是酒宴佳釀的贊助人,也是能向酒那般讓男人變個人似的神祇。撒特出現在雅典所有的酒宴上,提問行為界限的問題。酒宴上男人的舉止能無所顧忌到什麼程度?男人何時變成撒特?這就是我們喝下太多酒神的酒後的模樣嗎?撒特舉著一面惡作劇、令人困窘、滑稽可笑的哈哈鏡,迫使希臘男人面對自己的身體與性意識。
雅典男性得體行為規範的地圖上有其路標、道路與同行旅者,但要實際在地面行走,就成了要經歷陷阱與誘惑、希望與錯誤、幻想與自欺的複雜過程。不論男性氣質受到規範與社會期待多大的強化,卻總是有在邊界戲耍、越界來回遊走的機會。我們讓生活充滿男性逾矩的圖像與故事,好確認什麼是可接受的界限。我們懲治罪犯,但我們對亞爾西拜德這樣有錢、有名氣、行止驚世駭俗的人物充滿好奇——他們的越界之舉和吸引力是一體兩面,而且我們愛聽他們的故事。當柏拉圖的著作成了十九世紀同性戀文化的必讀讀本,亞爾西拜德的機智、自我推銷與浮誇炫耀的風格,以及對美少年超越性的愛,都深深吸引王爾德及其同儕。
有些酒壺以頗富機趣的方式提問。圖二十二a與二十二b是一個陶壺的兩側——二者一起問了飲者一個問題。圖二十二a是撒特擄走一個酒神女信徒。這名女子皮膚白皙,就跟大部分女人一樣,披垂的髮絲上帶著花環。撒特顯然性興奮,但女子拒絕的程度難以確知。圖二十二b是一名衣著整齊的蓄鬍男子柔情擁抱一名女子,兩人四目對望。女子頭上也帶著花環,但頭髮顯得較為整齊。這對男女衣著高雅。同樣有葡萄藤蔓搭www.hetubook.com•com成的遮蔭棚,將兩個畫面連結在一起。因此,當飲者拿起酒壺轉了轉,會怎麼看這兩幅畫?柔情擁抱的男女是情欲的正面與溫柔面,而撒特情景是情欲的負面表現,還是恐怖的強|暴行為?兩個畫面並列是否別有用意?這兩幅畫是不是該放在同一個標題:「男人的真面目」之下來檢視?這個酒壺上的圖像對男性欲望如何付諸行動提出問題。
酒宴上一種非常受歡迎的飲酒遊戲是「kottabos」,方法是在房間中央將一只杯子立在一根棍子上,坐在周圍椅子上的酒客將杯裡的餘酒拋擲而出,想辦法打下酒杯。這些撒特將這個遊戲玩出新花樣(這個陶罐的現代複製品往往為了道德考量而去掉仰身撒特的勃起陰|莖,讓畫面看起來很奇怪)。這是一只精美的陶罐,畫工細緻,畫面優美而歡快。撒特的長髮精心梳成髮髻,中央特技表演者旁邊的兩人端莊地將陰|莖繫住。撒特畫並非都如此高雅。圖二十描繪撒特進行更高難度的特技狂歡酒宴。這幅畫的技法比較粗糙,撒特也有著較怪誕的面貌及身體。這不是該綁住陰|莖的酒宴。最右邊的撒特被落在群|交團外,似乎準備把芬克斯像當成性對象。這幅畫上撒特做的事,全是正派男孩不該做的事。隨著酒客取酒壺飲酒,陶罐每經一轉,就多顯現一樁撒特歡悅參與的淫|亂事。撒特破壞成性,潛伏在人與獸的危險分界。
可是,古希臘絕非任何人的童年。在那個時代,性意識就已經是複雜、折磨人、古怪、滑稽、令人困惑又棘手之事。準則手冊也許給了我們一套社會期望,但世人對欲望準則的態度,可能是玩弄、有意無意違犯、視為理所當然,或是鐵面執行。上一世紀在經歷婦女運動蓬勃發展,戰爭威脅與社會變遷後,「男性氣質有待釐清」已成當代社會的標準共識。但早在古希臘,男性認同的界線就受到試煉、威脅和破壞。在當時,要證明自己是男人已非易事。對古希臘男性氣質危險處境的細膩觀察,不但會阻礙萊芬斯坦之流危險的理想主義,也將讓我們強烈質疑任何關於「男人就是男人」的現代主張。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