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匈奴

作者:張國立
匈奴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漢武帝時代的主要對外戰爭和本書主要人物年表

漢武帝時代的主要對外戰爭和本書主要人物年表

匈奴天災,左大都尉向漢請降,武帝派因柏將軍公孫敖至塞外建受降城,準備接應。
太初三年 B.C.102
(全書完)
武帝命樓船將軍楊僕、左將軍荀彘攻擊朝鮮。
太初元年 B.C.104
太始元年 B.C.96


匈奴左賢王繼位爲單于。

張騫自願出使西域,通大月氏,十三年後才返國,隨行百多人,僅兩人同張騫回到長安。

公孫敖指李陵協助匈奴對付漢軍,武帝誅殺李陵全家。
太初二年 B.C.103
車騎將軍衛軍率衛尉蘇建、左內史李沮、太僕公孫賀、及代國相李蔡攻匈奴,大破匈奴右賢王,這是漢朝對匈奴的首次大捷。
車騎將軍衛青率三萬人出雁門北擊匈奴,斬、俘數千人。

元朔元年 B.C.128
單于把女兒嫁給李陵,且封李陵爲右校王。
漢軍攻擊朝鮮,設樂浪、臨屯、玄菟、眞番四郡,朝鮮半島的北方納入漢朝版圖。

元光三年 B.C.132
元鼎六年 B.C.111
元朔三年 B.C.126
漢中郎將蘇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拘留,送至北海牧羊。

元狩五年 B.C.118

漢軍攻閩越,閩越投降。
元朔四年 B.C.125m.hetubook.com.com
新任單于對漢示好,送回過去囚禁的漢使。

元光二年 B.C.133

武帝派唐蒙經營西南夷。
征和二年 B.C.91
元光元年 B.C.134

天漢四年 B.C.97


元封六年 B.C.105

武帝派大軍征討南越。
光祿勳徐自爲出五原建造防範匈奴的碉堡。匈奴猛攻定襄、雲中,右賢王亦攻酒泉和張掖諸郡。
征和三年 B.C.90
對外無大事。
匈奴攻代郡,殺代郡都尉朱英。
李廣利遠征大宛返回長安,進玉門關時大軍僅存一萬多人。
漢與匈奴和談,互派使節,但單于拘留漢使路充國,武帝命拔胡將軍郭昌和浞野侯進駐朔方,以防匈奴。
護軍將軍韓安國、材官將軍李息、驍騎將軍李廣、輕車將軍公孫賀等率大軍三十萬至馬邑伏擊匈奴,消息走漏,大軍無功。
元封四年 B.C.107
因柏將軍公孫敖妻子涉及巫蠱案,全族被殺。
大將軍長平侯衛靑過世。
元鼎四年 B.C.113

對外無大事。
匈奴南犯,殺代郡太守恭。

匈奴攻上谷、漁陽。武帝派衛青、李息出擊,收河套以南之地,衛靑受封爲長平侯。武帝亦於河南地設朔m.hetubook.com.com方郡,重修秦朝蒙恬的長城。

匈奴入侵上谷、五原。
元狩元年 B.C.122
元鼎三年 B.C.114


大將軍衛靑與驃騎將軍霍去病各率五萬大軍北征匈奴,大獲全勝,李廣爲前將軍,與右將軍趙食其合軍,均無功,李廣自殺。
漢樓船將軍楊僕、伏波將軍路博德攻滅南越,設九郡,現越南北部納入漢朝版圖。
後元二年 B.C.87
元狩三年 B.C.120

天漢二年 B.C.99
征和元年 B.C.92
太始三年 B.C.94
元光五年 B.C.130
南越內亂,漢藉機介入其朝政。
公孫賀全族被殺。

李廣利率十數萬人再攻大宛,破其首都貴山城,大宛投降,獻出汗血馬,結束武帝對西域最大規模的征戰。
匈奴大軍三萬攻代郡、定襄、上郡。


元封元年 B.C.110

衛靑受封爲大將軍,其部將公孫敖封合騎侯、韓說封龍額侯、公孫賀封南穹侯、李蔡封樂安侯。
元朔六年 B.C.123


元狩四年 B.C.119
對外無大事。
對外無大事。
武帝要對南和圖書方作戰,在長安建昆明池訓練水軍。

元朔二年 B.C.127
夏天,漢軍再北征,霍去病主力深入二千多里,大破匈奴,其部將鷹擊司馬趙破奴封從驃侯、校衛高不識封宜冠侯。同時率軍出擊的合騎侯公孫敖無功,貶爲平民。衛尉張騫未按時抵達戰場,貶爲平民。郎中令李廣孤軍苦戰匈奴,死傷過半,無功亦無過。
天漢三年 B.C.98

元光四年 B.C.131

李廣堂弟李蔡任丞相,被指侵佔景帝的墳地,武帝命其自殺。

元封三年 B.C.108


二月十四日,武帝去世,享年七十歲。
元鼎元年 B.C.116
李廣利被匈奴單于所殺。
衛尉李廣受命出任驍騎將軍,進駐雲中,同時長安中尉程不識出任車騎將軍,駐雁門,防禦匈奴。
元朔五年 B.C.124
趙破奴率七百餘騎攻西域,破樓蘭、姑師,受封爲浞野侯。
匈奴軍攻上谷,殺百餘人。


對外無大事。
羌叛離漢,聯合匈奴,匈奴大軍攻陷五原,殺五原郡守。
貳師將軍李廣利攻大宛,兵敗郁成城,率殘兵留屯敦煌。

元狩二年 B.C.121
武帝命將軍郭昌和中郎將衛廣攻滇國,滇國投降,漢於其地設益州郡。

元鼎二年 B.C.115
元狩六年 B.C.117https://m.hetubook•com•com
對外無大事。
元鼎五年 B.C.112
對外無大事。
匈奴大軍攻右北平、定襄。
匈奴攻雁門,漢將對敵怯懦,斬首於市。

騎都尉李陵奉命隨李廣利出征,自率步卒五千,攻至洽稽山,與匈奴單于的主力大戰,屢敗匈奴,殺敵甚衆,最後在鞮汗山被圍,李陵投降,其部隊生還者僅四百餘人。
武帝不滿司馬遷對李陵投降匈奴的解釋,判司馬遷腐刑。

丞相公孫賀的兒子公孫敬聲涉及貪污。
武帝停止對匈奴的軍事行動。

驃騎將軍霍去病率一萬騎出隴西攻匈奴,獲大勝。
征和四年 B.C.89
夏天,漢軍再發動攻勢,衛靑主力獲勝,右將軍蘇建大敗,前將軍趙信投降匈奴。
衛靑的兒子衛伉因巫蠱案被殺。

天漢元年 B.C.100
郎中令李敢謀刺衛靑,殺傷衛靑,但衛靑原諒李敢,可是衛靑外甥霍去病不服,於狩獵時射殺李敢,武帝稱李敢被鹿撞死。
太初四年 B.C.101
浚稽將軍趙破奴率兩萬騎兵出朔方,在受降城爲匈奴八萬軍所圍,趙破奴和其部隊全部投降。
中郎將張騫奉命通西域,漢朝開始經營西北。並於西北設酒泉、武威郡。
武帝派李廣利征伐大宛,以取貳師城的汗血馬。
匈奴入侵五原、酒泉,殺漢兩都尉,武帝令貳師將軍李廣利率七萬人北征,亦命開陵侯成娩率樓蘭等六國之軍攻車師以掩護北征主力。成娩破車師,李廣利亦在羊句山大破匈奴,但李廣利的妻子也涉及巫蠱案,一家人被捕下獄,李廣利雖再破匈奴和_圖_書左賢王,可是人心已亂,大軍班師至燕然山爲匈奴追擊,漢軍大敗,李廣利投降。武帝屠李廣利全家。


李廣利率三萬大軍遠征匈奴,先勝,於班師時爲匈奴追擊,漢軍大敗,假司馬趙充國英勇救出李廣利。
武帝大舉攻伐匈奴,大將軍衛靑出定襄、合騎侯公孫敖、太僕公孫賀、翕侯趙信、衛尉蘇建、郎中令李廣分任中、左、前、右、後將軍,殺數千人後撤退。
太始四年 B.C.93
太始二年 B.C.95

武帝將江都王的女兒下嫁給烏孫王,漢使亦通西域,直達安息。
匈奴降漢的介和王成娩引樓蘭兵攻車師,爲匈奴右賢王所敗。
漢將李息和徐自爲攻羌。

浞野侯趙破奴逃回中原。

武帝親率大軍十八萬至朔方向匈奴示威。
霍去病率八百騎隨衛靑出征,建立軍功,封冠軍侯。
元光六年 B.C.129
匈奴南犯,殺遼西太守,再攻漁陽、雁門,武帝任李廣爲右北平太守,匈奴稱他爲飛將軍。
元封五年 B.C.106
太僕公孫賀受命爲丞相,封葛繹侯。
對外無大事。
元封二年 B.C.109


李廣利率大軍十三萬攻匈奴,無功。
匈奴入侵上谷,武帝開始反攻。車騎將軍衛靑出上谷、騎將軍公孫敖出代郡、輕軍將軍公孫賀出雲中、驍騎將軍李廣出雁門,各路皆退,唯衛靑直攻龍城,被封爲關內侯。李廣兵敗被俘,卻趁匈奴兵不留意,奪馬逃回。
後元元年 B.C.88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