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睇色,戒

作者:李歐梵
睇色,戒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部份 李安對張愛玲的挑戰 一、李安的文學才氣

第三部份 李安對張愛玲的挑戰

一、李安的文學才氣

李安拍的電影,有一個共同的特色,取材往往不俗,甚至不避禁忌,但拍出來的作品卻並不另類,不能算是藝術電影或實驗電影。
任何明眼人都可以看得出來,在這一系列的影片中,李安的壓抑主題風格不斷出現,在衝破各種戒規和禁區之餘,愈演愈烈,終於一發而不可收拾。可惜的是:偏偏他的《色,戒》犯了雙重大忌:不但把汪偽政權下的漢奸頭目刻劃得太有人性,觸犯了不少義憤填膺的愛國人士;而且把張愛玲晚期一篇冷酷無情的小說拍成情https://m.hetubook.com.com慾大發的電影,因此似乎也觸怒了不少張迷和張愛玲研究專家。張系國(即域外人)在他最近寫的文章裏說:「李安一個最大的長處是能夠討好所有的人,讓不同的人在他的電影裏看到他們想要看的東西(包括我在內)。從來沒有一個中國(台灣)導演能夠做到這樣,真不容易。」但據我看來,全球各地(特別是在中國大陸)的反應極為參差不齊,李安並未能討好所有的觀眾。我算是一個例外。兩年前www.hetubook•com.com我曾寫過一篇安慰李安的短文,因為他未能憑《斷背山》而得到最佳影片金像獎,不料此次又要寫這個續篇。
早期的《推手》不算,《喜宴》的故事是華洋大男人的同性戀,卻以輕鬆的喜劇方式來處理文化衝突——衝突的不是中西文化,而是中國文化中的父子關係和代溝。《飲食男女》延續了這個主題,說的卻是父女關係,而且反其道而行,讓老爸爸晚年新婚得子。《理性與感性》是一個例外,因為此片從頭到尾都是愛和*圖*書瑪湯普森的影子,從編劇到主演,到大膽起用一個華人導演;但李安片中仍以一當代華人的眼光看十八世紀的英國社會,更注意家庭倫理,和兩姐妹個性的不同,姐姐的心理壓抑更成了他持之一貫的主題。《冰風暴》寫的紐約郊區有錢人的夫婦外遇,手法冷峻,毫無性情可言,(而《色,戒》又偏偏拍得太熱)。《與魔鬼共舞》以美國南北戰爭為題材,卻雙方忠奸不明,而且在風格上故意挑戰美國影史上的老祖師爺格里菲斯的經典。《卧虎藏龍》竹戰反武俠片的陽剛和圖書氣,一味陰柔;一方面讓兩個女將飛檐走壁,大戰數回合,一方面又故意壓抑兩個中年俠客周潤發和楊紫瓊的感情,把虎和龍藏在一種感情架構之中,不像武俠片。只有《綠巨人》可謂徹底失敗,因為李安想在卡通漫畫式的範疇中大玩壓抑的遊戲(科學家壓抑兒時回憶,怒氣爆發而成綠巨人)。然而下一部《斷背山》卻出奇地又討好又賣座,洋人和華人觀眾皆受感動。李安的壓抑主題在這個西部牛仔的同性戀的禁忌題材中得以發揮。甚至原作者Annie Proulx在提出和_圖_書書面抗議(原小說中的感情高峰應在兩個男人在旅館幽會,而非在故事結尾)後,也改變態度,轉而讚好。美國影評也很少從原著,一篇曾在《紐約客》刊載過的短篇小說中咬文嚼字,批判李安這個華人導演不懂美國牛仔文化或沒有抓住原著精神。李安冒險攀登的這座文化和性向的斷背山,不但沒有斷背,而且大獲成功,在他個人的事業上走上另一高峰。於是,他再度自我挑戰,拍張愛玲小說的《色,戒》。題材更是禁區,日據時代上海的漢奸特務,卻不料在初獲好評之幾乎斷背而歸。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