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傅科擺

作者:安伯托.艾可
傅科擺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泰福瑞TIFERET 七十

泰福瑞
TIFERET

七十

這兒有一個縫隙,一個裂縫。在羅生魯的墓碑上,不僅寫了「一百二十年後」以重申會晤計畫,而且寫有「Nequaquam vacuum」;不是「空隙不存在」,而是「空隙不應存在」。一個空隙出現了,因而它必被填補起來才行!
這便是關鍵!德國武士(第四線)是在哀歎英國武士(第二線)沒有到達法國武士(第三線)那兒。當然了,在書中可以找到幾乎是稚氣而透明的寓言:羅生魯的墓被挖開了,墓裡有第一圈和第二圈修士們的簽名,可是沒有第三圈的。葡萄牙武士和英國武士都在,但法國武士在哪兒呢?
薔薇十字會員接受了已知的冒險而挺身出面,因為那是拯救「計畫」的唯一方式。
——《薔薇十字會宣言》,卡塞.威塞,一六一四
這段文字的真意為何?有什麼墳墓是沒有地址的?我漸漸看出了這兩部宣言之所以被寫出,是因為有某些情報遺失了。於是宣言便是訴請,要任何擁有這情報m.hetubook.com.com的人挺身而出。
據說羅生魯曾到過西班牙(或葡萄牙?)對那裡的學者指出「從何處畫未來世紀的真正標記」,卻徒然無功。為什麼呢?是因為在十七世紀初有一批日耳曼聖堂武士將一個受到嚴密防衛的秘密公開,為了在傳達信息過程中的休止而被迫露面嗎?
只有一句可能的結論:德國的聖堂武士抱怨,是因為「前面」的一次會晤不曾發生。
這正是上校藉出版他的著作所打算要做的:迫使某人自沉默中現形。
「宣言」的結論寫得明明白白:「我們再次要求歐洲所有的學者……仔細考慮我們的提議……讓我們知道他們的感想……因為就算目前我們不曾透露姓名……任何將名字告知我們的人,將得以與我們親自協議,或者——如果有某種困難——書面協議。」
就其內容而言,這兩本書是謬論、謎語和牴觸的綜合體。因此它們不可能只有表面的意義,而且既非呼籲深刻的精神改革,亦非那可憐的克里斯汀.羅生魯的故事。它們是密碼信息,得放在格柵上去讀,一個留下一些空間,卻遮蓋其www.hetubook.com.com餘部位的格柵。就如普洛文斯只有第一個字母才算數的密碼信息。我沒有格柵,只有假設一個,因此讀來忐忑猜疑。

兩部宣言都流露出不安、懷疑、困惑。第一繼承線的修士們各自安排「由一個傑出的繼承者」接替,可是「他們決定把秘密留在……他們的埋葬地,而直到今天我們仍不知道他們埋在何處。」
這兩本宣言是在一六一四到一六一五年間出現於日耳曼,因此是在一五八四年法國與英國聖堂武士會過面大約三十年之後,也是法國聖堂武士與德國聖堂武士即將會面的幾乎一世紀之前。
我再一次自問:為什麼這兩部宣言會出現在德國——在那裡,第四繼承線應以神聖的耐心等到輪他們出場才對呀!德國的聖堂武士不能在一六一四年抱怨在瑪林堡的會晤失敗,因為瑪林堡的會晤應該要等到一七〇四年才會發生的。
宣言談到了普洛文斯的「計畫」——這是無可置疑的。在羅生魯(狄姆穀倉的寓言,一三四四年六月二十三日之夜)的墳墓裡,埋藏了一批讓後世去發現的寶藏,一批「隱藏……一百和_圖_書二十年」的寶藏。顯而易見的,這寶藏指的並非金錢。書中不僅有一番論爭斥責煉金術士的貪得無饜,且公開說寶藏的允諾是歷史的一次大變動。如果讀者對此竟不了解,第二本宣言說不可忽視第六次也是最後一次會晤的奇妙結果,且重複道:「若果上帝為祂第六個大燭台所帶給我們的光而喜悅……若果我們能在一本書裡讀到一切,而且可以明瞭且記住……如果透過歌唱(大聲朗誦信息!)我們可以將石頭(石頭!)變成珍珠和寶石,該會有多麼愉悅……」此外又談到不可思議的秘密和一個將在歐洲成立的政府,以及將要成就的「偉大任務」……
第一件事,我讀了薔微十字會的兩本宣言,「宣言」和「告白」。我也看了一下約翰.華倫汀.安德列所寫的《克里斯汀.羅生魯的化學婚禮》,因為據說安德列是宣言的作者。
然而,讓我們牢記關於一個一百二十年之時期的秘密指示,說A修士……D的繼任者,也是第二繼承線的最後一位——就活在我們許多人之間——對我們發言,我們這第三繼承線……
和*圖*書「宣言」說,最初有人寫出一神奇的著作(當然是普洛文斯的信息了),可是「上帝的鐘」每分鐘都響,「而我們的卻幾小時也不響一下」。是誰沒有去敲響神鐘——誰沒有在正確的時刻到達某一特定地點呢?書中提到原來有一批修士本可以揭示一秘密哲學,可是卻決定分散到世界各地去。
宣言無可否認地試圖重建「計畫」的階段,如狄歐塔列弗的摘述。第一個其死亡被提及的修士是I.O.修士;他是在英國「告終」的。所以有人成功地抵達了第一個會面地點了。第二繼承線和第三繼承線也都被提及了。到現在為止,一切都顯然遵照次序:英國的第二繼承線在一五八四時會晤了法國的第三線。在十七世紀初所寫的這兩部宣言,只談到頭三批聖堂武士的遭遇。《化學婚禮》是安德列在年輕時所寫的,因此必是在兩部宣言之前(雖說宣言甚至可能早到一六一四年)。在《化學婚禮》中提到了三座大神殿,必然已為人所知的三個地方。
換句話說,英國武士沒有碰上法國武士。然而,根據我們已設立的,只有英國武士知道該到哪裡去找法國武士,正如只有法國武和圖書士知道德國武士會在哪兒。所以,就算法國武士在一七〇四年找到了德國武士吧,他們本該傳遞的整份情報也會少了三分之一的。
我所以細讀,並非為了要相信宣言所言,而是為了要看穿其言下之意,好似字裡行間隱藏了別的意義。為了「幫助」其敍述別具意義,我知道我應該略過幾個段落,並加強某些陳述的重要性。可是這正是魔鬼作家們所教給我們的。在啟示的精密時間裡活動,不要遵循膚淺而落俗的邏輯連鎖及其單調的次序。
例如,為什麼要如此堅持說雖然敵人用盡各種辦法阻止這場合實現,但時間已到,時刻已來臨呢?什麼場合?據說羅生魯的最後目標是耶路撒冷,可是他沒有能夠抵達。為什麼呢?阿拉伯人受到讚美,因為他們互通信息,可是在德國,有學問的人卻不知如何彼此協助。這是什麼意思呢?還有一句提及「一個要那片牧草地完全屬其所有的較大團體」。顯然某個團體為追求其私利想要阻撓「計畫」,因此顯然造成了某種挫折。
然而,我在研讀時卻意識到,雖然兩部宣言的說法吻合了較早的《化學婚禮》,這期間必然發生了某種令人困惱的事。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