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 你以為自己從哪兒來的?
西方人視希臘為西方價值觀的源頭。
古希臘曾是不同時代人士擁護的理想、
是鼓舞革命家的力量,
也曾是一種靈感和抱負。
古希臘和羅馬給了我們改變生命的過往故事。
1、想像的希臘
對這個問題,世世代代的歐洲與美國作家、政治家和藝術家,一次又一次地發現一個根本又理想化的答案:古代世界。後人和古代歷史的距離,讓世人因而得以對過去做理想化的描繪並加以運用,而希臘的理想化形象也屢屢在西方社會引發激盪人心的文化和社會革命。西方人視希臘為西方價值觀的源頭。古希臘曾是不同時代人士擁護的理想,是鼓舞革命家的力量,也曾是一種靈感和抱負。
古希臘和羅馬給了我們改變生命的過往故事。馬克思說「法國大革命是穿著羅馬人服裝演出的」這句話時,意思是:為法國大革命催生的思考方法和行為模式,特別是政治理想,基本上都形塑於革命領導者所受的古典學教育。這句話他也說對了,因為要是少了回顧往昔的渴望凝視,那些震盪十八世紀歐和*圖*書洲並創造現代歐洲的革命進展就不會發生了。古代世界的理想化形象,尤其是希臘的意象,是西方文化和政治的關鍵要素。
如果我們想要了解現代社會,就需要留意引導人們「過他們那種生活、懷抱他們那種信念,以及採取行動改變社會」的歷史敘述。舉例來說,中東地區的衝突就是由歷史敘述所激發的。人們一再拿該地區的上古史(聖經),以及最後被羅馬帝國滅亡的猶太人王國來支持對領土所有權的正反宣稱。人們也同樣激烈辯論中東晚近時代的歷史。我們難以想像,涉及中東政治現況的討論不會迅速轉到以下這些主題:西元一九二〇至一九四七年間英國委任統治地的角色、移民和強制驅離的歷史(加上家族故事)、近期戰爭或暴動的起因、以巴hetubook.com.com彼此指控對方採取恐怖行動,以及巴勒斯坦人熱烈要求自由權。這些都是攸關生死的故事。人們為了故事觀點而爭論,也受故事啟迪而爭戰。這類故事引發人採取極端暴力與自以為是的仇恨,而且世界各地參與這類討論的人,不論故事的說法是天真、溫和、心存侮辱,或是懷抱省思,免不了都要重述這些歷史。人們用什麼方式說這些故事,非常重要,也大有關係。
馬克思和佛洛伊德對二十世紀的文化和社會,有著難以衡量的巨大影響。不論他們的理論多麼讓人震驚,他們對一個想像的希臘的遙想,卻絲毫不會讓同時代的人感到訝異。他們寫作的時代,見證了西方人在政治、藝術、音樂和文學上,以最熾熱、強烈與大規模的方式憧憬古代世界。佛洛伊德的伊底帕斯與
和*圖*書
馬克思的「穿著羅馬人服裝的革命家」,和十九世紀男女的思想理念有著直接的共鳴。在今日只要提出「你以為自己從哪兒來的?」這個問題,似乎總是會引起政治紛亂。這個故事是當前世界上諸多暴力事件與衝突的核心關鍵:從南斯拉夫的暴力解體,到主宰現今歐洲政治辯論之涉及移民和國家認同問題中所隱伏或公開的爭論;從種族隔離制度的壓迫,到日常生活中種族優越和歧視的仇恨表現;從基因研究、天性與教養的混亂科學論戰,到這些尖端生物科技進展具有的社會意涵。思考「你以為自己從哪兒來的?」這個問題所具有的感染力及其塑造生命的影響力,在當前尤其必要。
十九世紀的文化也許創造了馬克思和佛洛伊德這些二十世紀的英雄,但當代英國社會卻拿十九世紀文化當自己的m.hetubook•com.com頭號敵人。我們出身的地方之一,即我們所有的昨日,住著穿著及地長裙並箍著襯裙的仕女、戴高頂禮帽的男士,以及無所不在的僕人。「維多利亞時代的人」是我們往昔故事中的主要演員。我們對維多利亞時代的人及其想法有何觀感,就是我們自我認識的根基之一。要想探討「想像的希臘」的歷史——關於希臘的神話,以及希臘神話故事如何塑造西方文化——最好的起點,莫過於漫長的十九世紀。在這個時代,大英帝國的統治階層航向海外,準備憑藉古代經典治理殖民地;希臘文和拉丁文是歐洲教育的核心,而藝術理念論的檢驗標準是希臘的燦爛光輝。我們要想查明自己從哪兒來,就必須一探想像的希臘。
每當孩子提出「我從哪裡來的?」這個問題,他們得到的答案永遠是個故事。父母也許會說他們和圖書的故事是「生命事實」,但他們說的故事總是成人所知事實的大幅簡化版。隨著孩子長大,關於他們從哪兒來的故事也逐漸增加。有些是個人故事:包含傳說與回憶、瑣碎細節和不幸過往的家族故事。有些是整個文化成員共享的軼事,比方一顆蘋果落在牛頓頭上的故事(對英國人的意義),或是民族英雄威廉.泰爾用箭射落兒子頭上蘋果的故事(對瑞士人的意義)。要是有人不知道這些故事,就是在自己文化的狀況外。有些是創造社會生活聯繫的國家、社群和民族歷史。有些則是宏觀的宗教和科學故事,主旨是要解釋過去的關鍵問題,例如人類是怎麼出現的——從亞當和夏娃而來,或是從大爆炸和演化而來。神話和歷史為我們建構過往,並且是在我們的內在建構的。我們所述自己從何而來的故事,形塑了我們對現在的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