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翁同龢傳

作者:高陽
翁同龢傳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十章 主戰復迫戰 寇連材

第十章 主戰復迫戰

寇連材


這當然會引起慈禧的震怒,疑心有人指使。寇連材回奏,皆所自為。因命其試背原摺,則無甚舛錯。慈禧以本朝成例,內監言事者斬,問寇可知此禁例?寇連材的回答是:「奴才怕死,就不會上摺了。」於是慈禧命綑交內務府慎刑司;十六日移刑部,即日斬決於菜市口,年十八。臨刑時以碧玉扳指、玉珮、金表等,分贈劊子手及同事之送死者。清朝養士兩百餘年,得一從容就義的內侍,此亦氣數已盡的徵兆。

初十日晨起,西太后方垂帳臥,連材則流涕長跪榻前,西太后揭帳叱問何故?連材哭曰:「老佛爺即不為祖宗天下計,獨不自為計乎?何忍更縱游樂?生內變也!」西太后以為狂,叱之去。連材乃請假五日,歸訣其父母兄弟,出其所記宮中事一冊,授之兄。還宮則分所蓄與小璫。至十五日乃上一摺,凡十條,一請太后勿攬政權,歸政皇上;二請勿修圓明園,以幽皇上。其餘數條,言之不甚了了,大率皆人之不敢開口言者。最奇者末一條,言皇上今尚無子嗣,請擇天下之賢者,立為皇太子,效堯舜之事。其言雖不經,然皆自其心中忠誠所發,蓋不顧死生利害而言之者。https://www•hetubook•com•com和圖書
翰林兼日講起注官,有專摺言事之權者,亦每以松筠庵為集議之處。甲午之役,朝士主戰的領袖,即為文廷式。他的科名雖晚,但以超擢學士之故,品秩高於儕輩,同時因為由珍妃而上結主知,且為翁同龢的門生,言事有力,所以朝和-圖-書士主戰者奉之為首領,是很自然的事。
寇連材為直隸昌平州人,年十五淨身入宮為慈禧梳頭房太監。凡為慈禧梳頭者,極易獲咎,但亦極易得寵。因為慈禧對她因年齡漸長,易於脫落的頭髮,珍惜異常,李蓮英由於本為硝皮匠,善於處理毛髮,梳頭遇有髮落時,能以巧妙手法匿不使見,因而大獲信用。此外則因落髮過多,遭杖權者,不知凡幾。寇連材之屬於比較幸運的,當差謹慎以外,視其年幼而多所寬容,亦為原因之一。梳頭房太監獲慈禧授權,https://m.hetubook.com.com掌銀錢出納;寇連材見賄賂公行,屢次譏諫,慈禧惟加叱斥,不以為罪。於是有廿二年二月初十之事。以下清人筆記,亦大致可信:
文廷式之被逐,雖與寇連材的犯顏直諫,無直接關係。但可確信楊崇伊係利用寇連材事件,正當慈禧盛怒之時,使用含沙射影的手法,暗示此輩受文廷式的影響而有此狂悖的舉動。至於松筠庵集會,亦為「柏台故事」之一。松筠庵在宣武門外達智橋,原為前明楊繼盛故居,後改為祠堂,乾隆四十九年重修,可稱之為「御https://www.hetubook.com.com史公所」。
甲午之役,自釀成至連番大敗,李鴻章當然要負大部分責任。但他的主要責任,還不在軍務而在洋務。軍務則「萬壽山換了灤陽」是公開的秘密,慈禧太后及醇王分擔了責任;洋務則自恭王去位以後,幾乎全由李鴻章作主,朝中則有醇王支持,醇王既歿,慶王之權漸重,但大端亦必先徵詢李鴻章的意見,方始定策。甲午年即至中日正式決裂,已以兵戎相見時,猶有和平解決的希望,而以李鴻章的執迷不悟,可望將損失減少,國家體面未盡淪傷的機會,一個一個都溜掉了。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