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總的是牽纏
龍無處不在
說完了,道一大番似是而非的理論,本不應出現在我們之間的交談。只見母親滿眼茫然,唯唯否否。其實我們不是研究生物/歷史/進化學科的人才,不應作出這越軌的行為。
有一次,闔家團聚,看看電視
和-圖-書熒光幕上介紹國寶,一隻翡翠玉雕龍,晶瑩通透,一片富貴氣象,母親忽然神情凝重起來,説:「其實都有人見過龍。」
我便答,有的,當然有,否則怎可能會在古代不約而同有那麼多關和*圖*書於龍的字和畫——比喻、象徵、圖案、雕刻、壁畫都波及了,不是輕易製造出這個集體騙局的。
龍代表健康活力和性別,龍馬精神龍精虎猛龍鳳呈祥。龍脈是風水的竅門所在,十三張拿着一手順序和圖書由A到K的牌叫一條龍……總之都是好兆頭。
你知,一般母親都不太習慣認真地討論生物學常識的,最多只談談大鱔有秤尾尺尾多骨少骨之分,現在忽然提出龍的存在問題,便甚具啓發效果。
龍又喜歡和*圖*書停在茶樓的橫樑直柱,杯碟匙墊上。
侯德健寫了首〈龍的傳人〉,封建時代皇帝的象徵,龍顏大悅龍體染恙。
我們是中國人,應該說,龍是存在的。
龍無處不在。這才是我們分內的知識。
而且,我們現在雖然和_圖_書看不見藝術品上的龍在眼前現身,類似龍狀的物體如蜥蜴、鱷魚、蛇等爬蟲類卻依然存在,誰可以否定這不是龍的後裔變種?龍只是一個稱呼吧。外國的 Dinoceras,我們中國人不是一樣譯作恐龍嗎?就因為體態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