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中國人史綱

作者:柏楊
中國人史綱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十二章 第十九世紀 十五 中日甲午戰爭

第三十二章 第十九世紀

十五 中日甲午戰爭

次年(一八九五),中國代表李鴻章在他領導的事業全部失敗後,到日本低頭接受屈辱的和平,簽訂《馬關條約》:
中國戰敗,朝鮮陷於驚恐,在朝鮮人的眼中,偉大的天朝是不會戰敗的。朝鮮失去了靠山,六神無主,只有默默地承認日本為他們的宗主國。
一、中國承認朝鮮獨立自主。
——三國干涉還遼事件,使清政府的當權人物對俄國感激零涕,認為俄國真是中國最好的朋友。這份感激之情維持了五年,直到下世紀(二十)第一年(一九〇〇),俄國乘八國聯軍進攻中國之際,突然間出兵佔領面積達一百一十萬平方公里的東北三省,清政府才大夢方醒。
東學黨是朝鮮民間崛起的反抗暴政和反抗除了中國人以外所有外國人的組織,閔氏家族用最殘酷的手段鎮壓他們,結果激起全國大暴動,朝鮮政府失去控制。一八九四年,即中國古老曆法的甲午年,朝鮮向中國請求派軍平亂。當中國軍隊出發時,依照中日《天津條約》,通知日本,兩國軍隊遂同時到達朝鮮。日本這一次已拿定主意,再也不走了,他們從甲申事變(一八八四)焦急地等待了十年,才等到這個天賜良機。
這是一個絕望的局勢,中國海軍主力全在北洋艦隊,其他南洋、粵洋m.hetubook.com.com兩個艦隊都微不足道,而且地域觀念和派系觀念,使他們樂意於看到以李鴻章為首的北洋系勢力瓦解,所以北洋艦隊根本不可能有援軍。不久,司令部所在地的劉公島上發生兵變,水兵棄艦登陸,要求司令丁汝昌「放他們一條生路」,而島上駐防的陸軍卻搶著攀上軍艦,要求快快逃命。秩序已亂,英國顧問瑞乃爾建議丁汝昌鑿沉殘餘軍艦,士兵徒手投降。丁汝昌採納,下令沉船,可是那些艦長們恐怕沉船後會觸怒日本人,可能性命不保,所以拒絕執行命令。丁汝昌又打算率領各艦突圍,更沒有人理他,丁汝昌只好服毒自殺。
日本無力跟三國抗衡,答應把遼東半島退還中國,但由中國增加白銀三千萬兩的贖金。
平壤潰敗三天後,中國北洋艦隊,包括戰艦十二艘、炮艇二艘、魚雷艇四艘,從大連出發,運送增援平壤的武裝部隊在大東溝(遼寧東港)登陸,在回航途中的黃海上,跟同樣擁有十二艘戰艦和四艘魚雷艇的日本艦隊相遇。
三、中國賠償日本軍費白銀二億兩(這是一個天文數字)。
中日兩國同時宣戰。
拒絕沉船,又拒絕突圍的艦長之一程璧光乘著懸掛白旗的炮艇出港,向日本艦隊投降。歷時www•hetubook.com.com二十四日的威海衛戰役結束,曾經烜赫一時,作為自強運動結晶的北洋艦隊,灰飛煙滅。清政府知道大勢已去,尤其是那位皇太后那拉蘭兒,急於慶祝她六十歲的快樂生日,所以迫不及待向日本乞和。
海戰只五小時,中國戰艦五艘沉沒,其餘全部重傷,落荒而逃。日本則僅旗艦松島號重傷,無一艦被擊沉。
東學黨聽到中國軍隊登陸的消息,精神上失去支持,即行潰散,天大的變亂霎時間歸於平息。中國通知日本,要求兩國軍隊同時撤退,日本提出種種不能馬上撤退的理由,然後,突然間發動攻勢,把王宮佔領,逮捕閔氏家族以消除人民的怨恨,請出李是應再當攝政王。國王李熙在壓力下,下令廢除跟中國簽訂的一切條約,又下令徵召日本軍隊驅逐侵犯朝鮮主權而又拒不撤退的中國軍隊。
戰爭分別在陸海戰場進行。中國駐防牙山的陸軍,自豐島海戰後,就受到日軍的猛烈攻擊,無法抵抗,即向漢城北方二百公里外的重鎮平壤撤退。中國在平壤集結的軍隊有一萬四千人,司令官(諸軍總統)葉志超是官場中的典型人物,膽小如鼠,視錢如命,又沒有聲望,其他將領們也都是大小官僚,除了吸食鴉片外,每天都擺酒歡宴,和圖書既不體恤士兵,也不理會逼面而來的大敵,他們都相信「船到橋頭自然直」的官場哲學。等到日軍以一萬五千人發動攻擊時,大軍即行崩潰,葉志超首先逃生。日軍乘勝尾追,越過鴨綠江,深入中國領土的遼東半島,順利地佔領位於半島最南端、中國最優良的旅順軍港。日本這時已決心永遠的攫取旅順,所以在旅順作滅種式的大屠殺,中國人全部死盡,只有三十六人逃生。
北洋艦隊司令(提督)丁汝昌站在旗艦定遠號的艦橋上指揮,下令艦隊作一字形雁陣應戰。可是副司令兼旗艦艦長(右翼總兵旗艦管帶)劉步蟾,發現如此則旗艦定遠號恰恰在最危險的前端,將第一個受到炮擊,於是他在轉達命令時,竟改為人字形雁陣,使定遠號位於他認為比較安全的中央後方位置。英國顧問泰樂爾看見陣勢跟司令所下的命令不符,對這種在海軍中聞所未聞、幾近叛變的陣前抗命,大為震駭。他急忙奔上艦橋,企圖挽救,但時間已不許可,日艦已經逼近,劉步蟾下令開炮。奇怪的事情發生了,當定遠號的大炮發射第一炮時,那個年久未修,早就鏽爛了的艦橋,被震斷裂,丁汝昌和泰樂爾被雙雙拋到半空而後跌到甲板上。丁汝昌腰部重傷,泰樂爾失去知覺。日艦的猛烈炮和*圖*書火,把定遠號的桅檣摧毀,以致懸掛不出指揮的旗幟,各艦遂成了一群各自為政的盲鴨。
——本世紀(十九)最後第三年(一八九七),日本命朝鮮國王改稱皇帝,並改稱為大韓帝國。下世紀(二十)一九一〇年,即清政府被中國人推翻的前一年,日本命李照簽訂跟日本《合併條約》,朝鮮遂亡。朝鮮當中國的藩屬一千餘年,兩國感情融洽,如足如手,中國對朝鮮沒有任何領土野心,這一次又為了保護它,而連自己的領土都賠了進去。但它當日本的藩屬只不過十六年,就被併吞。
中國急向朝鮮增援,當增援的軍艦濟遠號跟廣乙號,運送陸軍到牙山(漢城南八十公里)回航,駛到距牙山六十公里的豐島海面時,受到日本艦隊偷襲,廣乙號擱淺,自己炸毀。濟遠號竭力抵抗後不支,懸起白旗詐降,然後乘隙逃走。日艦在追擊途中遇到中國第二批增援部隊所乘的高升號商輪和操江號護航艦。高升號被擊沉,增援部隊一千二百人僅七十餘人逃生。操江號攜同所載運的白銀二十萬兩軍餉投降。
北洋艦隊這時仍剩下軍艦二十六艘,包括戰艦七艘、炮艇六艘、魚雷艇十三艘,集結在基地威海衛(山東威海)。旅順陷落後,威海衛更加重要,仍控制著渤海海口,阻止日艦進攻天和*圖*書津。黃海戰役三個月後,日本海陸夾攻威海衛,陸軍由山東半島最東端的成山角登陸(七世紀時,中國援助朝鮮半島上新羅王國的遠征軍,就在這裡乘艦出發),日軍登陸後,攻陷威海衛的要塞炮臺,北洋艦隊反而暴露在自己岸炮的威脅之下。日本海軍又一連兩夜發動魚雷艇偷襲,定遠號被擊擱淺,來遠號和威遠號則被擊沉,兩艦上的戰士傷亡慘重,但兩艦的艦長卻安然無恙,因為兩位艦長都上岸嫖妓去了,根本不在艦上。
《馬關條約》既然簽訂,中國的重大損失已成定局,然而國際間錯綜複雜的形勢,卻發生三國出面強迫日本退還遼東半島的事件。俄國、德國、法國聯合起來向日本提出抗議,認為割讓遼東的要求,過份苛刻。這事件的動機十分簡單,當中日戰爭爆發之前和已經爆發之後,清政府渴望俄國或其他任何一國出面干預,但沒有一國肯幫這個忙。等到條約簽訂,俄國才發現它垂涎已久,遠東最大的不凍港旅順和旅順所在地的遼東半島,竟落到日本人手中。德、法兩國也願利用俄國的心理狀態,向俄國和中國表示惠而不費本的友誼,作為以後索取報酬的資本。純粹自私的動機,在外交詞令下,看起來好像是正義的行動。
二、中國割讓遼東半島、臺灣、澎湖給日本。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