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中年大叔的20個生活偏見

作者:黃威融
中年大叔的20個生活偏見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環島吃喝 偏見4 大叔不喜歡去咖啡館遇到熟人

環島吃喝

偏見4 大叔不喜歡去咖啡館遇到熟人

找咖啡館這件事,大叔在意哪些呢?長期從事雜誌編輯工作的我,咖啡館可說是我工作場所的延伸。我深深覺得公司的會議室是謀殺創意和想像力的墳場,所以我非常喜歡把工作夥伴約到咖啡館開會討論。

台北篇之二

大叔偶爾想去摩登空間喝咖琲
那家牆上掛滿搖滾海報的咖啡館
常去台南工作的我,大多的採訪對象都是老房子改造這路的文青咖啡,不過有一次早餐意外被建築系老師帶去這家位在集合住宅地下室的咖啡館,讓人覺得真是太有意思了。虫二咖啡位在台南的知名豪宅建築All in One的地下室,基本上這家店不會是你剛好走路經過順便進去的類型,如果不是特地前往,一般人極難發現。
在台南混(過日子),哪能天天去設計店鋪啊。身為一個固定去台南訪友的天龍國成員的我,在某次跟台南當地朋友聊天時說到這件事,我的台南朋友們覺得這不是廢話嗎?你們這些觀光客會去吃喝的地方本來就不是我們會去的嘛。
阿烏咖啡
梅森凱瑟的麵包很像搖滾團體而非流行偶像歌手的音樂配置,準確有力,讓人無法忽視。它的麵包存在感很強勁,部分的口味餡並沒有那麼精采(hetubook.com.com這句話的意思是有好些款真是太讚啦,有幾款則普普),而幫助我能夠有這樣的體會,我以為就是汀恩德露卡的那杯黑咖啡。
當然,去咖啡館可以學設計,在台灣想開咖啡館的人都有基本的室內設計和裝潢本事(幾乎個個都看了一大堆歐美日厲害的店家空間構成報導),不管你覺得它們的空間是不是受到誰嚴重啟發,至少我常看到很新鮮的想法。最後提供一個喜歡去咖啡館非常個人的理由,我覺得不同的的店就是店老闆的創作,透過這些創作我跟老闆們建立起特殊的友誼。常跟我去咖啡館的夥伴們,應該同意我這些道理吧。

台北篇之一

早上若有空檔,我挺愛去咖啡館吃早餐,有些老派的咖啡館會請中年阿姨每天早上現場煎太陽半熟蛋、製作三明治、搭配一杯熱咖啡。我這幾年超級喜歡去吃這種早餐,因為根本不會有追逐流行的年輕人和藝文媒體同行出現。至於它的食物水平,我覺得有八十分,夠了。最常去的是台北市西門町成都路上的那兩家,大叔好友們知道我說的是哪裡。
這家咖啡館的早餐是家常滋味
跟台南朋友在路邊閒扯喝咖啡
當年它的黑咖啡幫我嘗出好麵包的滋味
不容易遇到和_圖_書文青同行的咖啡館
由於我並非認真的咖啡品嘗者,對於他們咖啡的品質有多好體驗有限,不過我非常建議到這裡的人一定要點它的單品咖啡,老闆對咖啡豆挺講究。強烈建議不要在週末來擠,因為週六日台大校園附近的人潮真的是太洶湧了。它的咖啡水準以上,適合談事情,平常人不雜亂,是間適合大叔談事情的咖啡館。
虫二咖琲
十幾二十年前位於台北南區公館的挪威森林,這間咖啡館應該就是我心目中最正確的一種咖啡館形態了(早期非常歡迎大家邊喝咖啡邊抽菸,我曾經參與過那美好的喫菸年代,哎呀青春就這麼過去了)。我們可以這麼說,這類咖啡館是被功能強大的筆電和智慧型手機殺死的(以及嚴格的菸害防治條例)。因為大家去咖啡館都在做自己的事、聽自己的音樂,讓這類認真播放音樂的店不再被需要。

台南篇之一

多年之後我還是相當懷念它當年動不動就隨便放個地下絲絨或湯姆等待之類的酷音樂啊。它的咖啡絕對及格,根據我小時候的好友、現在兩岸三地首席文青作家馬世芳回憶,一九九○年代初期挪威森林開張,是他第一次喝到奶泡綿密的卡布奇諾。拜拜,hetubook.com.com我們的青春咖啡館。
Dean&Deluca(已歇業)
南美咖啡
大叔我最常去的咖啡館在台北南區,每次跟人約場地就會出現類似難題:該去人氣最旺的店家,還是讓自己真正感到輕鬆自在的場所呢?通常我就直接把朋友帶去台一冰店旁邊這家老屋修建的咖啡館,因為他們家的咖啡售價比較高,歐式的餐桌和落地玻璃旁高腳椅的安排就不是為了讓人來此打電腦當網咖;也因此它平常的下午人相對少,最重要的是文青不會在這樣的店混,這真是太符合我的需求了。
大叔其實就是有點年紀的歐吉桑,事業未必有成,但不再以革命青年自居。像虫二咖啡這樣具有設計品質和建築想法的摩登空間,真是太適合跟見過世面的熟|女好友約會了。當然,大叔不是為了把妹才去咖啡館;就算是,絕對不要明目張膽地說出來。
但最吸引我專程去西門町的理由,是一個人去成都路南美咖啡吃早餐,就是台式的美式早餐:煎得半熟的荷包蛋,幾片火腿,傳統烤法的吐司,一杯熱咖啡。身邊來吃的人有些是港澳觀光客,有些是每天固定來報到幾十年的老顧客,就是沒有一般的上班族和跟我和-圖-書同行的文青。對了,這裡的室內空間幾年前整個翻修過,其實沒有更好,但至少是新的。

台南篇之二

成為大叔這幾年我還是挺愛去西門町的:去中華路和武昌街附近二樓的佳佳唱片逛,樓梯間張貼的各種海報和店内螢幕播放的最新演唱會畫提醒我真的跟流行娛樂脫鉤了。鴨肉扁賣的鵝肉不太常吃了,一個人去叫一整盤吃不完,可是真的太愛他們家鵝肉米粉的湯頭,單點一碗挺好的。這陣子最常吃的是漢口街巷內的萬國酸菜麵,建議大家早上十點經過若看到燈亮,進去吃碗酸菜湯麵加荷包蛋,滋味好而且充滿飽足感。午餐人很多,晚餐沒賣。
工作之外,我常常跟不同的朋友去不同的咖啡館聚會,我喜歡去氣氛隨和、但老闆講究口味和空間的咖啡館跟朋友聊天。適合聊天的咖啡館其實不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私房名單,通常我不願意告訴別人我都去哪,那是我跟好友之間的共同默契。
那幾年到台南,多半住在開山路巷內建築師朋友的客房,早上起床直接走到開山路上的阿烏咖啡,就是最日常的選擇了,純樸的咖啡館空間和烤三明治,坐在路邊吃早餐或下午聊天都讚。對大叔來說,空間適切就好,食物飲料高標最好低標也行,最在乎的是談話品質。那個週末hetubook•com•com早上跟兩個建築師好友激烈交換接案技巧和客戶水平種種,真是近幾年最充實和啟發人心的對話了。大叔對咖啡館的評分標準,其實很寬鬆,和好友聊天愉快最重要。
喜歡去咖啡館聽老闆放的音樂,雖然百分之九十九的年輕人去咖啡館都是用筆電戴耳機聽自己的音樂,但是你們知道嗎?許多開咖啡館的老闆對音樂超有想法,我常常因為去一家咖啡店意外認識新的樂團;或是在一家不熟的咖啡館竟然聽到十幾年前自己超愛、但好久都沒聽的專輯。
挪威森林(已歇業)
此外我也喜歡一個人去咖啡館辦公,雜誌編輯工作是一堆瑣事的總成,常被一大堆待辦事項追殺,若是待在辦公室只會更慘,若回家只想擺爛,這個時候我會選擇找一間咖啡館待著,一個人好好把手邊的事情整理清楚再說。

懷念版之一

懷念版之二

昔日微風廣場地下室的「汀恩德露卡」曾經是我最愛跟人約談事情的地方。誰會早上十點出現在微風地下室呢?我習慣買旁邊梅森凱瑟的麵包,單點他們家的熱咖啡,這樣的搭配相當能夠讓人理解梅森凱瑟這家日本人非常推崇的法國麵包師傅對於麵粉的講究。
滴咖啡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