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樓」是和樓有關十二篇古典白話短篇小說,每篇以一座樓名為題敘述一則故事。
作者李漁才氣橫溢,對於小說創作,他也無愧是個真正的行家裏手;故事新奇,情節曲折,讀來引人入勝;結構縝密,脈絡清楚,注意細節描繪,是本書的又一特色;語言生動,涉筆成趣,也是作者的長見之處。不但看不到任何矯揉造作之處,相反會感到雋語頻現,趣意盎然。
「十二樓」的十二個短篇中,「合影樓」裡寫兩位老爺同時入贅給一戶有錢人家的兩姐妹為婿,這兩個老爺一個是道學先生,一個是風流才子,兩個互看不順眼,等岳父母死後,就把一宅劃為兩苑,中間築牆隔成一半,老死不相往來,可是兩家的孩子偏偏就愛上了,中間的過程笑料不段。
「歸正樓」則是寫描一名騙子最後改邪歸正,故事中層出不窮的騙局,無不設得教人拍案叫絕,奇怪他怎麼想得出那麼多精密的騙術?不是聰明至極的作者,怎麼設得出這樣的局?
「拂雲樓」則寫一名號稱「非絕色不娶」的公子,娶到一尾世紀恐龍,成為笑柄。他發誓一定要再娶一個美女雪恥,終於給他看中了一個,但卻正好是以前他悔婚的那個,美女當然不吃回頭草。公子為了續前緣,花招使盡,絕無冷場。而「拂雲樓」也是李漁最受歡迎的小說之一。
《中國古代短篇小說選》是由(國學治要五/古文治要卷四/歷代小說名著)中選出來的。
今日的文化超偶來談先秦的文化超偶
二〇〇五年,易中天在中國大陸央視頻道「百家講壇」講了「漢代風雲人物」系列講座,將歷史以深入淺出、平易近人的方式展現給大眾,大受好評,成為中國最受歡迎的學者之一,二〇〇六年的「品三國」系列講座讓他聲望與名氣一路攀升,二〇〇八年的「先秦諸子百家爭鳴」系列講座更吸引了愈加驚人的收視人口和媒體佳評。如果說孔孟楊墨老莊商韓是春秋戰國時代的明星學者甚至文化超級偶像,那麽說易中天是今日的明星學者甚至文化超級偶像,一點都不為過。
讓諸子還原為真實的人物,不再死板
《先秦諸子百家爭鳴》是易中天所主講央視同名節目的原稿,不受錄製節目時間限制,所以內容比電視節目更為豐富精彩。易中天在書中一一講述了春秋戰國諸子,不但講他們的學說內容,更將這些思想家的生活、成長背景和性格做了生動的描寫,將原本在讀者印象中只是書本里呆板而死氣沈沈的姓名字型大小和說明文字,還原為一個個有喜怒有好惡、敢言敢行、追求真我的人物。
細說先秦諸子思想,為中國崛起溯源
易中天從先秦諸子的背景、動機和理念,一一剖析了春秋時代儒、道、墨、法各家的思想。這樣的剖析不但幫助讀者了解兩千多年來中國在政治、社會、文化各方面發展的來由,更為理解廿一世紀的中國崛起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如果說《漢代風雲人物》和《品三國》將中國崛起的氣勢和謀略做了歷史溯源,那麽《先秦諸子百家爭鳴》就是在思想上為中國崛起溯源。既然中國崛起在全世界已經被毫不懷疑地重視著,這樣一番重新審視中國崛起的思想源頭,其價值顯然更高。
本書由錢穆先生1961年在香港的8次演講彙集而成,從通史和文化史的總題及政治史、社會史、經濟史、學術史、歷史人物、歷史地理等6個分題言簡意賅地論述了中國歷史研究的大意與方法。實為作者此後30年史學見解之本源所在,變可視為錢穆先生對中國史學大綱要義的簡要敘述。
本書主要意義而分本講演為八講。最先是講如何研究通史,最後是講如何研究文化史。其實文化史必然是一部通史,而一部通史,則最好應以文化為其主要之內容。其間更分政治、社會、經濟、學術、人物與地理之六分題,每一分題,各有其主要內容,而以文化為其共通對象與共通骨幹。
本書是歷史學家呂思勉先生生前所寫的惟一一部通俗性的史學作品。作者以豐富的歷史知識為基礎,從文學和史學的角度,對三國史上存在過的與三國文學中塑造的人物、事件、戰爭及地理環境作了細致的區分,對許多重大的歷史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辨析,提出了不少有價值的見解。呂先生治史,注重對社會的綜合研究,最能融會貫通,評論歷史往往獨具隻眼,是故本書成為易中天先生品三國的重要參考資料。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