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全面通緝

作者:李查德
全面通緝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七十一

七十一

大錯特錯。
當然了,對方一定會不斷做假動作,一下往這撲,一下往那竄,最後自己平貼到牆上,像鬥牛士一般,認為李奇會在撞上他之前轉彎。
省子彈,別用二連發模式。這方針還過得去,擺得平第一個人。對方穿著某種寬鬆的綠色制服,腰帶上別著有蓋的大槍套,裡頭有把手槍。完全不像李奇看過的任何軍事組織裝備,比較像民間工藝品。
門開了。
李奇再次抬頭。第二個人太遠了,手槍打不到一百英尺外的目標。他於是下車,按下紅色按鈕,身後那道巨大門扉又開始緩緩關閉了。他靜觀其變,對方也靜觀其變。雙方的距離一百英尺,手槍派不上用場。因此李奇回到車上,扣上安全帶。重踩油門,車子飛快加速,朝對方直衝而去。那人愣了關鍵性的一秒鐘,接著手忙腳亂地掏挖有蓋的槍套,最後放棄,拔腿就跑。從原本站的門邊退開,因為要迅速打開是不可能的,那不是逃生艙。機關反應速度太慢了,對方寧願往隧道裡逃,把希望賭在那裡,太蠢了,完全沒進行戰略性思考,沒從敵方思考架構出發。只打算左閃右躲,衝到牆邊貼著,認為任何駕駛都不會冒著撞毀車輛的風險衝向水泥牆。
隧道內又安靜了下來。李奇在原地坐了一秒,他猜沒什麼聲響會傳到第m•hetubook•com•com二道門的另一頭,搞不好其他人什麼也聽不到。這些門設計上是為了防範一億噸級的原子彈,一發九毫米子彈發出的「啪」聲和車子撞毀的聲音算不了什麼。
他數到三便打前進檔,車子緩慢地往前滑行。他剛剛步行時覺得腳下的泥土地不斷攪動凹凸不平、變幻莫測,結果在上頭開車的感覺也差不多。車體震顫、橫移,顛簸於僵硬、負重的懸吊系統彈簧上。他沿著皮卡車原先的行進路徑前進,基本上是一條直線,延伸到建築物遠端角落。朝它逼近的途中,它在他眼中幾乎都還是保持著漆黑、毫無細節的模樣,不過他越是靠近,它向他揭露的面向還是會增加一些。接著突然間,它現出了全貌,就在他的窗外。感覺好像開車經過停靠在碼頭内的遠洋船。水泥灌澆外體,裡頭肯定有粗鋼筋強化,形狀由臨時板模鑄造而出。上頭有東一塊、西一塊木紋,永遠被保留在水泥牆表面上。頂端的弧度是靠踩踏木板塑造出來的,遠看圓滑,近看非常粗蠻、斷續,有些水泥未乾時就被擠出木板夾縫。整棟建築物彷彿布滿尚未織完的縫線,迷彩漆塗得很厚,刷痕密織如網,並不井然有序。不過當年評比上迷彩漆技巧時,講究的是遠看的圖樣好不好www.hetubook.com.com,不是近看夠不夠細膩。
李奇繼續往前開,左手控制方向盤。
他看到四樣事物;有個老兄站在車子附近,對方以及第一道大門旁邊有個紅色大按鈕;另外有個老兄站在一百英尺外,對方以及第二道大門旁另有一個紅色大按鈕。
他們的槍放在皮卡車內,就丟在椅墊上。兩把柯爾特衝鋒槍,外加帆布背帶。基本上規格跟M一六步槍差不多,不過槍身較短,裝填九毫米帕拉貝倫彈。美國製,每分鐘可擊射九百發子彈,使用二十發彈匣,射擊模式可選自動連射、三連發或單發。李奇不怎麼喜歡這款槍,美國從來不曾真正打入衝鋒槍市場,產品說服力不足。歐洲提供更好的選項,例如斯泰爾或黑克勒─科赫。順帶一提,這問題拿去問三角洲部隊或寬提科最準。現在在飛機上的特警人員不會配備柯爾特,他媽的絕對不會。
怎麼讓它開?車上沒無線電,門附近沒有監視攝影機,沒有感應器可以觸動,沒有通話鍵,沒有對講機。李奇緩慢地往前開,不知該如何是好,眼前的大門在他看來像是高聳的鐵壁。他看到屋頂欄杆後方的哨兵了,總共有五個人,以肩帶背著長長的槍,望著不近也不遠的地方,看起來相當散漫。站哨是費力又無趣的工作,一般愛好冒和_圖_書險者不會自願扛下。不刺|激,零魅力。
門板之間裂開一小條縫,接著分別往左右兩側退開,發出巨大的刮磨聲。驅動門板的裝置發出貨車引擎高速運轉時的嗡嗡聲,整個裝置肯定重達好幾百噸,防爆,畢竟軍方要什麼就會有什麼。縫隙越拉越大了,兩英尺,三英尺。隧道内出現昏暗的光線。低瓦數燈泡,裝在鐵絲燈罩内,自天花板垂下。李奇挖出大腿下方的葛拉克手槍,握好,手低垂在車外之人的視線範圍外。門縫達到七英尺寬時,大門停住了,剛好可供乘用車通行。李奇深吸一口氣,數到三左手便握上方向盤,輕踩油門,車子緩緩駛入建築物内。
不過有總比沒有好。李奇察看了一下槍枝,確認他們裝有子彈,功能似乎也都正常。他關上副駕駛座門,繞到駕駛座那頭,將椅墊往後調,坐上車。引擎怠速中。這是一輛福特車,沒什麼花俏之處。他把兩邊車窗都放下來,葛拉克手槍塞到右大腿下方,兩把柯爾特衝鋒槍都堆到副駕駛座去。
很容易就能找到答案,輪胎痕在月光下相當清晰。軟土上有兩條車轍,一進一出,根本是高速公路了。
他減速,深吸一口氣,轉方向盤過彎,建築物的北側首度映入他眼簾。那是一片水泥牆,上頭有三個巨大的突起,像是矮胖的半圓水泥隧道,和_圖_書彼此平行,都很筆直,長約一百英尺,像是拉長的圓頂小屋入口。防空襲用。隧道兩端都會有防爆門,不會兩扇同時開啟。貨車穿過第一道門後得在裡頭暫停一段時間,接受某種意義的隔離。接著第一道門會關上,第二道門會開啟,貨車再繼續前進;外出程序則相反,建築物内部永遠不會接觸到外來的爆炸衝擊波。
於是他直接朝最近的老兄開槍,雖然說理論上不是打在對方的臉上。他把葛拉克手槍舉得稍微高一些,在他額頭中央開了一個孔,位置跟索倫森的中槍部位差不多。
撞擊的力道將柯爾特衝鋒槍甩到副駕駛座底部,彎折、卡在一塊。李奇把每個部位調正,兩把槍分別甩到左右兩肩上。接著取出已短少兩發子彈的葛拉克手槍彈匣,換上索倫森腰帶上的那一個,差兩發子彈差很多。
李奇繼續過彎,輪胎紋劃出的弧度相當大,感覺很從容。接著他駛進其他車輛壓出的車轍當中,朝大門前進。門關著,外頭有個比隧道口還要寬的門框,像是飛機機庫用的那種。裝大鐵輪的大門將沿著軌道滑行,左右對開,如劇院簾幕般。
接著他走到隧道另一頭,按下紅色大按鈕。
他稍早給杜馮索的建議是:直接朝他們的臉開槍,讓他們連說嗨都免了。
準備萬全了。
他頂開變形的車門,爬出殘骸,繞到https://m.hetubook.com.com僅存的一小截引擎蓋旁。第二個敵人幾乎被攔腰截斷,身上的每個傷口都鮮血泉湧。頭髮和皮膚都是黑色,肯定是外國人。可是所有人身上都流著紅色的血液,當然是了,事實擺在眼前。李奇免除了他的苦難,靠一發子彈,近距離射擊,打在他的耳後。毫無必要地耗費了一顆子彈,但好風度是需要代價的。
李奇以時速三十英里左右的速度直接撞上他,無情地任貨車前端重壓水泥牆。先是車頭轟向他膝蓋與腰之間,擠爛他的身體,接著受迫的引擎蓋如手風琴般聚攏,李奇再也見不到他驚恐的表情了。安全帶緊勒住被慣性往前抛的李奇,擋風玻璃碎裂,後車輪一度騰空又重重摔下,李奇也被猛力甩向椅墊。各種煙霧和熱氣都冒出來了。碰撞聲短促但響亮,在水泥隧道內製造出殘暴的回音。金屬破裂、擠壓,玻璃碎開,零件解體,大概是保險桿吧?李奇心想,還有大燈座、輪圈蓋之類的玩意兒。
李奇停車了,皮卡車的護柵距離大門只剩一碼。
這是飛彈儲放點,李奇心想。冷戰時期產物,只要軍方有那個念頭,他們就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蓋任何設施。事實上,他們連不想要的東西都會拿到。
第一個問題:這三個隧道出入口現在有沒有在使用?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