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此愛
中秋難
平日飽受佳節倍思親一類格言熏陶,早就學會了在節日尋求快樂,沒有人在左右便招惹搭子,談幾小時的話或搓幾十圈,然後發覺不外如是;如果無人無物,更專心胡思亂想,善於對比:熱鬧是他們的,我甚麼也沒有之類。總之都是欠缺。
但或是太晚了,只賣剩可以摺起來方便貯
和圖書存攜帶的蝴蝶飛機,於是遺憾。
誰真肯花情感在此圖案俗艷之物上。是同性,不要是男的,時勢不同了,連李白杜甫據説都有可疑的情意結。
而且一起拿燈籠隨處逛的同道不是容易找的。這種伴侶,每個人在十二歲的時候開始,便已經失去了。電影〈伴我同行〉https://www•hetubook.com•com裏,最厲害便是這句話。廿幾歲還要求結伴提燈籠的,一定是異性,大多抱着初次結識或進修感情的懷抱,狀甚可疑,意不在燈籠。
本來很想找來一隻白兔燈籠,身上披滿粉紅色和白色縐紙,四隻腳是木做的輪一條長長的竹拖着。那才是真https://www•hetubook.com.com正令人感動的玩意,因為每一條撕碎的紙白兔的毛,都花了不少無謂的人力,這堅持,甚為浪費。現在都流行犀利光塑膠燈籠,還肯一絲不苟出賣無益的手藝,所以這些白兔才矜貴。
但其實這又是一個令人苦惱的節日,正因為樸素已是很難得的質素了。當四周的人已經培和_圖_書養出投資意識,外幣基金股票,一顰一笑之間,點燈籠的手也特別抖動得厲害,因為閃縮。勉強插班,和年紀比你小四五歲的人一起,又有俯首屈縮的姿態,一伸腰看得遠些,更顯得老了。
至於八月十五夜的闔家團聚飯,更加無謂。團聚當然是幸福的,惟習慣成自然,家人即使出於自願,亦無從表白,只見和圖書飯後匆匆各尋去處,剩下老一輩擺弄月餅芋頭拜神為樂,反而是製造淒涼的大好良機。
中秋應該有中秋的氣氛。
任何老於失望的人都應該知道,月亮太圓並不是好事,何況中秋;追求快樂的難度極高,無論簡單或複雜,無論在物在人。
點蠟燭掛燈籠更上一層樓舉頭望明月芋頭菱角月餅楊桃都是樸素的,非常民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